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腻
触及腻

(好奇怪很长时间不能传头像)(莫名其妙头像传好了)

《濁水漂流》: 面目模糊的人,有著你不會理解的憤怒

修訂自一篇被douban刪了的影評
前言:這篇影評初稿寫於2021年4月5日午夜03:13。當時在hkiff看完首映感覺不寫點什麼無法入睡。而時間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事隔一個月後,douban來郵件通知我寫的影評被刪了(之前只是感覺被折疊/限制流量),然後我才發現灰色小字“投訴”是隱形於每篇文章的右下方的,鼠標划過它就會顯形(不知是否還有其他,其實投訴舉報也擋不住,預告片發布當天就有流傳至wechat群的)。有意思的是,我是用繁體字寫的,郵箱轉發給我的備份文本轉成了簡體字,怎麼轉的呢?和word軟件的轉換邏輯不同,douban把文中與簡體字不通用的繁體字都審略了,我得到了一篇破破不通順的影評。於是,趁影片正式上映,我重新編輯發出來在這裡存檔。(注:內容只有輕微劇透)

影片開頭引用Judith Bulter //當這群體在街上睡眠和住宿,他們正公開展示其生存條件,並印證在經濟及政治領域缺乏的平等條件//,我認為這透露了導演的意圖不是如《麥路人》等等來凸顯無家者慘況引起關注,而是通過非紀錄片的形式來探討無家者/露宿者共同體的尊嚴與權利,以及我們「旁觀他人痛苦」的倫理。

於是,當看到有觀後感說《濁水漂流》的缺陷是人物線(經歷)交待得不夠清楚,以致有點難理解角色行為動機——「為什麼訓街(睡街)」,我會覺得這正是導演處理倫理尺度的精妙之處。如果像做手術一樣過度剖析某位/一群露宿者的動機,無疑將會把熒幕磨成比手術刀還要鋒利的利器——真正該被動手術刮毒的不是他們,在呈現模糊的群像時必須停止想聽故事的好奇心。

比如影片中接受媒體採訪的輝哥在面對「為什麼坐監」「為什麼成為露宿者」疑問的態度——他繼續強調要求政府道歉。重點不是人的動機,而是這樣的人還有沒有人的尊嚴和權益? 我感覺《濁》想提供給觀眾的不是一個清晰的關於“他們為什麼這樣生活”的答案(這不是影像媒介的功能,想推出答案可以去讀研究論文)。而是提醒觀眾,正是這樣面目模糊的人,才會有著(你可能很難理解,但請不要放棄)永遠不會選擇和解的憤怒——這點也是《濁》片尾立意比《拆彈專家2》高明太多之處,「攬住一起死」不是獻身,不是逞強,更不是因為清高到唾棄金錢——以這種否定感來再現當下一部分香港人的精氣神,令觀者深思他們想守護的到底是什麼。

在演后談,有觀眾提問為何會加入住在有大露台房子的社工角色(這種雖然有點點彆扭,但很好人,只是一不小心還是會好心辦壞事的角色很適合蔡的氣質),導演的回答大意是為了清晰的标出我(創作者)同露宿者群體的距离,提醒大家的這並不全部是來自露宿者的視角。但這種安排也不是突出貧富對比來仇富,而是表達我們仍能與他们同行的距離——我感覺如果意識不到「旁觀他人痛苦」的距離,會很容易就落入片中社工為勸說輝哥去醫院不小心失言的狀態「我不是奉旨(有義務)來幫你的」「我也不是奉旨必須要接受你的幫助」。如果不自覺於這種距離感產生的差異,「我們」是很難和「他們」同行的。

至此,在我看來,這部片的倫理反思完成了對《癲佬正傳》的延續(《癲》也是以真實事件為藍本,通過媒體人的反思視角衝擊當時的社會輿論環境——現在看來或許有很多問題,不過這一類基於反思的創作衝動在影像創作中格外珍貴)。也令我回想起在視覺人類學課堂上發出的感慨,「影像能自己反對自己」——這是遵循反身傳統、擅長反思批評的民族志影像特性,亦是影像媒介相較其他媒介(論文、報導、畫冊、展覽)的優勢。雖然非紀錄片的形式不會出現片中人物和鏡頭/導演對峙的情形,但選擇關注這類議題就意味著需要直面現實張力——文化中心門口、尖沙咀地鐵站出口通道裡的露宿者與首映禮形成難以言喻的互文。上映後應該會面臨更多指向現實問題的壓力,可以想見會有輿論聲音指向露宿者/無家者議題長久以來的困境甚於作品本身。不過,重點不是一部影片能否解決社會問題,而是這部影片將來會如何中介(mediate)露宿者議題,從改變這類議題在大眾媒體上的再現(represent)開始。相比其他媒介,人的「主觀感受-情感結構」在影像體驗中有被快速解構再重建的可能性,影像媒介能提供比照鏡子還要真實的自我反思空間(會有人和露宿者一起觀看討論嗎?)。相比其他地方,在香港,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感還沒那麼快的斷掉——這很令人羨慕!如桑塔格在《旁觀他人之痛苦》里寫到,「同情是種不穩定的情感…需要被轉化爲行動」,面對奪眼球的社會事件,除了感嘆一句「都能拍成電影了!」之外,這裡還能有很多行動、反思空間是能隨著傳播展開的。

首映場初聽黃衍仁的片尾主題曲時,我並未聽懂太多歌詞,不過有了前面影片的鋪墊,不難從音調唱法呢喃中體會到這不是在簡單控訴無家者沒有家,而是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如何理解,對他們中的不同人來說,「家人」意味著什麼,什麼是「回家」?——就像陳裕匡在影評中寫主題曲,這是他們心情的出路,是招魂:

回家吧,天黑前回家;回家吧,天黑前回家
⋯⋯
回家吧,若有路我願 回家;回家吧,若有路我願 回家。

寫初稿時主題曲還未釋出,於是我反覆聽黃衍仁另一首《堵路歌》來找感覺,因其情境與片中人太相近了。後來得知影片初剪時曾把這首試著放在片尾,黃會覺得與故事太貼近,才有了後來從意象上與影片拉開距離,用聲音說出影像未盡之意的主題曲。對間離感的關注亦出現在黃最新的劇場影像作品《半空的笑》中。

最後附douban上好像也被限制流量了的「桃花岛观影团」影評的摘抄:

《浊水漂流》的苦难则比这些更加严酷,毕竟里面刻画的社会底层,是连M记都实在不能算是去处,真正睡天桥底下的那批“街友”。而这些夹杂着越裔、非裔的瘾君子们,他们之间并不是什么温暖依存的关系,无法简单归结成妓女与流浪汉式的街边奇谈。
…所谓患难与共,说白了还是为了得到政府补助的公屋,为了活下去而现实地、冷酷地相互协力依存。
⋯而在《翠丝》之后,似乎李骏硕在《浊水漂流》上更加能掌控到关于“让人觉得好看的商业性”和“难以被计量的私人化”之间的把握。在摄影、剪辑上的进步,演员们纯熟的群戏,对时代情绪的精准摸索……虽然“改变现实”还是一个太大的社会责任,市场是变化莫测的,但至少这些稳扎稳打,能够让这部电影中的每个人留在观众的心中,也能让大家在与他们的共振之间,找到一些或多或少能“改变现实”的力量。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