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備份
大家備份

騰訊大家已在2020年2月被中國網信辦勒令關閉,故希望在這裡把部分文章救回來。歡迎各位留言交流。【2024年起此處不只備份騰訊大家文章,唯會註明。】如備份文章作者想撤下稿件,請留言通知。

周軼君:笑對社會的傷害有多大?

2015-01-08*笑聲可以融化堅冰,哪怕是那些所謂的「禁區」。但是法國諷刺雜誌《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血案,卻是笑聲惹來了槍聲。笑,有不能闖的禁區嗎?

談慘禍之前,先說說最近看的一部電影,據說排上了法國「史上最流行」前幾名。香港譯作「非常四女婿」,原名是「一連串(糟糕的)婚禮/岳父岳母真難當」。一對法國標準夫妻,男的是律師,女的當主婦,四個女兒先後嫁了穆斯林、猶太人、中國人和一個黑人,全是新移民,這下熱鬧了。

在半猶太外孫的割禮上,穆斯林、猶太人、中國人(當時黑人女婿還沒入門)相互攻擊,又跟法國岳父交叉罵戰——內容可想而知:宗教、習俗、文化……中國女婿本來最包容,沒想到穆斯林和猶太人互罵之後一齊攻擊他:「只會微笑拍馬屁」「至少我們不開心了真動手,中國人猜不透。」中國女婿送客出門時,正告猶太人「你們統治銀行業的時代終結了」中國人買了全世界,還用中國功夫一掌封喉教訓了猶太人。

然而終歸是一家人。長期不歡不睦之後,終於在聖誕節重聚。法國岳母下了番功夫,菜式上極力照顧幾位女婿,而女婿們也得到老婆們耳提面命,別碰敏感話題,別回應挑釁,居然效果奇好,大家很快找到了共同點:都是法國人。一起高唱法國國歌,其樂融融。

整部電影笑點一個接著一個,全都戳在「身份認同」的痛處酸處。但是當他們尋找共同點時,宗教分別竟也能化為共識——穆斯林和猶太人陪信奉天主教的岳父岳母上教堂,邊走邊說:「其實我們的宗教有親緣關係……」(後邊中國女婿不平:「誰說中國人是拍馬屁高手?」)這幾個一神教的確是一棵樹上先後結的果子——當你有足夠認知才明白,無知者才會一見面就翻臉。

最後出場、來自非洲的親家,看著前三個女婿,感慨道:「這就是法蘭西的新面孔!」

笑聲可以融化堅冰,哪怕是那些所謂的「禁區」。但是法國諷刺雜誌《查理週刊》(Charlie Hebdo)血案,卻是笑聲惹來了槍聲。笑,有不能闖的禁區嗎?

法國大概是歐洲國家中最以自身文化為傲的了。還記得法國曾經頒布法令,公共場合不准顯露明顯宗教標誌嗎?穆斯林不准蒙頭、從頭到腳蓋住身體,猶太人不能戴小帽,十字架、佛珠也一樣不行,除非藏在衣服裡面。雖然惹起爭議,但這個禁令的初衷,並非針對某一個宗教,而是要求尊重法蘭西共同的價值。

《查理週刊》沒有廣告,沒有財團支持,生存主要靠市場,博眼球本來是任何雜誌都要做的,但博得有些極端,除了市場,還因為「驕傲的文化」。他們的幽默是有知識含量的。儘管我不免擔心:捍衛世俗,捍衛「非宗教」,是不是本身也是另一種宗教狂熱?就像那部電影里,反對兒女婚姻的法國爸爸和非洲爸爸,最後發現,自己不過是同一種人的黑白兩個版本。

但我仍然不主張為笑聲划定禁區——因為那個禁區只會越來越大。前幾年去土耳其的時候,跟當地有名的漫畫家馬馬詹聊天,他說總理辦公室(埃爾多安那時還是總理)常常打電話來,說可以畫總理,但不能畫得太難看,衣服不能這樣那樣。近些年土耳其媒體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去年埃爾多安的一名高官說,女人不應該在公開場合大笑,「那樣不符合伊斯蘭規矩」。結果土耳其女人們在推特上接力秀豪邁大笑的照片。馬馬詹剛出道畫政治漫畫,接到無數謾罵,「他們真的恨你」,後來改畫兒童書才賺了錢。有了錢他又開始為報紙畫點政治漫畫,軟軟的諷刺,不怎麼好笑了。

笑對社會的傷害有多大? 埃及從前也是不許笑的國家,穆巴拉克下台前後,冒出無數政治笑話,心臟專科醫生巴塞姆乾脆改行搞起脫口秀,紅透阿拉伯世界。但是,當他戲仿時任總統穆爾西出國訪問,接受榮譽博士、英語帶口音,等待他的是拘禁。美國「The Daily Show」主持人、中文網上譯作「囧叔」的,為同行出聲,在節目里聲討埃及政府,轉而假裝小聲自嘲:「可是你要知道,笑聲改變不了什麼。我們做了那麼多節目,試圖阻止伊拉克戰爭,但沒成功——笑聲沒那麼可怕。」

但權威之所以是權威,恰恰在於它可怕,它叫人恐懼,它開不得玩笑。別以為不同宗教之間「井水不犯河水」就好,權威常常升起在自己人和自己人中間。更複雜的是,分明受權威所迫的人,有時還會自覺捍衛權威,否則他就找不到自己的底氣。

英國有出常演不衰的話劇(後來還改了電視劇)《是的,首相》,劇中首相醜態百出,權欲無盡,雖然最後仍有一道薄薄的道德底線。我在劇場里看英國人集體狂笑,問他們擔心這些事情出現在現實中會怎麼樣?他們說不擔心啊,劇中壞人下場都很慘。更何況,這樣一來,我們就知道「門背後是怎麼回事」。裝一點的英國人就說:「我們除了笑笑,還能怎樣?」換言之,笑笑更健康。笑,其實是疏導社會怨氣的絕好渠道。像英國那樣,運轉得還不錯的國家,並不需要一個板起臉的權威。

好吧,如果有些笑話真的讓你怒髮衝冠,為什麼不能以笑話,至少是非暴力手段回應呢?像英國女王維多利亞那樣,聽到粗鄙的故事,慍怒得來儀態萬方: 「We are not amused.」

在笑的戰鬥中,誰先動粗誰就輸了。誰都有笑的權利,誰也都有不開心的權利,但誰都沒有胡亂殺人的權利。讀者對《查理週刊》本來也許反應各異,恐怖襲擊之後,天平如何傾斜是明顯的。當然,我說的「笑」,始終都指有知識含量的幽默,如果有人劈頭蓋臉亂罵,有些情況下,你也只能像法國人齊達內一樣,一頭撞過去。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