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備份
大家備份

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陳雪頻:中國語境的《赫芬頓郵報》

2016-04-05*如果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和財力,要吸引那些高質量的寫手為他們撰稿,而且還是獨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依靠編輯去改寫傳統媒體的一些報道,也面臨著缺乏獨家報道的窘境。

最近幾年,《赫芬頓郵報》很火,以至於成了一個話題。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赫芬頓郵報》已經超越了《紐約時報》網絡版,成為全球流量最高的網絡媒體,被稱之為互聯網第一大報。很多中國媒體人都在研究和效仿它。

從四年前開始,我就研究《赫芬頓郵報》的模式。一種模式的成功,必然會引來諸多仿效者,在國內,採用這種模式的垂直類網站,虎嗅、愛範兒在業內較被看好,而我現在創立的智慧雲的網絡媒體,無論是結構還是版式,都是在向《赫芬頓郵報》致敬。在非垂直類領域,我現在為之寫專欄的騰訊《大家》,也是這一模式的踐行者。

(圖註:阿里亞納·赫芬頓(Arianna Huffington)。赫芬頓郵報由阿里亞納·赫芬頓與肯尼斯·勒利爾(Kenneth Lerer)和喬納·佩雷蒂(Jonah Peretti)共同創建。2011年,被美國在線以3億1千5百萬美元收購。按照協議,赫芬頓將被任命為總裁和美國在線以及赫芬頓郵報所有內容的主編。)

看到了《赫芬頓郵報》的成功,中國的媒體人覺得看到了希望,紛紛去研究甚至模仿《赫芬頓郵報》。

據我所知,現在大量的一些博客類網站都在模仿《赫芬頓郵報》,我自己也在模仿他們的版式。但是,畫皮容易畫骨難,版式模仿容易,運營模仿起來卻很難。

曾有人咨詢我,到底誰能複製《赫芬頓郵報》的成功?在我看來,在垂直類細分閱讀領域,大家都有機會,競爭也更激烈,誰能勝出目前還不是很容易作出判斷;在綜合類內容提供領域,個人比較看好騰訊《大家》,不僅僅因為本人就是這個平台的的撰稿人之一,也不僅僅因為在國內還沒有出現與之明顯競爭態勢的綜合類寫作平台,更重要的是,在運作模式上,騰訊《大家》與《赫芬頓郵報》有著明顯的相近之處。

要比較這種相似之處,我們需要從運作模式、核心競爭力、技術創新這幾個維度分別去分析這兩個平台。

首先,從運作模式上看,《赫芬頓郵報》並不是一份報紙,他沒有印刷版,而是一個博客群,是一個基於互聯網的社群網絡,它並沒有一個紙質媒體的載體。

因此,和那些脫胎於傳統媒體的網絡媒體很不一樣的地方是,《赫芬頓郵報》從誕生的那一天起,運營思路就完全是基於互聯網和社群思想的。很多傳統媒體衍生出來的網絡媒體,無論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彭博商業週刊》、《FT》還是《福布斯》,他們的主要內容還是基於原有的內容來衍生出來的。雖然像福布斯網站已經和雜誌有了很大區別,但畢竟是由一個傳統雜誌衍生出來的,運作思路和傳統媒體大同小異。

其次,從核心競爭力上看,《赫芬頓郵報》的創始人赫芬頓女士是一個知名時事評論員,她認識大量的政界人物和專欄作家,赫芬頓邀請他們成為最早的意見領袖,而且很快奠定了這個網絡媒體的影響力。雖然他們也刊登一些社會新聞,但主要還是以評論見長。後來,《赫芬頓郵報》的領域從政治延展到商業、社會、環境等領域,成為一個綜合性的網絡社群媒體。

從技術上講,而《赫芬頓郵報》在運營方面用了很多技術手段,發掘那些可能的新聞引爆點,因此流量在短短五年之內就超過了所有基於傳統媒體衍生出來的網絡新聞媒體。

「它是一個應用,而非一本雜誌」,在這個思路下,定制模式和社會屬性,也是它區別於其他媒體平台的的重要特性。

在中國,《赫芬頓郵報》的模仿者們,並不缺少好的運營思路,也並不缺少技術上的創新點子,但為何大多數模仿者,類似虎嗅這樣的網站,都選擇了細分領域的道路,而非直接複製《赫芬頓郵報》的綜合的評論模式?

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國缺少高質量的博客寫手,你看那些博客網站,可謂良莠不齊,真正好的文章並不多見。如果沒有足夠的影響力和財力,要吸引那些高質量的寫手為他們撰稿,而且還是獨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依靠編輯去改寫傳統媒體的一些報道,也面臨著缺乏獨家報道的窘境。

其次,中國目前還沒有為好的內容付費的傳統,網站只能靠影響力和「成名的誘惑」吸引寫手加入。

而我看好騰訊《大家》這個平台,最重要的理由在於,跟一般的博客網站不一樣,騰訊大家首先有一個財力雄厚的東家,因此「不差錢」。他們會跟一些知名的專欄作家簽獨家撰稿合約,這樣確保在騰訊大家上出現的稿子是獨家而且是高品質的。騰訊大家給專欄作者的稿酬比一般的平面媒體要高,更是超過了其他網絡媒體的稿酬。大多數網絡媒體習慣用免費內容,或者基於平面媒體發表的文章,經過編輯進行簡單的改編再創作成了文章。

據最新公佈的數據,騰訊大家已經簽約了200多個專欄作家,有1000多篇文章,雖然和《赫芬頓郵報》相比專欄作家的數量還差很遠,但品質奠定了其主流媒體的感覺。

在我看來,《大家》雖然在用戶體驗方面其實不能算是很好,比如文章的搜索方便程度和排行榜類產品的缺失。但這個平台如果未來肯繼續擴大作者隊伍,並在技術方面取得一定突破(這對於騰訊這個以技術立足的公司,似應不是難題),其未來還是可以預期的。

另外,我也注意到騰訊有大量的線下活動,如果能夠把線上和線下打通的話,就完全有可能建立起一個意見領袖的社群。

在運營層面,騰訊大家要借助現有的平台優勢和社會化媒體的優勢,去延展它在各個領域的影響力。

如果,這個平台能夠通過不同載體對外去傳播它的聲音,也會吸引更多的意見領袖在這個平台上去發聲,騰訊會為這些專欄作家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幫助他們在互聯網時代建立個人品牌。這可能就能建立起一個真正的生態圈,它是高質量內容的提供者,從而和那些良莠不齊的博客類網站區隔開來。

倘若,騰訊大家能夠做到這一點,它將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流媒體。

(備份小編:騰訊大家於2020年2月被勒令關閉)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