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knight
darknight

dark night ,a free writer.

漫談黃埔十四期(六)—— 銅梁整訓

   位於重慶西北的“安居古鎮”始建于隋朝,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該地早在四千年前即有人類居住。其所在的銅梁縣,則於春秋戰國時期便成為了巴國之屬地,同樣是歷史悠久。安居鎮位於重慶與成都之間,可謂人傑地靈且處於戰略要衝。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5月中旬,軍校西遷的官生們行至重慶南川縣後進行大休整。軍校教育處長 范漢傑少將 代表校本部,於縣城郊外的廣場上對十三期學生總隊進行校閱。此後,學生們在重慶海棠溪休息了三天,渡江後沿成渝公路向銅梁進發。6月2日,黃埔軍校全部遷到了四川省銅梁縣附近。

  至此,漫漫的軍校西遷長路總算是暫告一段落。

  軍校隨即以銅梁縣為校本部,將其附近的幾個縣與場,均劃歸軍校官學紮營。當時,軍校在銅梁階段的學生總隊已多達四個,很快就讓原本小小的縣城顯得校舍不敷。為此,校本部不得不煞費苦心的讓幾個總隊的官學們分駐各地。第十三期駐紮在銅梁縣城內;第十四期第一總隊駐銅梁安居鎮,第二總隊駐銅梁虎峰;第十五期一總隊駐壁山。最終,第十三期及第十四期一總隊(十四·一)的學員們畢業于銅梁縣。而第十六期一總隊則成立于銅梁。

四川銅梁縣安居古鎮
安居古鎮引鳳門
安居古鎮街道

   自1937年8月起至1938年6月止 ,“黃埔”從南京開始的遷校過程歷時近1年之久。途經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六省後抵達銅梁縣安居鎮,行軍共計2,000餘公里。軍校在銅梁整訓近一年,在校生編為第十三期第一總隊,第十四期第一,第二總隊和第十五期第一總隊。由於此時正處於抗戰的最艱難時期,在校教育很難正規化,特別是學生隊伍的萎縮。為此,軍校不得不一度撤銷了“學生總隊”的編制。

   國府遷移到重慶後,軍校也曾有選址在重慶的動議,但終因此時的重慶早已人滿為患,各類軍政機關太多。而軍校這麼多師生,實難找到一塊安身辦學的地皮,無奈之下只得另擇他處。來到距離重慶不遠的銅梁縣後,雖然暫時地盤問題得以解決,但因該地也是位處偏僻,導致交通,通訊與給養等方面存在極大困難。最終,校本部才決定將大城市——成都 作為新的軍校本校校址。從而正式開啟了中央軍校的“成都本校”時期,直至1949年國軍撤離大陸。

安居古鎮黃埔軍校舊址(正門)

   暫時落腳于銅梁的軍校是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堅持辦學的。操場,營房等設施均非常簡陋。學生們住在寺廟或臨時搭建的草棚裡,訓練用的操場也是臨時開闢的。為躲避日軍當時肆虐的進攻和空襲,現代化的軍校只能開辦在遠離文明的山野之中,亦實屬無奈之舉!

 “七七事變“後,中國經濟發達的富庶區域基本都被日軍佔領或陷入戰火當中。至1939年,日軍不僅佔領了東北,華北等工農業大省,連江南各處較為繁華的地區也均已淪陷。戰前,中國工業的90%集中在華北,華中,華南和華東的一些大城市,僅江蘇,浙江,安徽三省就占約70%;上海,武漢,無錫,廣州,天津等五大城市集中了全國工廠的60%;而上海一地又集中了全國私人資本工廠數的50%,資本額的40%,生產額的46%(注1)。抗戰伊始,戰爭經費導致物價上漲,國府財政赤字劇增(抗戰前,國民政府每年的財政赤字只占總開支的10%~20%,而最高也不過30%~40%;但開戰後的1937年~1940年間,財政赤字平均占開支的70%,1941年~1945年間竟高達78%)。隨之而來的就是各地區的通貨膨脹,從而導致各類物資極具短缺(注2)。

  另一方面,步步緊逼的日軍為了讓國民政府喪失抵抗的信心,又對國統區採取了經濟封鎖政策。從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編纂的《支那事變陸軍作戰史》中有這樣的記述:“陸軍在昭和十六年(1941年)上半年,為實行切斷補給路線作戰,總計投入約64個大隊(華南方面軍約43個大隊,支那派遣軍約21個大隊),約七個師團的大量兵力;為了保持作戰後的效果,更以約兩個半師團的兵力長期駐紮在一些要地。另外,中央部企圖加強沿海封鎖。5月12日以後宣佈封鎖香港,澳門沿海。海軍力圖摧毀敵性的海運機構。同時,對內陸地區加強了“物資流通管理制度”,並在日軍佔據地區和敵性地區之間構築封鎖線。絕對禁止敵方必須的物資特別是鹽流入敵區,並盡力對重慶附近的制鹽設施進行轟炸......”

   種種原因還導致了糧食危機的爆發。1939年前,大後方的糧價尚且穩定;但在那之後,由於戰區的不斷擴大,軍隊集中且戰區中的難民後遷者甚多,造成食糧需求激增。1938年四川的糧食均價為每石9元,但到了1939年12月底其糧食均價已增至每石13元。從1940年起更是一路上揚,到了1941年的12月間竟已高達每石128元,後來甚至漲到每石900元(注3)。1941年畢業于四川銅梁的黃埔十七期(1940年5月6日開學~1941年11月20日畢業)步科的 陳亦群 回憶道:“開始時軍校的伙食還好,一個人每月供應37斤米,後來貨幣貶值待遇就不行了,在軍校吃不飽。原來軍校在南京時,一個學生每月有12元的軍餉,能按時發放還可以出去買點東西吃。但到四川後,軍餉就經常被拖欠,一個月一個月往下拖,所以沒有錢出去買吃的補充營養。我身體較弱,槍背在身上行軍時,餓得氣常常接不上來,有一次甚至暈倒。”(注4)

   雖然條件艱苦若斯,但黃埔的教學品質卻從未因此而有所降低。中央軍校以培養初級軍官為主要目的,使學生具備本兵科軍事學術的基礎。同時還要有各兵種聯合作戰的概念與常識,作為中高級軍官的儲備。教育的內容則是七分軍事教育,三分政治思想教育。分為:

  1. 政治思想教育:目的是培養“忠党愛國”的軍人(此口號是這一時期明確提出來的)。能為執行“國是”而戰,具有“成仁取義”的堅定思想。其課程包括:總理(國父)遺教,三民主義,建國大綱,建國方略,中國國民黨黨史,黃埔軍官學校校史,唯生史觀等;領袖言行,即蔣介石的各類演講,文章,訓誡,言行等;國民黨黨員守則,軍人讀訓,曾胡治兵語錄等;國際政治,國際公法等。
  2. 普通學科補習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具備一定文化水準還能通曉一門外語,以便其今後研習更深更新的軍事科學。課程有中外歷史,地理,數學,物理,化學,外語(英,法,德,意,日,俄文中任選一種)
  3. 軍事學術科教育:按一般(普通)入伍,分科入伍,學生教育三個階段,相互聯繫,結合課堂講授,操場野外實施,使學生能懂得從普通列兵成長為一個軍官應有的軍事學術知識和技能。一般入伍生階段,是普通文學生掌握步兵一等兵,上等兵應具備的軍事知識與技能的階段;分科入伍階段,則是在入伍6個月後,根據學校的計畫,實行分兵科入伍教育。各兵科的學生數要根據學校規定;但學生可根據個人志願及文化水準(以數理化為准)選擇入何種兵科,體格等條件則由學校決定。分科入伍階段也是訓練該學生掌握該兵科的上等兵至班長所應具備的軍事學術知識與技能的階段;學生教育階段,一般分為兩年期,授以學生作為一名初級軍官所必需的軍事知識,技能,而且有帶兵,練兵,指揮作戰的能力,能逐步歷練成為一名中·高級指揮官或參謀人員。

  由此可見,黃埔軍校教育體系的循序漸進及其完整性,在當時的中國的確是難得一見!

軍校為學生配發的作業本

  “十四一”的學生們因應戰時需要,按照“甲級生”標準錄取,故從開始起便沒有分科,而是統一被歸為“步兵科”,畢業後即為軍官預備生。目的是希望他們能以自身良好的基礎迅速在短期內完成培訓,從而走上戰場以補充基層官佐正不斷出現的空缺。

   但當畢業分配後,這批學生仍需聽令召集回校再次接受為期一年的“補訓”。這種做法的確有些不尋常。此後在翻閱眾多資料後才得知,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從東北,華北及華東等地有大批流亡學生及青年人湧向南方與內地,由於他們大多具備高等文化素養,思想活躍且參加抗戰心切。國府便恐其流向延安等共方地盤,因而單純從搶奪優秀人力資源的角度出發,也要盡可能的將他們收為己用。於是,便由當時的中央軍校教育長 陳繼承 編定了“甲級生錄取計畫”,從而先行盡可能多的鎖定這批青年才俊。令之先接受思想和軍事教育,然後迅速發放到部隊中發揮作用。待穩定下來後,再將其召回軍校參加所謂的“補訓”,以徹底完成全部的軍事專才教育。但從十四期的二總隊開始,卻又恢復到了中央軍校常規的教學體系中來,即學期為兩年半,並從一開始就進行了分科。

----------------

注:

  1. 石柏林:《淒風苦雨中的民國經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No.269頁。
  2. 楊雨青:《抗戰時期物價問題之我見》,載《北京社會科學》,2012年第1期。
  3. 博學人:《戰時財政經濟統制的實施》,載博學人中國史網,2013年12月26日。
  4. 朱丹:  《弱冠系虜請長纓》,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No.90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