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的旅門窗
Daniel的旅門窗

Daniel,一直在路上的旅人,一直在書寫的行者,晃遊近50個國度。他在旅行,也在履行;他在跨越國家邊境,也在跨越人生邊界;他在累積閱歷,也在豐富旅歷;他在探索外在世界,也在思索內心世界。

說走就走,還是要走不走?

說走就走的旅行---這句經常出現在各種旅遊網站的用語,是否曾經真得撩動你的旅遊慾望?你是否有過拋下現實、不計後果、遠赴他鄉的瘋狂經驗?

對多數人來說,說走就走充其量只是一句美麗的口號,因為現實有太多牽絆,你不想成為被同事討厭的豬隊友,或者家人眼中拋家棄子的自私鬼,即便心中累積了再多出走的怨念或想念,最終你還是會把現實拉回來。你甚至認為,那些可以說走就走的人,都是有錢又有閒的貴婦奈奈或富二代,可以每天泡在餐酒館討論下一次的旅程。

不過,有的時候其實你只是缺乏一點勇氣,或者一種應該對自己好一點的念頭。你有太多綁手綁腳的雜念---等我把這個大案子完成,等日圓的幣值貶一點,等小孩的學測結束......,於是你一次又一次推遲旅遊的計畫,你的工作依舊忙碌,你依然每天咒罵自己的老闆,你始終缺乏外界的刺激與內在的沈澱,繼續過著規律而一成不變的日子。


被啟程的旅程

對我來說,心態上我還沒法達到「說走就走」的境界,我跟多數人一樣,有各種現實的考量,即便不斷有旅行的慾望,一直在路上仍是一個奢侈的想望;不過,因為過去的種種「訓練」,我經常必須在很短的時間內,準備一段「被啟程」的旅程,所以我在行動上已能接近「說走就走」的程度,沒有特別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但就是要隨時準備好,才能即刻出發。

一趟典型的「被啟程」的旅程,大致是這樣的:我接受到一個採訪任務,要飛去某個城市採訪記者會或展覽會,公司或贊助廠商會幫我訂好機票與飯店,整個行程是三天兩夜或五天四夜之類的。接著我除了準備「工作」的部分,也要開始考慮「旅行」的部分---是否在那個城市多留幾天,或者順道去周邊的國家走走,然後就必須盡快處理相關的訂票、訂房等事宜,還要搞定簽證、保險及其他瑣事,因為這種行程通常很接近才會通知,距離出發多半只剩一、兩個禮拜了。

我必須承認,不管出發的目的為何,「說走就走」的旅行絕對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相反的要承受很多時間壓力,更可能因為時間過於匆促而被迫付出額外的代價(例如訂不到便宜交通或住宿,或者因為資訊不足、準備不及而做了錯誤選擇);尤其貪心如我總是習慣將工作與旅行安排在同一趟行程中,必須同時演練工作與旅行的兩套劇本,甚至得在旅行當中兼顧工作,確實不是什麼令人稱羨的旅行模式。


沒有計畫的出走

一般人對旅行的認知,幾乎都偏向於「計畫式」的行程,因為要跟公司請假、安排家中老小,自然需要有充分的時間去打點份內事情及規劃行程,如果遇到非計畫內的旅程,難免會顯得慌亂甚至有些抗拒。不過,旅行跟人生一樣,不會完全照著一套劇本走,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如果想要活得更為精彩、更有樂趣,我們似乎需要培養一種心態或能力,隨時面對「說走就走的旅行」。

我們身邊一定有這種朋友,常提到自己遇到「伯樂」的賞識,或者遇到「好工作」的邀約,但問他/她是否有意轉換跑道,卻總是瞻前顧後、缺乏行動力,推託要等「最近的大活動結束」,或者等「滿30歲」再說,下次再遇到時,他/她的案子早已結束、或者早就超過30歲了,但他還是在原地踏步,連去談談看的勇氣都沒有。

又或者,當一群人聊起一個充滿熱血的計畫,有無數創意火花被激起,這時總會有人說「等這陣子工作忙完再說」,或「等我存到一百萬再來做」,那麼大家點燃的熱情很快就被澆熄殆盡。不管有多忙或多窮,如果不能趁著一開始「電光火石」的瞬間,把握這段最有效率的階段密集討論,甚至付諸實現,一旦熱情消褪,或者被現實壓力沖昏頭,這個可能改變彼此人生的計畫,很快就束之高閣了。

旅行很難「按表操課」,人生更是如此。在職場上無論遇到「被動」的機會,或者受到刺激啟發想「主動」去實現夢想,我們需要的是「說走就走」的傻勁及行動力,背好行囊出發再說!你不會知道遇到什麼天氣、能否順利走到目的地,但比起「要走不走」的人,至少你會看到更多的風景,結識那些跟你一樣、充滿勇氣去探索世界的旅人。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