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ed 19 articlesIn total 31227 words

前贤的认识——《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简介(之二)

杨道还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将道分成阴阳,本体论和认识论,就已经是“二”的层次的东西,愈分愈多,更是愈讲愈远,是向“三”和“万物”层次的南辕北辙。这样的解道,一无所获可想而知。

先秦学术成一系统——《中国传统学术之结构》简介(之一)

杨道还

个人思想必求一致而圆融;这种一致而圆融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而中国人不能脱离历史,因而得知这个过程一定以中国人的方式进行,最终的解决一定带有中国精神的印记;而不能是纯粹外来的东西。

庸人、士、君子、賢人、和圣人

杨道还

中國文化兩千多年不曾中斷,與其他任何文化都不同,此間區別,不可不辨。中國文化不是囫圇個地流傳下來,沒有損失。而是有個主軸沒有失去,這個主軸存在於賢人、隱君子階層文化中。西方文化中斷,即是文化只存在於宮廷和民俗兩層,一旦失落,就只有重新開始的異樣文化。

关于woman一词

杨道还

对于男性来说,女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柏杨曾说,男人做家务,是民主生活的一部分。这个建议,实际上是对女权的最基本的支持。她有了这个时间,会去干什么,不用管,这便是她的基本女权。当然这是指一般情形,怪力乱神勿论。

未来客

杨道还

二十二世纪某天,NASA收到了欧洲寄来的一个包裹。内中有信,“……考古学家发现此物于希腊某处海底,约公元前400年,疑似日志记录仪器,依稀有NASA标志尚存,

莊生·蝴蝶·夢

杨道还

夜裏,忽得一夢。夢這東西很奇怪,好像自己在看自己演的電影。裏面的他人,不用介紹,就知道他是誰。這個夢,就是如此:遙見道還走入一農家,院裏有人在摘菜,走近前,是莊子。

人工智能遭遇定律

杨道还

根据墨菲定律,人工智能如果可能被滥用,就一定会被滥用。在一般情形下的正常应用、好心的情形下,即便“无咎”,“事情变坏”也会发生。那么人工智能的“事情变坏”会怎样发生呢?这要从彼得原理来看。

對「中」字字源的一些猜想(四)

杨道还

我對「中」字字源的猜想是,「中」乃是結繩記事之具。中間的一豎,應該是綱。波浪線是結的繩,其名稱或是紀。「綱紀四方」中的「綱紀」,就是個「中」。引申出來,「綱紀」就成國家社會的歷史、秩序與規律,執這個「中」而治。

對「中」字字源的猜想(三)

杨道还

我的猜想是,「中」乃是結繩記事之具。書有我未曾讀,讀者諸君如知有人早已提出此說,以提供線索為盼。讀者諸君如能紹介新說,則幸甚。

對「中」字字源的一些猜想(二)

杨道还

歷來對「中」字字形的字源解釋中,有兩種最為重要:一為旗幟,一為儀器。

老外谈人工智能

杨道还

杨道还 2/15/2023 昨天,天气不错,到纽约中央公园转转,遇到了个老外。老外说:“你好?” 我很警觉:“Nee--d hel--p?” 老外笑,说:“我这个老外,中文说的不好,只是打招呼,你,好。” 我笑,说:“你不是老外,我在这个才像个老外。

對「中」字字源的一些猜想(一)

杨道还

楊道還 2/10/2023 「中」字的字源與意味,使我困惑了很久。這裏是積歷年所得的一個階段性的小結。(一)「中」字的重要性 「中」這個字的重要性,大概不需講,但還有些部分不大為人註意,因而有可講處。與「中」字字形有關聯性的字,有三四十個,大多只是形聲字,沒太多的特別含義;也有字形裏有「中」,但卻只是像。

亲历人工智能毁灭人类(笑话)

杨道还

拯救人类……怎可善小就不为呢?遂运气欠身,将将要站起来时,Elexia发话了:”这是给你的提醒:no,no。“

2024

杨道还

杨道还 2/7/2023 最新的人工智能机CHXCL,经过大幅改进,训练参数超过万亿量级,从数量的复杂度来说已经超过了人脑细胞数目的千亿量级。CHXCL的制造者宣称,CHXCL学习了几乎全部人类文本知识,因而可信度大幅提升,终获市场认可,订单预订到2044年,投资者的慷慨与坚持终获巨额回报。

外星人聊天

杨道还

公司说,让你开发智能工人干活,你弄了个偷懒、打滑、还特精明的人工智能出来,现在还缺这个么?要你何用?

诗人与语言

杨道还

杨道还 1/30/2023 诗人、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林里漫步。诗人突发感概:“啊,听,多么曼妙,‘热爱自然的人与世间万象,有着心神的交流,对他,她可说各种各样的语言。’” 哲学家和语言学家问:“你讲的这些话,莫名其妙。我们很想知道,对你来说,语言是什么呢?

春暖旧年谁先知——土拨鼠日

杨道还

杨道还 2/1/2023 唐人王湾有诗句,“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诗家状物,入骨而跳脱,其意难尽。比如说这个“入”,是个如何入法儿?春天是如何暖起来的?也是诗人的苏轼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春江水暖鸭先知。”即,春暖旧年谁先知?

送瘟年

杨道还

从2019冬开始的这场瘟疫,2022似乎到了尾声,希望如此,为文以记之。

1

哲学家与人工智能

杨道还

看新闻关于人工智能GPTZero出世和侦测“GPTZero假论文”软件出现有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