darknight
darknight

dark night ,a free writer.

漫談黃埔十四期(八)—— 黃埔精神

   每當我們談及黃埔生時,首先需要特別明確一下在黃埔軍校中”學生“與”學員“的概念。雖僅一字之差,但其區別還是很大的。

   軍校的教育體系,是以養成教育為主,兼含補習與召集教育之功能。所謂”養成教育“,即是培養初級軍官及特殊軍事技術人才的正期學生教育。其每年通過考試招收新生一期,招考標準十分嚴格,規定投考者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a. 具有高中畢業或相當於高中畢業程度的學歷。

 b. 年齡在18歲~24歲之間。

 c. 體格須健康無疾病,並符合一定的身高和體重標準。

   投考者的考試程式也分為初試與複試兩級。

   先在各省進行初試,初試及格後再到本校參加複試。考試的科目為黨義,國文,外語,中外歷史地理以及數理化科目。最終,通過這些考試而被黃埔軍校合格錄取的人,才能叫做”學生“。在軍校裡他們經常會被稱作”同志學生“,”學生軍“,”本校第某某期學生......“等等。

   但除了正期學生的養成教育外,軍校還兼辦中級以上軍官的補習教育及應特殊需要而進行的召集教育。此類教育基本上屬於軍官短期訓練班性質。受訓者大多系在職或失業軍官,其也被稱之為”學員教育“。受這種教育的人,則被稱為”學員“。而養成教育,補習教育和召集教育的分類興辦,則導致在黃埔軍校中既有學生又有學員的狀況存在。筆者曾翻閱過一些史料與文章,但發現有些地方對於”學生“與”學員“的區別不甚清晰,有的甚至用”學員“的稱謂來計算每期的黃埔畢業生,似乎有欠嚴謹。

    1938年11月1日,中央軍校第十四期一總隊的黃埔生們,終於在四川銅梁縣安居鎮圓滿畢業,共計669人(而臺灣方面的統計資料則為682人)。軍校仿照德國短配劍習慣,除了畢業證書、期章、紀念章、同學錄外,還由校長親臨頒授 期劍(短劍)一把,因為是雙面刃不是單面刀,後人便稱為”黃埔劍“(也有人稱之為軍人魂、自刎劍、成仁劍或中正劍…等多種稱呼),也一直流傳說這是給國軍將官在戰場上必要時為國盡忠捐軀用的。此說法有些老兵們頗感認同,但也有些老兵們則認為這把劍貴在紀念性而不在材質,如果以這把劍的材質用它來“殉國”恐怕刺不死還更痛苦,而且軍官都有配發手槍,一槍解決既快又不會有痛苦,為何舍槍不用?故此,黃埔劍的紀念性實大於其功能性。

   蔣介石還依慣例為”《黃埔十四期同學錄》“作序,其全文如下:

 ”抗戰勝負之關鍵,完全取決於最後五分鐘;而戰爭愈達最後階段,戰鬥之情況必愈為猛烈,外界之環境亦必更形險惡,此時要看吾人能否始終堅持鎮定,咬緊牙關,以迎接此種艱難困苦之試驗。忍人所不能忍,為人所不能為,此關突破,則前路光明皎然可接,即回顧向日所經可詫可愕之境,亦正認為必然。昔人於賽馬之法,必首以下駟與上駟,然後以中駟與下駟,以上駟與中駟,故其結果,一敗而兩勝。蓋戰爭之要,不善戰者鬥量,善戰者鬥質。總理于同盟會宣言中,有雲:‘無良民質則無良政治。’兵質之於戰爭亦然。古人謂:‘天下無不可戰之兵,而有不可戰之將。’抗戰至今,以往軍事上之失敗,其責任不在士兵,而在各級之將領。如何補正闕失,提高品質,以成轉敗為勝之功,諸生固各宜自省自勉,以共赴之也。

   其次,革命事業之整個性,絕對為不可分,凡我革命軍人,無不為此一整體中之單位細胞,只有共同之利益,斷無個人之利益,只有集體之行動,斷無單獨之行動。分工以求合作,競進以求互助。應知成己為成物之基,助人為快樂之本;在校則為同志,同學,出校更為同澤,同袍。個人之成功,必在團體之成功求之,而團體只能獲成功,又必以國家,民族之總成功為前提。以十餘年來本校師生之犧牲奮鬥,乃克建立黃埔精神之一名詞,不進則退,不益則損,如何葆愛護惜,發揚而光大之,諸生實皆負有重大之責任。

   今日適當畢業之期,本校長平日所諄諄訓示諸生者,茲不復贅,特揭示此兩點,以寄對爾等殷望之情,其各勉之。

   但與之前歷屆不同的是,1942年冬天,正在各戰區各部隊服役時,軍訓部鑒於戰況有所緩和,為了讓他們學完課程,又調回本校補訓(即補課)。所謂補訓,是指學生未能完成學習計畫即提前畢業,後又重返學校“回爐再造”。針對第十四期,十五期,十六期學生,中央軍校均在之後為他們安排了補訓。一則是為了讓學生扎實的完成軍事素養及知識體系的作用,二則也是希望其能夠更加的精進與專業。但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很多十四期的學員們一畢業即走上了抗日戰場,雖僅時隔兩三年,但有些人早已為國捐軀,戰死沙場,無法再回到這個曾令他們魂縈夢系的軍校了!

   今日,當人們常把“黃埔精神”掛在嘴邊時,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才稱得上是‘黃埔精神’? 筆者的理解是:同窗之誼,同袍之恩,同志之情

   與近代成立較早的保定軍校不同的是,黃埔軍校首先注重的是塑造學生的“黃埔魂”,使之在入學之初即明白自己是為何而戰。加之所錄取的生源大部分本身就具備較高文化底蘊,故一旦授之以現代化的軍事技能後,便可很快的形成戰鬥力且能迅速帶領出一批具有類似風格的隊伍。時當國家危難之際,從來便不乏敢於擔當之人,但有勇無謀亦不可取;故而,培養更多的“善於擔當”之人,才是黃埔軍校存在之目的。這一點也可從黃埔校徽的含義中看出來:



盾牌:              表示自信、勇敢及保衛國家安全

親愛精誠:       本校校訓

青天白日國徽: 代表中華民國

指揮刀:           代表指揮官權責

嘉禾:         代表陸軍對北伐、抗戰、戡亂所建立之豐功偉績,並示寓兵於農之意。又每禾七短合為 雙七─「七七」則含有抗戰建國紀念暨發揮抗戰建國之意。

   歷史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它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與研磨,而從不會以任何政權,任何利益集團,任何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八年抗戰中,在國民政府的主導下,黃埔軍人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他們的能量,設想如果沒有這一代人完完整整的無私奉獻與捨身取義,中華民族的歷史或許已被改寫。忘記歷史意味著背叛,但我們或許更應當注意的是:如何去發現和牢記真實的歷史。

 “黃埔十四期”的連載於此暫告一段落。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