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之眼
文明之眼

《推背圖》第47象:約五百年後 讖曰:偃武修文,紫微星明,匹夫有責,一言為君 頌曰:無王無帝定乾坤,來自田間第一人;好把舊書多讀到,義言一出見英明

【黃老思想】上篇

(编辑过)
考古發現,李耳不是老子,《道德經》的真正作者另有其人!

兩千多年前,有個名叫李耳的周朝守藏官吏告老還鄉,卻被守關將領尹喜糾纏,一定要李耳留下著作才肯放人,如果你是李耳,該怎麼辦?

A. 難得這個年輕人識貨,就留在關隘幾年,專心撰寫經書傳於後世吧 ~

B. 到老都沒著書,告老還鄉卻遭刁難,申訴來回得十天半個月,怎麼辦?一揮而就五千餘字。

C. 一生不求名利,名揚天下都沒著書,又怎麼可能受人要脅?於是同行之人老某,行雲流水五千餘字解圍。

D. 不再與尹喜費時糾纏,讓隨從拿出筆記,應付了事。

E. 以上皆非。

《史記》老子脩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彊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如果沒看過《道德經》或《老子》,B、C兩選項較為合理,區區五千餘字,以李耳的學識一揮而就不成問題;但無論是李耳還是虛構的老某,再怎麼文思敏捷,頂多就是一篇結構嚴謹字字珠璣的文章,絕不可能是既分散又深奧的數十篇章,

若是熟悉《道德經》,B、C兩選項更是胡說八道,這本包羅萬象精闢奧妙的經典奇書,怎麼可能是在告老之時威逼之下倉促之間所能寫就;沒關係,還有兩個選項,A選項或有可能寫成一部經典,但卻十分不合情理。

《史記》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適周,將問禮於老子。

選項D. 拿出筆記應付了事,應該最有可能;首先,李耳是周王室守藏官吏,是連孔子都登門請教的大學問家,這麼大的學問哪來的?當然是長年在國家圖(藏)書館博覽專研所致,讀這麼多書留下筆記合情合理。

其次,唯有周朝王室藏書,才有如此大量精闢的經典可供分類萃取;此外,王室藏書豈可外流,估計連作筆記都是李耳的特權;最終,李耳在隨從的勸說下,允許尹喜手下抄錄他的筆記,而內容多與道德相關,於是名為《道經》、《德經》。

本文撰寫的宗旨,並不是要推論李耳不是老子,或李耳並非《道德經》作者,而是為了黃老思想的證明與正名;《道德經》這部曠世經典,並非一人一時一地一揮而就,而是源於三代聖賢的心血結晶。

所謂三代聖賢指的就是【黃老】,黃老思想的核心就是三代聖賢的治理之道,這些聖賢包括以黃帝為代表的政治家們,與黃老相似的用語如父老、長老等,老是對長者的敬稱,而非專門指道家的老子。

老子不姓老卻姓李,不覺得事有蹊蹺嗎?根本原因就是有人想讓黃老思想侷限於李耳一人;若百姓知《道經》與《德經》是三代聖賢所著,帝王們就難用孔孟思想控制民心,倘若《道德經》只是老子一人所著,再搭配個浪漫不羈的莊子呢?

於是改編道德經的簡單任務,就交付給了漢代大儒們;《道經》與《德經》許多精闢深奧的內容,估計漢儒們根本難以理解,但改編之所以簡單,就在於是按照皇上的心意改,只要抹去黃老的痕跡,再改得不切實際即可。

隨著漢代古墓挖掘的文物出土,讓漢代之前的原文重新問世,若將古本《道經》與《德經》與今本《道德經》對照,會發現從頭到尾都被改過,許多意義甚至完全相反,使原本廣博精妙的道理變得玄虛空泛,更是將黃老的痕跡擦得乾乾淨淨。

《道經》上善治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靜,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道經》上善治水,【上】是指大禹,而《道德經》上善若水,【上】是形容高尚,改一個字,抹去了大禹治水的痕跡;有靜與不爭不是一個概念,前者功成知止後者利他無害;眾與眾人不同,前者包含萬物,因此結論的【道】也迥然不同。

根據上述,腦補推論《上善治水》出自大禹治水的經驗應用類書,原作者不詳,後來尹喜抄錄自李耳筆記,彙編為《道經》並傳抄於民間,秦併天下後,搜刮民間藏書殆盡,直到秦朝覆滅,漢文帝復興黃老之學。

漢武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為什麼不直接搜刮銷毀,而要費這麼大勁篡改?
畢竟漢武帝不是秦始皇,漢文帝是他祖父,漢景帝是他父親,他只能以篡改代替消滅;但這招也確實有效,即便太史公也只能裝糊塗,留了些疑點等後人拆穿。

《史記》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云。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脩道而養壽也。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