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de的一人雜誌社
Jude的一人雜誌社

寫文案的人,企圖把自己養成豪宅。 行銷/閱讀/觀影/生活 更多即時資訊都在 https://www.facebook.com/yuchu.wei

致巧克力成癮者:直接喝超美味的巧克力酒

警告:本文由嗜食巧克力者撰寫。


在台灣,說到巧克力酒,第一個浮現腦海的,或許會是莫札特巧克力酒。冠上知名的音樂家名稱,圓圓矮胖的瓶身,有點像一顆金莎,長相討喜。不過,稍微了解便可以知道,相較之下,莫札特巧克力酒其實並不適合純飲,而比較適合運用在調製飲品或糕點上。如果抱持著喝到濃厚巧克力的心情入手,開瓶後恐怕會帶來滿滿失望。

然而,難道沒有如同液態巧克力般、一開瓶就能純飲的濃厚巧克力酒嗎?

還是有的。

跟莫札特巧克力酒不同,接下來介紹的這幾款巧克力利口酒,主要訴求不在於作為調酒用,而是建議可以直接飲用。加入冰塊,加熱喝,或是調入熱牛奶/可可/咖啡,都很好。


〈Chopin Czekoladowy Wisniowy〉

這是來自巧克力與酒精構成的國度的酒,帶有一絲莓果酸甜香氣,鑲上音樂家名號的液態甜點。

喝到它的機緣是這樣的:昨夜整理過去幾年的照片,突然很想念一支酒的滋味。那是朋友去歐洲遊蕩一圈,看飽喝飽,過兩個月終於捨得回家的時候,帶回的手提伴手禮,後來一群人聚會,熱熱鬧鬧喝掉了。

老友相聚總是懶散,照片沒幾張,更不用說好好拍張酒瓶。從兩年前的聚會照片裡循線追蹤,從瓶身的背影以及當時留下的幾個關鍵字:伏特加、波蘭、巧克力、莓果香,硬是把酒款找出來。

說到巧克力,大多數人第一個會想到比利時,其實波蘭也是個巧克力國度。更甚之,波蘭還是個盛產烈酒的國度,以伏特加為大宗。

這支巧克力酒冠上了蕭邦的名義,令我聯想到莫札特也被經常和巧克力牽扯在一起,不知道其中的淵源是什麼,或許是一個名產的概念吧。

一查之下,才發現這個酒款其實有很多種口味:原味,櫻桃,焦糖 ,咖啡。

我當初喝到的是加了櫻桃汁的口味,這口味裡,櫻桃果酸香氣是亮點,讓濃重甜蜜的巧克力完全不膩口,一次節制地倒一點點,卻可以連喝好幾杯,停不了嘴。


〈Bottega Nero〉

來自義大利,總覺得巧克力品質會和他們的人情一樣濃烈。(明明沒有嚐過啊?)

其中用的是白蘭地,想像裡自帶果香;在幾個買酒網站的評價裡,被稱之為大人的巧克力:

「你不會失望的。」

「以利口酒而言或許不算便宜,做為飯後甜點,它的價格絕對值得。」

「老婆的生日和紀念日,派它上場,一切就對了一半。」

愛用者們如此回饋。

如果說巧克力酒有光譜,以不同巧克力濃度做漸變,這會是光譜的極端。比較濃厚苦甜的路線,沒有厚重奶味,更耐喝。


〈Dorda Double Chocolate〉

和第一支酒款同樣來自波蘭,由伏特加酒廠主人私心研發。雙倍巧克力,無疑為巧克力愛好者殺手。

酒廠本身針對酒本身的味道,形容為:

「頹廢,苦甜巧克力風味。輪廓豐富,天鵝絨般的口感,均衡,略帶辣味。」

這裡的頹廢,原文用的是 decadent 。decadent 原意是 墮落的/頹廢的/衰落的,風味超濃厚(大多數時候,這同時也象徵超量卡路里)的食物,尤其甜食,可以被稱之為 decadent food。跟療癒系食物(comfort food)算是師出同門吧。

不得不說,這個酒廠的官方網站,把酒譜做得非常吸引人。看看這個:

與君度橙酒二比一調和,不摻一滴牛奶,濃重橘子巧克力風味,已經在鼻尖飄蕩。

真是,想喝得要命。


〈 Marie Brizard Chocolat Royal Brun/Brown 〉

這篇文章出現的四支酒款當中,價格最高的。來自法國,充滿驕傲。(?)

曾出現在高雄的某間酒吧的 Instagram ,是本次推坑的四支酒款當中,目前看起來最可能在台灣尋獲的。

Marie Brizard 是歷史悠久的利口酒品牌,在台灣許多酒品專賣店的網站上,諸多利口酒都榜上有名,唯獨不見這款,心中不可說不愁悵。


冷冷冬雨,來杯熱巧克力酒,那滋味多美?我就不多說了。

如果你也心動了,就讓我們抱團取暖,團結力量大吧。究竟!如何能設法在台灣喝到它們呢?

  1. 路過酒專賣店或大賣場的時候,可以順道瞥兩眼、看看有沒有得買。

2. 向酒專詢問,有沒有進口這些酒款。

3. 問遍各個大大小小的酒專們,有沒有辦法代訂。

4. 託去歐洲玩的友人,帶幾瓶回來。

找到門路了,別忘了順手留言,道相報一番。功德無量,法喜充滿嘿。

(自行上國外網站訂是最後一條法子了,不過想到這個關稅、再想到這個易碎⋯⋯苦啊,比苦甜巧克力還苦。)

(只好訂機票出國了。)(咦)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