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婷
樂婷

寫作是對遇見的人與事珍重而不願袖手-前「三分鐘專題」記者,現為獨立記錄者。

【佢都係藝術家1】24小時生活被安排 繪畫讓智障者嘗自由

七時起床、八時早餐、十時肌肉訓練、下午兩時興趣班、六時再吃飯……旭暉十九年來也是這樣生活。住在智障人士宿舍,他每天最大的抉擇是「午餐A」或「午餐B」,其他生活細節都按著千篇一律的時間表。直至遇上一個藝術課程,他透過選顏色、擇線條,找到一份表達自己的自由。

海藍外套,紅色橫間上衣,灰色長褲,腳踏高低踭的白色運動鞋,馬旭暉 (44歲) 一拐一拐地走過來。「跟我嚟呀!」本來一臉木納的他笑得像孩童,拉著記者參觀宿舍睡房。

因為中度智障,旭暉自理能力較弱,起床梳洗也要人輔助。十九年前他獲派宿舍,從此生活在這藍白色調的五人睡房。每位院友都有一張床和一個四層木櫃,木櫃上貼著旭暉的大頭照。「枕頭、被和拖鞋。」旭暉打開一個又一個抽屜,跟記者介紹他的寶物。他的床位在窗邊,偶爾透進一線陽光,跟他的笑容一樣溫暖。

宿舍生活很規律,上午是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水療;下午是興趣小組和自由時間。每月有一次房友活動,有時出外散步,有時看電影,有時做手工。星期六、日可以回家,但因為媽媽行動不便,旭暉都留在宿舍:「寫吓字,唱吓歌,跳吓舞啦。」旭暉最大的娛樂是跟院友在大廳唱卡啦OK。「刀鋒冷,熱情未冷,心底更是難過。」羅文的《小李飛刀》、《獅子山下》都是他首本名曲。

宿舍盡可能為院友提供日常生活的選擇,例如每天預備兩款午餐,讓他們自行決定房友活動等。然而院友出入都要姑娘陪伴,機構人手不多,每天五小時的自由時間,院友一般只可看電視度日。今年44歲的旭暉,大概會按這個規律終老。直至……

「其實藝術創作嘅時間,比咗佢哋好多自主空間。」人稱「的士Sir」的黎振寧,是旭暉的繪畫導師。一年前,旭暉參加了由東華三院主辦及嶺南大學視覺研究系協辦,以殘疾人士為對象的「愛不同藝術」三年課程,從此他找到一份自由。「唔逼佢一定要畫直線、填嗰一隻色;佢鐘意自由奔放,我就鼓勵佢自由奔放。」的士Sir總是先觀察同學的特質,再和他們一起尋找創作方向。智障人士不擅長表達自己,但從他選甚麼顏色畫人,用甚麼線條畫房子,我們便知道他如何看這個世界。藝術,成為學員的語言。

 「其實佢哋諗嗰啲嘢,我哋自稱係藝術家都諗唔到。」 的士Sir想起同學的作品不禁開懷大笑。旭暉每次上課也很專心,第一個學期就當了班長。「你叫佢出嚟做示範佢又肯,你叫佢即場做創作佢都肯,你睇得出佢係鍾意做呢件事。」負責籌備藝術課程的「愛不同藝術」團隊成員王嘉豪(Leo Sir) 說,旭暉是班裡的「大哥哥」。

天生肢體協調較弱,又無畫畫經驗,旭暉連控制畫筆也很費力。「畫啲線可以有哂筆痕,啲筆都俾佢用到鈍哂。」Leo Sir笑說。但旭暉一直用心練習,「到第一年年尾,佢就慢慢開始控制到手部動作,畫到好細微嘅地方。」的士Sir也暗嘆旭暉的吸收能力很強。從最初只會畫他的「蒙面超人」,到現在旭暉能夠畫到一幅完整素描。不單學懂控制力度,老師還說他整個人也溫柔了。

下課後,旭暉又回到被安排的生活,但他人生的選擇不再只有A餐、B餐。色盤上的三原色,將帶他走進無盡可能。

到底旭暉參加的「愛不同藝術」課程跟普通興趣班有何分別?留意下集動新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70608/56797272 。 


何謂智障?
根據美國智障及發展協會的定義,智障指腦部功能發展緩慢或不能如常完全發展,使人在學習及社會適應能力方面不及同齡者。在香港,智障的組別一般分為:輕度 (智商程度50-69)、中度(智商程度25-49)和嚴重 (智商程度24或以下)。智障不是疾病,不能用藥物治癒。然而,智障人士也有能力學習各種新事物,只是較一般人需多點時間。

想更深入了解智障人士,可瀏覽匡智會網站: http://www.hongchi.org.hk/b5_understand.asp#

現時政府有為智障人士及其照顧者提供多項服務,詳情可參閱相關網頁: https://www.gov.hk/tc/residents/health/rehab/caringmentallyhandicapped.htm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k.news.appledaily.com on 8 June, 2017.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