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備份
大家備份

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冉雲飛:《給你愛的人以自由》自序

2013-01-10*當我們說愛自己孩子的時候,為人父母的我們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也許很多父母一生都沒有想過這樣的問題。你甚至會問,這問題重要麼?我也沒有唯一答案貢獻給你撿便宜。但若是我們對心理學家大衛·埃爾凱特所說的話有所了解,也許你能發現一點自己的問題:「無論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如何,當好父母,最基本的是要給孩子兩樣東西:根和翅膀」。

根是什麼呢?就是真正的家庭之愛。什麼是真正的家庭之愛?那就是父母給孩子快樂,無條件地接納孩子。有人一看無條件接納孩子,就皺眉頭。無條件不是放棄了父母的教育之責了嗎?這樣的二元對立思維,已成為我們不少人的內在痼疾。養兒防老、光宗耀祖的育子觀念,至今仍在中國相當盛行,這固然有制度和政府不作為的原因。但我們父母把育子當作投入與產出的生意經來念的想法,依舊很強旺。由於有這樣的觀念,我們的愛中就有很多逼迫、強加,到處充溢著不尊重、不平等,並以自己的經驗來代替子女自身的選擇。

換言之,不管子女出色與否,不管他是否「輸」在起跑線上,我們都要愛他們,接納他們。不能以勢利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兒女,養兒防老、光宗耀祖這樣的家庭育子觀念,到了必須拋棄的時刻。養老要靠良好的社會贍養系統的建立,為人父母者要在這方面努力,而不是打子女的主意,在養老上對他們加以強求。改善這樣的家庭關係,我們的家庭之愛才會變得文明而正常。有文明而正常的家庭關係,我們對子女的愛,才不會摻雜那種不必要不得體的、強加與逼迫的私念。更進一步地說,有了良好的家庭之愛,孩子才真正有根的感覺。哪怕孩子歷經千辛萬苦,還是依然能體會和感受父母曾給他的大愛。那種內心無比柔軟的愛,會內化為他骨血的一部分,生生不息,就像樹之根深葉茂一樣,很有安全感。

至於什麼翅膀,我想大家都非常清楚了。那就要給孩子以自由,尊重他的選擇。這一點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遠非易事。所謂說來容易,是很少有誰公然反對自由,但對自由的曲解在我們這裡卻有極其廣袤的土壤。以為給孩子自由,就是叫他百事可為,沒有比這對自由更粗鄙更污名化的說法了。具體到對待孩子的自由,那就是盡量尊重他們的選擇,因為他是他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人,沒有誰能代替他自己面對複雜而多變的生活。他也用不著去複製誰的人生,哪怕是愛因斯擔、華盛頓、馬爾克斯的人生,也沒有必要去當跟屁蟲。容我說一句狠話,那就是不懂自由的父母,也無法懂得真正的愛。愛與自由,根與翅膀,有著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繫。

我們很多時候,把生活只當作是競爭,甚至把競爭當成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免不了競爭,但競爭只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就像你一生都要走路,但跑步甚至通過跑步爭個輸贏,與走路相比並不是常態。捨走路這樣的生活常態,而把跑步爭個輸贏當成是生活的重心,甚至是一生追求的目標,其愚不可及,不證自明。但很多父母把出人頭地、成為人上人當作自己教育子女的不二法門,認為只能如此才算「成功」。為什麼不做個踏實的普通人,非得要去做「人上人」呢?在人上面,騎在人的頭上,不平等待人,成王敗寇的變態成功學在吾國有深厚的土壤。這樣的人一輩子都不曾想起過作家王小波的話:一個人擁有此生是不夠的,還要擁有詩意的世界。

人生在世,活一天少天,每個人都是向死而生,因此人生是一段走向死亡的旅程,我們必須坦然地面對這一切。但在走這一段旅程的過程中,有眾多的風景與人物,值得我們一起共同走過這一段,我們的孩子就是我們最好的陪伴人。在這過程中,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懵懂無知的童年,憶起自己曾得父母的關愛,我們在傳遞這古老而永不消亡的濃濃愛意。我深知在我們這個國家,教育問題特別多,與其站在岸邊抱怨,不如我們一起來改變它。即便我們做不到改變教育本身,為人父母也應該從改變自己開始。改變世界很難,改變他人不易,改變自己卻相對容易。如果你不想用自己的改變來作見證,單想改變別人包括自己的孩子,那多半就會變成一種不得體的強加和逼迫。在我看來,父母的身教勝過言傳,知行合一,會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顯示出它無窮的浸潤力量。經常有人抱怨我是愛孩子的,可是他為什麼不領情呢?我覺得除了愛的不得體強加和願望轉嫁外,記住心理學家弗羅姆怎麼說,或許不無裨益:「最困難的一種愛,就是對我們自己孩子的愛,因為整個目的就是愛他們,以便他們可以離開我們,接管他們自己的生活,自由地選擇他們的想法和行動。」

「給你愛的人以自由」這個書名是襲用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先生的成句,我非常喜歡其體現出來的湛深理念。自由本不是他人給的,而是人自己應該擁有的。但對於為人父母者來說,在子女心智和身體都不成熟的時候,對子女都應該有「給你愛的人以自由」的心態,尊重子女的選擇,培養他獨立的人格,才能學習成為一個好父母。再者,為人父母不只是讓孩子吃飽穿暖,受良好的教育,而且不能把不自由的生活,不負責任傳遞給子女,這是對「給你愛的人以自由」更加積極意義上的深透理解。儘管「給你愛的人以自由」之路漫長遙遠,但我們為人父母者卻不能不做出自己的努力。

《給你愛的人以自由》是我十幾年來關於教育的文章的不完全結集,小至自己孩子,大到國家教育制度,我都有一點自己的思考。沒有我的女兒,不會損傷我對教育本質的深度理解,但卻會缺少理解教育的感性和溫度,因此我要感謝愛女給我糾錯和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有你陪伴我和媽媽走完餘下的人生風景,真是人生大妙之事。本序寫作時,相識才一年多的父親正在重症監護室與病魔做艱苦之抗爭。我期望他走過死亡的幽谷,獲得重生。生命的美妙可以讓我們承受的苦難和不如意的遭際,變得如此豐富多彩,所以我要感謝父母給我以生命。謹以此書獻給命運多舛、墓有宿草的先慈,期待奇跡出現、獲得重生的父親。

2012年12月24日平安夜父親重病時,撰寫於故鄉重慶酉陽,27日修訂於四川成都

(《給你愛的人以自由》,冉雲飛著,中國發展出版社2013年2月版)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