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備份
大家備份

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Seamouse:未來之城,電影定製

2013-04-16*電影,畢竟是一場遍布矛盾衝突的時空冒險,歌唱光明勢必枯燥,因此,科幻片中的未來之城,要麼灰色脆弱,要麼海市蜃樓。對於明天,影像藝術家們從不報期望。

人口越來越多,房子越來越密,就連逝者們的陰宅也在搶佔著有限的地球空間,遲早有一天,地球人將再無容身之處。百年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電影人身先士卒的做著規劃師,描繪著未來城市的圖景。電影,畢竟是一場遍布矛盾衝突的時空冒險,歌唱光明勢必枯燥,因此,科幻片中的未來之城,要麼灰色脆弱,要麼海市蜃樓。對於明天,影像藝術家們從不報期望。

《大都會》規劃灰色未來

20世紀初科技工業的巨大發展,讓大眾對電影這門新興藝術的關注面更多停留於技術層面,盧米埃爾、梅里埃這些電影先驅更像是發明家而非藝術家。同時代繪畫領域的意大利未來主義、德國表現主義和立體派,顛覆著人們剛建立沒多久的印象派審美趣味。在弗里茨·朗1927年那部默片史上造價最巨的作品《大都會》中,觀眾可以看到未來派藝術家對速度、科技和暴力追求目標之顯影,上層階級居住在直插雲霄的金屬樓群中,密布而封閉的空中高速路連接彼此,載人飛行器時不時穿插其間;而在相對的地下世界,則是一番扭曲的機械化勞作圖景,下層階級以從不停歇的勞作來供養著他們永世不見的富麗堂皇,一張張表現派所熱衷的恐懼臉龐。垂直交通、巨型建築、立體化生存,《大都會》不但打造出給後世城市科幻片無限拷貝加工的經典模板,也成為那個年代關於未來城市規劃的真實夢想,並不自覺的拉扯開斷裂且對立的二元社會關係。

直至現在,尤其在高速發展的中國以及海灣地區,大城市依然衝著《大都會》的高度奔跑,一輪輪比身高式的建築競賽,真正開始將居民送往雲霄。所幸,科幻片所給出的另一層悲觀畫面,主觀上出於人類對環境問題的恐懼和對獨裁回歸的擔憂,客觀上由於科技還沒發達到能讓機器與人類對著乾,還暫時沒有到來。

高處發展,水中隕落

我們肉眼所及肉身所感,無外乎長寬高的三維世界,這套生理系統也是制約電影城市規劃的天然屏障。突破了,就是得費腦子去思考的哲學領域;不突破吧,也就只能沿著《大都會》的格局,用更進步的攝放技術,去將未來城市精緻化。1997年呂克.貝松在《第五元素》中,將70年前建立的那套電影城市交通系統打造到繁忙而有效的極致,飛行汽車在摩天樓群中錯落穿梭、上下變軌,個個猶如蜘蛛俠,伸手到萬丈窗台,就享受快餐外賣服務。而引領電影工業發展的《星球大戰》系列,則讓弗里茨·朗的立體城市上天入海,星際聯邦就是一個外太空版的「大都會」,將大航海時代的殖民拓荒歷史帶入更廣闊的宇宙之中。如今,科幻電影能做的,不過是將大銀幕上同樣的「大都會」3D化,以讓單場票價賣高一些。

1960年代,歐美高漲的社會運動,讓平權意識深入人心,「大都會」里那座垂直透視法則的中心巴別塔不再時髦,權力中心讓位於升起的地平線,網格狀衛星化社區成為城市規劃的主流,但始終逃不出立體城市的人類物理極限。1982年,另一位科幻片名導萊德利.斯科特拍出慢熱的《銀翼殺手》,2019年的洛杉磯成為一座種族、文化混搭的大都會,香港、東京琳琅滿目的廣告夜景與灰色凋敝的倫敦老工業區毗鄰而居。這是全人類物理建築的終極波普畫卷。

氣候變暖和水位上漲,讓人類意識到再是輝煌的大都會,也會像曾經的巴比倫、亞特蘭蒂斯那樣,在遙遠的未來成為傳說。1995年凱文.科斯特納的《未來水世界》,讓所有攀比高度的人類城市通通消失,幸存者在簡陋的方舟上用最原始的動力學漫無方向的航行,以期看到祖先描述過的豐饒大陸。數十萬年再過去,洪水退去,陸地重生,早年隨太空諾亞方舟逃入宇宙深處的幸運者,作為「地球僑」回到家鄉,會否目睹《人猿星球》中的階層倒錯的世界呢?曾被奴役高等動物,成為奴隸制城邦的新主人,鞭笞著人類發掘史前遺跡——自由女神像。

如果人類消失,城市將會怎樣?

以上電影未來之城中,至少人類肉身是存在的。等到了斯皮爾伯格那部《人工智能》里,就只剩太把自己當人看、哭喊著要找媽媽的小機器人,最終只在「獅子流淚的地方」,瞥見水下的曼哈頓。

肉身隕滅,思維長存。《黑客帝國》突破性的表達出一個肉眼本該看不見的虛擬城市、只剩比特流湧動的數字信息世界。那裡面的「人類」,在發達的未來之城中過著最富足的生活,卻壓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活著」——如果面向對象編程真能塑造一種「生命」的話。以意識控制為根本目標的科技創造,成為了最恐怖的力量,它讓發明者和使用者具有了上帝的超能力。只不過,站在有著血壓和新陳代謝的我們立場上看,這樣生活於碼流中的人類,以鼠標操控的電腦遊戲無異,可誰知道,「我們」有沒有被另一個更先進程序操控呢?

如果把《黑客帝國》中的虛擬城市,定義為另一個時空維度上的生活,那麼常能超越真實機械時間的夢境,就是與現實世界密切關聯的通道。運用這個通道,諾蘭在2010年帶全球影迷深入一場盛大的智力遊戲——《盜夢空間》,那裡面的城市遠不止三維,而是層層對折,讓睡夢者和造夢者都走失於時間的迷宮。

那麼如果連人類思想都不存在了,又是怎樣一個畫面?時間里最最遙遠的未來之城,還能剩下些什麼?紀錄片《人類消失後的世界》,用科學發展觀告訴觀眾:「沒有什麼會永垂不朽」。首先,寵物狗將大面積餓死,然後曾被征服的大自然將重新光復失去的大塊領地,青苔爬滿的城市在千年間還能一個個神似「新吳哥窟」,接著避免不了倒塌傾覆並沒入泥土的命運。曾經堅不可摧的大壩和厚實牢固的文獻庫,將成為一座座恐龍骨架。而如若地球都毀滅了呢?但願,「旅行者二號」攜往太空深處的文明芯片,有朝一日能被友好的外星文明發現,證明這個世界,人類曾經來過。

(seamouse,騰訊娛樂特約評論員。曾任職於《南都週刊》、《香格里拉》、《明日風尚》等媒體,目前供職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人文地理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