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bustion燎原社
Combustion燎原社

卡尔维诺在《看不见的城市》中说:“如果你想知道周围有多么黑暗,你就得留意远处的微弱光线。”比之于此岸的混沌,我们愿做彼岸的光,与你一起发现与随想,用文字去与世界共鸣。

二零貳零 我的年度觀影十佳

作者/Palomar

2020年即将结束,翻一翻豆瓣里的标记,在这一年里还是看了不少电影的。下面列出的影单既有19年、20年新上映的影片,也有我在这一年中补看的经典。需要说明的是,这个影单本身是较为主观的,例如《寄生虫》这样的电影,无疑也算得上是出色地完成了其作为一部电影的任务,起码在我看来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我个人并不是很喜欢这种有些刻板甚至僵硬的风格。以下的排序也仅以年代先后为准,我觉得这个影单不需要分出什么排名。

(1962)克里斯·马克《堤》

法国新浪潮运动的代表作品之一,导演克里斯·马克也在“左岸派”中独树一帜。在这部不到30分钟的短片中,称得上是突破性创举的地方有两个:一是全片几乎全部由一帧帧静态照片组成,二是电影中非线性的叙事。可以说这部电影探讨的是“时间”本身,这种高明的操作竟然在60年代就出现了,真的很让人震撼。

(1963)费德里科·费里尼《八部半》

2020年是费里尼诞辰100周年,也是我第一次接触费里尼的一年。这的确是晚了些,不过并不妨碍我对他镜头下的狂欢与荒凉生出好感。本着同一个导演的影片不宜出现多次的原则,这个位置也可以是看做是属于费里尼这位伟大的导演的。不仅仅是他的《八部半》,《甜蜜的生活》《大路》《浪荡儿》《小丑》……这些都是属于费里尼的经典。

费里尼的电影有时会让我想起张岱,后者总是能在喧嚣热闹之后看到曲终人散时的落寞与凄清。就像《浪荡儿》片尾,故事讲完,主人公离开的时候:“我们一直说着离开,但只有一人,在某个早上,真的一声不吭地离开了。”

(1976)马丁·斯科塞斯《出租车司机》

选这张海报,是因为真的很喜欢影片中这个镜头。主人公在出租车这个封闭的世界中窥视外面城市的灯红酒绿、斑驳幻像,他对于世界的看法是片面的、偏执的;也正因如此,他是难以被接纳的、孤独的。影片将这种孤独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这样一个镜头,主人公在与同行交谈时,目光聚焦于面前的一杯水。类似的例子在影片中并不少,读者可以用心去寻找一下。

(1995)岩井俊二《情书》

《情书》算是岩井俊二比较接近大众的一部作品。与一些平庸的同题材影片相比,这部作品没有用力地去雕琢什么,它只是在向我们描摹与展现一种青春,随之而来的感动,也只是情感铺垫足够以后的水到渠成罢了。青春并不就一定要充斥着堕胎之类的伤痕文学,《情书》这部并不复杂的电影用一种“哀而不伤”的叙述让我越发明白了这点。

在为故事而感动的同时,影片还有一些让人不太喜欢的地方。其一,影片太大程度上简化了叙事的结构,背景铺垫的缺乏使得主人公的痴情未免显得有些无厘头;其二,影片更多地仍然是围绕以男性为核心的视角展开的,女主的形象过度契合了纯洁、柔弱的刻板女性形象。

(2007)易寒《遥望南方的童年》

针对乡村中留守儿童的电影,因影片中所有演员均为本色出演,所以格外感人。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农村的总体情况比那时要好,但影片中的孩子,那些教育环境差、总是远远望着父母打工的地方的孩子,仍然真实地存在于这个国家。

影片的真实感不仅体现在题材主旨上。影片中的主人公易老师,对待学生倾尽家财百般呵护,但在家中,他也不时会与妻子吵得不可开交。尽管易老师绝非完人,他仍然对得起“老师”这个伟大而又厚重的称呼。

(2011)托尼·凯耶《超脱》

一部相当压抑的影片。片中借用了乔治·奥维尔小说《1984》中“双重思想”这个词,来表现人物面对生活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对于生活是感到无力乃至绝望的;但他们仍然说服自己自己去相信着“一切都欧会好起来的”这样的话,这两种矛盾的想法构成了他们的“双重思想”。可现实呢?影片给我们展现的是片中人物的希望逐渐破碎、崩塌的过程。他们想为自己、为他人带来更好的未来,可是无论如何都没法从生活中“超脱”出去。

(2019)瑟琳·席安玛《燃烧女子的肖像》

如果可以在这里夹带一些个人感情的话,我希望能用各种感性的、溢美的词汇去描述这部电影。对于一个并不十分出彩的故事结构来说,影片的讲述方式可谓出神入化。尤其珍贵的是,作为一部女同题材的作品,影片不仅真正地站在了女性的视角,还向我们解构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概念——它将片中想要表达的“沟通”这个主题哲学化了。

如果仅仅把本片当做一部同性题材电影来欣赏,无疑是把它看窄了。事实上,正是片中对于更高立意的探索,为影片赋予了更深厚的灵魂,也由此触及到了可以称得上是艺术本质的一些东西。

(2019)加藤拓《异乡人:上海的芥川龙之介》

在芥川的《上海游记》里,对于当时中国的视角似乎并没有温柔到这样的地步。片中还有个“血饼干”的意象,不知是否受到过鲁迅先生“人血馒头”说法的影响(这里我没有过考证),但是在表达意义上却走向了后者的反面。影片的叙述是细腻的,同时也带上了一些超现实的色彩,这点更显得珍贵。对于当时那个混乱时代的中国历史,对于士大夫和贫苦人民的深刻差异,本片都做到了精彩的展现。

(2019)萨姆·门德斯《1917》

今年补了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最开始的起因是二刷了《现代启示录》;但《1917》让我在一段时间内一口气又看了不少战争片,对这一题材有了更多的认识。片中“一镜到底”的设计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三项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也都名副其实。在淹没一切的战争洪流中,个体的命运就像波拉尼奥小说《佩恩先生》中展现得一样微小,但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的个体故事,仍然可以很动人,很震撼。

片中的插曲《I Am a Poor Wanyfaring Stranger》也是一大亮点,空灵的歌声引导人走进了对于上帝-生命-战争的反思当中。

(2020)许慧晶《棒!少年》

前段时间讨论度相当高的一部国内纪录片。可以惊喜地看到,国内纪录片导演已经不再满足于用堆砌的长镜头去展现人物的内心,本片更多地是在少年们成长的进程中去展现人物的心理,人物和情节终于完整地凑到一块去了。

在影院的时候,影厅只有三个人,后排的观众观影后对他的同伴说:“看起来这不是一部想要赚多少钱的电影,但真的很值得。”我倒希望国内能多一些这样的电影,我肯定会乐意掏腰包的。

前些天看到网上的消息,片中的小双已经归队了,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在与抑郁症作斗争。祝福他,也祝福棒球队的所有可爱的少年。


本期负责人员

审核:我爱发电

排版:Cicero

美工:莓小兔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