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講股與西城
小人物講股與西城

這裡是小人物講股,我是西城 這個頻道會專注在「個人理財、投資生活、自我成長、被動收入」等主題。 偶爾也會有隨意分享的文章,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Matters的理財文很少?嘿!收入真的可以很「被動」,但關鍵是你有多「主動」?

前言

Matters的理財文很少?嘿!收入真的可以很「被動」,但關鍵是你有多「主動」?

這篇是我把徵文的36篇看完後,並且每篇文都給至少一個拍手,所寫出的一點心得感想。

看到「@KM 無條件基本收入」活動徵文之踴躍,以及「Matters理財文章」的稀缺,其實形成一個很有趣的對比。

大部分人都幻想過財務自由過後的生活,卻鮮少有真實的行動。當大家都把無條件基本收入當成幻想,其實你有沒有想過,每個月三萬的"有條件基本收入",其實沒那麼難達成?

2019 年,美國總統候選人 Andrew Yang 所提出的計畫當中,每個超過18歲的公民都可以獲得每月1000美元的基本收入,相當於台幣三萬元。

三萬塊你說多嗎?其實也就僅能保證生活無礙。的確,UBI 政策沒有辦法確保我們擁有奢侈的生活方式,卻能保障我們無須擔心基本生存問題。

而這也是我長期在方格子專欄撰寫的議題:「財務自由」

我的想法很簡單:

與其幻想政府有一天幫你做,不如現在就開始自己打造屬於自己的「有條件基本收入」。

甚麼是有條件的基本收入? 

所為的條件,即是你必須符合某些狀況,才能有基本收入。

  • 你得努力打造:有條件的基本收入不是說有就有,前期必須花許多時間和資金打造,後期也要一些動作去維護。
  • 你必須有價值:有條件的基本收入的基本核心概念,在於持續提供有價值的東西給別人換取持續收入,是一種把買斷變成出租的概念。
  • 你得適當管理:當你成功打造出一個價值的系統,並且出租給別人之後,你依然要花一些時間管理。

而以上的概念,其實就是財務自由的條件之一,被動收入。

被動收入的草創期,是主動性質最多的時候

被動收入的草創期,是主動性質最多的時候|西城

在上圖中可觀察到,在被動收入的草創期,所要投入的時間,可能還比主動收入要多;但是在後期,被動收入只需要花一點時間維護,就可以創造非常高的收益。

且所有非購入資產型的被動收入,初期絕對都非常不容易!(例如寫文章)而且通常不是很花時間就是收益很少,導致很多人在被動收入的「突破點」尚未到來之前就已經放棄了!

因此沒有什麼賺錢管道是輕鬆的,被動收入和主動收入的差別只是在於賺錢的效率罷了。被動收入透過槓桿、持續性、把某個價值用出租的概念換取定期收益(例如提供空間給別人居住);而主動收入當中,你的時間不可槓桿、沒有持續性,且是用交易的方式賣出價值給某人(例如賣勞力給雇主)。

因此我相當同意任何收入都帶有主動的性質,但如果讓現在的主動化作未來的價值,這就帶有被動的意味了。

過去我在醫院和診所工作,領取還不錯的薪水,但我知道這是線性式的主動收入,無法幫助我完成30歲以後自由人生的目標;因此我改變策略,把專注力放在可以主動創造未來價值的收入上,讓我在30歲之後的人生可以享用以前的努力,這簡直不要太美好,不是嗎?

而我現在有每個月三萬的被動收入,再加上每月6萬的主動收入(6/1開始可能每月多兩萬的固定接案收入,還再考慮),這是我重視生活、重視理財、重視工作的結果,我很努力的去學到了很多東西,並嘗試轉換成各種價值變現管道!

當一個人擁有多重的收入來源,其生存風險就越低,當生存風險越低,就越有本錢去嘗試以前不敢做的事情,例如毫無畏懼的環遊世界、抑或是來一場義無反顧的追夢。


我的感想:

其實收入沒有絕對的主動和被動,當你花在一項收入的精力越來越少時,或者單次收入可以延續越久時,該收入就越帶有被動的特質。

當我兩年前誇下海口,說希望30歲以後可以靠被動收入過上更自由的人生,看似很囂張,但我從來沒有說過這是件輕鬆的事情。

我清楚知道自己要的是甚麼,我才有底氣說出這樣的話,用部分人會嗤之以鼻的方式做,那也沒關係。因為「辛苦六年後開始體驗人生」與「勞動一輩子安穩的生活」,我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前者。(這其實也反應了不同人對投資理財的態度)



最後來響應一下徵文(雖然已經過期),若我有基本收入會有怎樣的職業變化,其實可以用我跟我女友前幾個月的對話來說明:

「你想過財富自由之後,要先做些甚麼嗎? 」跟女友吃飯的時候,我隨口問出。

「可能會先把藥師工作辭了,去做企劃或是婚顧吧!」女友顯然不是很滿意當藥師的生活。

「如果是我的話,我想開始做三個月挑戰計畫,就是用三個月的時間專心做好一件事,學好一項技能,或是去某個國家生活。例如用三個月的時間專心練球、去日本住三個月......」我興奮地說著我清單上的bucket list......

我想無條件基本收入,幫助部分的人創造了財務自由的可能性,而生命的自由我想是建立在擁有機會體驗不同的生活節奏。在實現財務自由之後,我會選擇把所有的時間,都拿來做熱愛的事情,可以是工作,可以是遊戲人間,只要是我清單上的事情,都是我想做的事情,就算是工作那又何妨呢?

我很喜歡吳淡如用「有節奏」來形容生命。

好像生命是一個長達百年之九的偉大交響曲,其中包含許多風格迥異的樂章,每個樂章有不同的速度與節奏、譜出相異的調性或曲風,而我們要創造這些人生的樂章,都要靠著不同的生活體驗去創造。

這是我在Matters的第四篇文,還不是很清楚在這裡寫什麼受歡迎,寫什麼會滿足創作慾望,希望大家告訴我想看什麼文章,還有給我鼓勵:)

西城
感謝 @黃牛山人的圖|西城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