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ang
ckang

旅居北美,喜歡看國片,讀台灣作家,上了陶藝課後從此愛上玩土喜歡玩土的台灣人。

我讀陳繁齊:愛是生活。

一開始接觸陳繁齊的作品是因為他的詩,因為他的《下雨的人》開始關注這位作者,喜歡到三本詩集都有收實體書,可惜書本都不在身邊無法分享喜歡的幾首詩句。也考慮把電子書收齊,但最近讀完他最新的散文覺得電子書的排版有點不順暢,所以對於收電子書有點猶豫。

雖然沒辦法多分享幾首陳繁齊的詩,但憑一點印象把讀他的詩的體驗記錄下來:陳繁齊的詩給我的感覺可以觸到我心裡很深很深的地方,所以我滿容易讀到一半開始流淚,一邊覺得有點不好意思,但又覺得有被溫柔承接理解的感覺,覺得遙遠的地方有一個人是不是也有一個人也經歷過,也覺得雖然並沒有經歷過那些,但想像在那情境的我,大概也會那麼難過吧。

圖片取自晚安詩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poem

我想我喜歡他的詩用字質樸,給了我一點喘息的空間去消化其中的情緒,有讀過詞藻比較華麗一點的其他作者的作品,反而很難讓我有心力去釣出我的回憶或感情。

所以一直很喜歡也很享受也珍惜著讀陳繁齊的詩的體驗,很短,但是很滿。

分享一首作者在《下雨的人》收錄的詩:

〈到遠方去〉
我和妳說/我要到遠方去/一個時間比較慢的國度/如此一來/妳那邊十月的時候/我還停留在九月/妳醒了的時候/我還在枕邊想念妳/妳那邊入夜的時候/我還能夠給妳夕陽/妳已經果斷的時候/我還能期盼口信/妳已經不愛的時候/我還能繼續愛妳

有的時候覺得讀詩,是享受找到那種共感的體驗,這是我覺得在讀作者的散文中比較無法得到的,雖然讀作者的散文作品有一篇我也是不爭氣地哭了就是了,覺得有點自打嘴巴。覺得散文是作者剖析自己的書寫,可能能讓讀者更多了解貼近作者一些,但就比較無法在文字之間有代入感。但還是喜歡作者對生活的敏感與觀察,也喜歡可能因為年代類似那種共享生活的感覺。也許覺得作者還有很多沒說?覺得作者的散文比詩讓我覺得更有距離一點,雖然這種感覺可能非常主觀就是了。

但非常期待作者再十年或二十年後能有很棒的人生體驗而產生的作品。

以下取自《風箏落不下來》

那時最常在信裡寫著「讀到這封信時,不知道節日是否已經過了呢?」類似這樣的疑問,幾乎是一種起始語,好像也照顧著對方:如果信提前到了,希望它陪你過節;如果信遲到了,希望能讓你重溫一些當時的快樂。

時代一直都在流淚,只是我們剛好有所悲傷,才發現它在哭泣。

推薦給如果喜歡以下的你:

  • 貼近生活的字句
  • 平易近人但情緒飽滿的用字
  • 想一個人默默看,好好哭一場的情詩
  • 雖然並非經歷過大苦大難,但希望那些小小的酸能被理解的你

可以稍微考慮如果你不喜歡以下:

  • 沒有什麼峰迴路轉的人生故事
  • 算是偏向平實的文字,有些讀者讀詩可能比較喜歡華麗一點的用字
  • 電子書版本散文的排版不是很順暢(但有可能是電子書排版本身的問題)買詩集電子版的話可以先注意一下,等我買完再來更新排版的感想,但詩集的紙本排版體驗是舒服的
  • 散文和詩集都是篇感情居多,如果喜歡偏社會寫實面的可以考慮一下

以下是我讀過的陳繁齊的出版作品,照時間順:

這個系列是希望能整理與推薦我讀過的台灣作家,但希望能平衡一點不是只有主觀推薦,也希望能夠找出自己覺得可能其他讀者可能會覺得不喜歡的項目,畢竟跟一個作者的作品還是很吃電波的,希望這樣的寫法對其他的讀者對於挑選上能夠有一點點幫助,雖然不管是推薦還是考慮的點都還是很主觀就是了。

希望有機會能在讀完下個作者全部的作品後能再推薦給各位。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