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塵
積塵

香港人/基督徒/前中學教師/前立場新聞博客/硬筆書法愛好者(「華文盃」全港書法大賽2020冠軍)/中國文化學系碩士 FB:https://www.facebook.com/JustJack614 IG:https://www.instagram.com/peacefulheart614/ YT:https://youtube.com/channel/UC_iT56-BHADnzCKYK2tgjDg

從歷代戰役(春秋至西漢)論主力兵種(戰車、步兵、騎兵)的演進(最終回):皇道騎兵登場

(三)西漢對匈奴戰役:以騎兵為主力

騎兵的發展

承文章開首對馬具的論述,由於未發明馬鞍和馬鐙,騎兵在春秋及戰國之世,只能以輔助的兵種參與戰爭,其時之用可參考孫臏的〈用騎十利〉:

「一曰迎敵始至。二曰乘敵虛背。三曰追散擊亂。四曰迎敵擊後,使敵奔走。五曰遮其糧食,絕其軍道。六曰敗其津關,發其橋梁。七曰掩其不備,卒擊其未整旅。八曰攻其懈怠,出其不意。九曰燒其積聚,虛其市里。十曰掠其田野,係纍其子弟:此十者,騎戰利也。夫騎者,能離能合,能散能集;百里為期,千里而赴,出入無間,故名離合之兵也。」[1]

從中可窺知,騎兵尚未能作為主力兵種正面痛擊敵人,主要職能是以其機動力對敵竄擾,襲其所虛。《史記.蘇秦列傳》錄載了戰國世各國騎兵之數量,可和步兵、車兵的數量參看一下:燕國「帶甲數十萬,車六百乘,騎六千匹」、[2]趙國「帶甲數十萬,車千乘,騎萬匹」、[3]魏國「武士二十萬,蒼頭二十萬,奮擊二十萬,廝徒十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4]及楚國「帶甲百萬,車千乘,騎萬匹」。[5]《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則記下趙國李牧擊匈奴事:「(李牧)遣選車千三百乘,彀騎萬三千,百金之士十萬,是以北逐單于,破東胡,滅澹林,西抑彊秦,南支韓、魏。」[6]從以上資料可見,在戰國世,各國騎兵比例普遍偏低。為方便換算,不計車兵,單看騎兵佔步兵的比例,燕國:2%;[7]趙國:約3.3%;魏國:約0.83%;[8]楚國:1%。趙國在戰國後期,面對匈奴時,為抗衡對方騎隊的機動力,也擴練了騎兵,故比例才提高至13%,但需注意,文中特別標為「彀騎」,即是騎射之隊,非是衝鋒之突騎。以上資料確實反映了騎兵在戰國的戰爭中從屬於步兵的地位。

這個情況到秦漢之際才有所改變。秦兵馬俑的發現,證明秦漢時,已有低橋鞍的出現,騎兵在策騎時的穩定度及活動能力有了保證,戰鬥力的提高讓騎兵能發展成戰爭中的主力。

圖八:從秦代兵馬俑可見,其時已有低橋馬鞍的出現。

除了因馬具進步外,戰術的需要也是一主因。西漢的主要外患匈奴是遊牧民族,居於河套、塞外,善長騎射,機動力高,戰鬥力強。針對敵人特性,漢武帝定下以騎制騎的方針。而步兵則因面對匈奴時機動力的不足,由上時期的主角退居幕後,主輔助;車兵則未能克服草原、大漠的地理環境,依舊落在後頭。這回主力兵種的演進和上回有一點不同。馬具的發明可歸為生產力的提升,但屬文化範疇內的戰爭傳統(戰國時的步戰),其轉換則是因外力的施加(匈奴外患),而非內在的需求(西漢初,國家已統一,步向穩定,並無變的需求),外力大得漢人自身一定要作出回應(以騎制騎的出現),才帶來主力兵種的演進,由步兵轉為騎兵。

從《史記.匈奴列傳》:「漢復遣大將軍衛青將六將軍,兵十余萬騎,乃再出定襄數百里擊匈奴。」[9]「漢使驃騎將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里,擊匈奴。」[10]及《史記.衛青驃騎將軍列傳》:「元朔元年春,……青為車騎將軍,出雁門,三萬騎擊匈奴,斬首虜數千人。」[11]「元狩四年春,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將各五萬騎,步兵轉者踵軍數十萬,而敢力戰深入之士皆屬驃騎。」[12]這些記載可佐證騎兵已在漢匈戰爭中成為主力,步兵成為輔助的兵種。

代表戰役:河西之戰(公元前121年)

漢武帝在位年間,對匈奴發動了數場大戰役,以最能發揮騎兵特色戰役,絕對不能不提霍去病所主導,春夏季兩場河西之戰。是年春(三月),霍去病率一萬多精騎從隴西出關,6天內越金城、令居、烏鞘嶺,掃除了5個匈奴部落,疾進一千多里,與匈奴主力拼殺,殲滅8900多匈奴軍。漢軍最後進到敦煌附近,一舉打通了河西走廊(見圖九)。

同年夏,霍去病率約四萬騎從北地出塞,由靈武渡黃河,翻越賀蘭山,穿過大沙漠,再南下沿弱水行進,長驅深入二千里,突然出現在匈奴軍背後,激戰,斬首三萬人,大勝(見圖十)。

圖九:河西之戰(春)示意圖
圖十:河西之戰(夏)示意圖[13]

此兩場戰役皆是以騎兵為主力,奇兵遠程奔襲敵後,讓對方無從估計,將騎兵的遠程機動力發揮得淋漓盡致。騎兵發展至此,已不再只以騎射為主要攻擊手段,正面的衝鋒亦已具相當戰鬥力,否則斷無殲滅匈奴軍以萬計之可能。相比戰國世,騎兵更具衝擊力,成為主力部隊,有足夠的獨立作戰能力,步兵則以後勤形式服務軍隊。

結論

此文藉著學者姚偉鈞就著食俗、禮儀形成的研究思路,受其啟發,按此思路,結合其他學者的研究資料及古籍的搜集,嘗試梳理出中國早期(春秋至西漢)主力兵種的演進狀況,以具代表性的戰役為串聯,務讓讀者閱畢此文後,能清晰了解主力兵種在真實戰爭中的作用,以及其演進之脈絡,避免純理論的探討。讀者務要有一概念:主力兵種演進後,不代表上一兵種被淘汰,更多時候是角色的轉換,由主角轉為輔助的配角。另外,每一次兵種的演進,皆涉及極多方面的因素,特別是經濟、文化、生產三者的互動,才能產生足夠的力量去推動變革。



[1] 杜佑,《通典》(嘉靖十八年西樵方獻夫刊本),卷一百四十九,頁3-4。

[2] 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第七冊,頁2243。

[3] 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第七冊,頁2247。

[4] 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第七冊,頁2255。

[5] 司馬遷,《史記.蘇秦列傳》,第七冊,頁2259。

[6] 司馬遷,《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第九冊,頁2758。

[7] 俗語「無三不成幾」,此處是將帶甲數十萬假設為三十萬,方便換算。

[8] 此處計算魏軍時,不計廝徒十萬人。

[9] 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第九冊,頁2907。

[10] 司馬遷,《史記.匈奴列傳》,第九冊,頁2908。

[11] 司馬遷,《史記.衛青驃騎將軍列傳》,第九冊,頁2923。

[12] 司馬遷,《史記.衛青驃騎將軍列傳》,第九冊,頁2934。

[13] 兩圖可參見《中國軍事史》編寫組,《中國歷代軍事戰略》,第二卷,頁285,287。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