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憨
大憨

好奇心俱乐部:把喜欢的的私人叙事收集起来,重新看见个体生活的可能性。

独立推荐黄页#3:无状态


有段时间很迷听一个播客节目,叫无状态

每天上班下班路上都在听, 其实只有五六期,还很宝贝的舍不得听完。播客聊的很杂,是一个时尚博主 Nirokita 和朋友聊最近生活工作,激发他们思考的书、电影、剧,自己做的采访和创作等等等。很早就关注了 Niki 的文章,她做的内容跟其他的时尚博主不太一样,会到浮华表面的背后去看一看。涉猎极广,视野开阔,把时尚作为文化现象里的一环去进行思考和观察,老道的文字,新潮的视觉。不过和严肃的撰稿文章比起来我更喜欢播客,播客这个媒介呈现一个更自由更亲密的状态,大部分是日常生活随时冒出的想法、对话,能听到作品成熟前的「过程」,她汲取的养料和思考都从而而来。

内容还是其次,我惊讶的发现这是一个18岁的姑娘做出来的。

有点吃惊,因为内容的成熟度和涉猎的广泛程度远超同行。她从高二开始给各大时尚媒体撰稿,一直写到现在(开始都是隐藏年龄),后来直接参与到国际时尚品牌的一些创意项目。听她的播客,我想想这种老练和真诚大概来自:那个年纪自由的,散开的接受信息,有吸收一切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热情;有大把时间和精力,如饥似渴的去吸收和创造,没有现实负担;很早就搞清楚自己要什么,专注在一个领域持续耕种,吸收和转化的效率高。

做出来的东西确实有一种18岁的热忱和真诚在。

不做作,不功利。听她播客更多是被她和她朋友对万物热情好奇的状态感染。觉得好好。我在想我18岁的时候在干什么…...怎么就可以走出来独立做一些很酷的事情了?为什么不会把年龄和经历资源等等当做自己的限制了?

翻她最早的推送,那个时候微信名好像还叫nirokita dairy,也是从个人分享开始做,关于时装/ 音乐/文化的个人备忘笔记。我喜欢翻到最前面她最开始在做什么,这种啥都还没有的前提下做出来的内容最好看,不凭借任何事情做出来的东西最好看。我喜欢看一个人最开始的能量和能动性可以到哪里。翻到一篇她采访 nowness 创始人的稿子, Jefferson Hack 有一段话我很共鸣:

我始终相信私人叙事的力量。上千条信息每天通过屏幕和社交媒体抵达你的眼前,而越具个人特色、独立色彩的讯息就越能引起你的关注,它们让你感到自己正在与一个亲切的朋友而非冷冰冰的媒体频道去对话。

最近对这一点特别感同身受。这些独立做事的人,不怕自己只有一个人,就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把事情做出来再说,反而有一种草创和生猛的力量。我觉得这里有一种快乐,不依赖工具和外部世界限制的快乐。

说到这个,想起非常早之前陈丹青的一段采访。

- ARTDBL:我在看纪录片《号外》时,记住一个细节,当你发现尼采文献档案中心是一个人的机构的时候,你说:“这就对了”。为什么是一个人“就对了”,你希望机构和做事的人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

- 陈丹青:尼采档案馆在德国瑙姆堡。我很惊讶一幢楼从上到下,就艾许伯格一个人管理,打扫都是他自己。我们为木心一个人做纪念馆、美术馆,必然是小众的,它没有利益,谈不上“社会贡献”,它存在,是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和历史,是提供面对过去、未来的双向的开放性尺度。说实话,自给自足的热情、自给自足的运作,真的够了。

关于「私人叙事」这件事多说一点,最近看《爱的艺术》里谈到:

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平等是像机器人一样的平等,是失去了个性的人的平等。今天的平等,是消灭差异带来的平等,与其说是「整体性」,不如说是「同样性」。社会需要这样的原子,让他们顺利而协调的在大规模的聚集中发挥作用。人干同样的工作,进行同样的消遣,具有同样的感情。因此才更有个性独立的需要,让人相信他们是在按照自己的愿望办事。
人成了「上午九点上班,下午五点上班的常人」,它是劳动力的一部分,一切都事先计划好了。这怎么不叫一个沉湎于这种日常计划的人忘记他是一个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呢?这怎么不叫他忘记他仅是一个只富有这么一次生命并具有希望和失望、具有悲伤和恐惧、具有爱的渴求与可怕的空虚和孤独的人呢?

我想,正是因为对大环境的无力,正是不希望自己变成与其他人趋同的面目模糊的原子,我们才正要回到个人:作为个体,我们想要什么?我们有什么感受的?面对世界,关于生活,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这大概就是私人叙事的价值。


--------------------

因为做好奇心俱乐部,【 how to start a project】 在一段时间内变成了我观察的主题。我把喜欢的的私人叙事收集起来,重新看见独立个体生活的可能性。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