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議
清議

我們是一群來自不同學系的香港大學生。我們成立《清議》,旨在透過各電子平台定期分享我們對公共議題的觀察,涵蓋政治學、公共政策、外交、歷史、文化、法理學、經濟等範疇。以理性對話促進知識交流,重構價值,回應時代的訴求。 💡 Telegram 頻道:https://t.me/civilcritique

進退維谷的中國足球夢

2018年世界盃, 克羅地亞時任總統加芭姬達洛娃身穿球衣, 列席對陣俄羅斯的比賽, 並在更衣室與球員打成一片, 而克羅地亞最終亦爆冷殺入決賽, 一切看在全球球迷眼內, 成為一時佳話。足球, 是要為國家贏面子的, 甚至是國家軟實力的一部分, 這點中國自然知道。

因此, 中國足協近年雷厲風行, 對國家隊和中超聯賽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一切只為提升成績, 為國爭光。可惜, 民間的足球文化始終低沉, 凝聚不了球迷支持, 一切改革都是空話。

熟悉足球的讀者當然知道, 國家隊或球會的成功, 青訓是重中之重。可是, 隨著中國中產階級膨脹, 父母自然寧願讓孩子多學英文 、樂器, 準備將來到歐美升學, 也不讓孩子花時間踢球。這個問題當然也是香港球市面對的問題。雖說中國足協可為有潛質的青年球員提供收入或學業保障, 但人數總有限制, 正正因為國家人多, 要被選上就更加難。對精明的家長來說, 這條數風險實在太高。這就解釋了, 國家有14億人, 偏偏找11個能落場的卻這麼難。

資料來源:網絡圖片

青訓不行,權宜之計就是外援政策。無疑,近年各中超球會大手引入國際一線球星,的確令球會表現提升,星光熠熠的陣容亦能吸引本地球迷,甚至世界球迷注意。可是,外援質素越高,本地球員機會自然減少。而中超的外援政策和U23政策亦朝令夕改,令球迷無所適從。加上足協極力促成廣州恆大將大量一線本地球員收歸旗下,變相成為國足集訓隊,令聯賽強弱懸殊,可觀性進一步下降。

更甚, 足協今季開放入籍球員政策。外籍球員只需在中國住滿5年, 或祖孫三代有人在中國出生, 便可轉籍中國, 將能以本地球員身分為球會上陣, 更有機會代表中國隊踢國際賽。早前山東魯能更為沒有血緣、又未在中國居住5年的球員德爾加多成功入籍, 等於打開後門, 預料歸化球員將陸續有來。入籍兵的湧現不但令本地年輕球員更缺上陣機會, 更有機會令將來的中國國家隊變成「聯合國」, 同樣的現象, 在香港代表隊早已發生, 亦一直為球迷詬病。

資料來源:網絡圖片

中國足協這一著, 說穿了就是放手一搏, 希望這隊「聯合國」中國隊能衝擊來屆世界盃, 到時不僅能為國家挽回面子, 更能像02年日韓世界盃一樣, 一下子捲起全國的足球熱潮, 令電視機面前的00後、10後立志以踢球為業。靠歸化球員獲得好成績的最新例子, 就有年初奪亞洲盃冠軍的卡塔爾。不過, 一隊面目全非的國家隊, 球迷會否有歸屬感? 而實施這一系列政策所付出的代價, 包括對現役球員的影響, 又是否值得? 內地網民暫時對入籍兵政策的態度明顯有保留。

足球是一盤生意。真材實料固然重要, 包裝亦必不可少, 這方面亦是足協和中超球會近年積極加強的一環。足協最近的宣傳重點就有推出官方球星卡, 此舉無疑是仿效歐洲各大聯賽的做法, 而最終效果亦不俗, 限量簽名卡在淘寶可謂有價有市。中超各大球會亦積極經營微博帳號, 文宣和設計明顯有進步。可是, 仍然令大部分球迷失望的, 是入場觀賽的整體體驗, 無論是紀念品銷售、球場設施, 以致球場職員的態度, 水平都與日韓聯賽差天共地, 因此賽事的入場人數仍然有待提高。

資料來源:網絡圖片

讓足球運動興起, 決不能拿著「本土」的旗號指擬球迷支持, 歐洲四大聯賽, 球迷的選擇多的是。要球迷周末晚上寧願看廣州恆大而不看皇馬, 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既然資金投入、市場潛力都已就緒, 剩下的就靠深耕細作, 孕育真正的足球文化。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