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最珍貴的禮物。

別忘了聖誕節的初衷,正因為有耶穌基督的愛,這一天,才偉大。

「愛的止境,就是毫無止盡的去愛。」

,聖奧思定(Saint Augustine)


https://www.euronews.com/video/2022/12/20/christmas-tree-unveiled-in-kyiv-as-ukraine-refuses-to-let-russia-steal-the-festive-season
「敬愛的母親:

今天是我人生所經歷過,也可能是往後所有的聖誕節中,最讓人難忘的一次……
想不到德國士兵會在他們的戰壕邊擺滿歡度佳節的燈火,還大膽穿越了鐵絲網,跑來

我們這邊跟大家道賀「聖誕快樂」諸如此類的話。同袍中也有一些傢伙還興高采烈地過去拜訪德軍的戰線呢!

最後,衷心向您與鄰友們致上最和藹的問候,並附上滿滿的愛。
你的男孩。」

一封書寫於西元1914年聖誕節後,由某位英國大兵在比利時前線所留下總長約10頁的家書,在西元2006年「Bonhams」拍賣行所主辦的國際競標會上,自底價400元英鎊起標。最終落槌時,搖滾歌手Chris de Burgh取得了此一珍藏品,並以開出1萬4400元英鎊的高價成交,他的叔叔,正是當年一戰時為國捐軀的無數軍官之一。


「Live and let live!」

即將道別的西元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未見歇息,中國境內無聲無息的肺炎戰爭亦悄悄惡化,死傷更不計其數。在此有形、無形的嚴酷烽火中,人命被視為無物的殺戮時刻,究竟如何能跨越敵我間的生死紅線?

我想別無他法,唯有愛,也只有愛……這一封聖誕節家書,也就是發生在西元二十世紀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為著名,也讓吾輩至今依然感到人性驕傲和光輝溫暖的聖誕節休戰(Christmas Truce)。

話說在西元1914年12月上旬,距離各國點燃戰火甫接近四個月之際,許多國際人道組織、婦女團體,乃至於各方宗教機構,包括當時羅馬天主教教宗本篤十五世(Benedict XV,1854-1922)在內,已經多次透過報刊公開呼籲,希望所有交戰國能不分彼此,即刻放下武器,不要再製造無謂的死傷,大家好好坐下來談判,儘快簽訂出停戰協議或解決方案。就算交涉時間可能會拖上好幾個月,那也懇求各交戰方能夠在待降節期(聖誕節前四週)各個主日時,透過主耶穌基督道成肉身、降臨世間的美善見證,以愛你的仇敵為出發點,停止雙方不必要的武裝行動,讓天使可以繼續在大地歌詠,讓槍砲子彈得以沉默最少一個晚上……

「以戰止戰,方為良方!」

當然,沒有例外或奇蹟,各交戰國高層都明快否定了此項天真的建議,政治家或軍人均認為和平談判乃婦人之仁,毫無理性或明智可言。部分國家領導人更為文指出,國家民族乃高於一切宗教之上,已宣戰的軍旅不可能再走回頭路!管你什麼聖誕節?管你什麼耶穌降生?膽敢自行休戰?一律軍法嚴刑伺候!

但是,耶穌基督的手,正是一雙愛人憐憫的手,別忘了《新約聖經‧路加福音》2:14裡頭的一句話:「在至高之處榮耀歸與神、在地上平安歸與他所喜悅的人。」

看似黯淡無望的長夜,上帝啟示的大好美事與破曉神蹟,慢慢出現了……

西元1914年的12月24日,在當時的歐陸西線戰區,高達10萬名以上的英國與德國士兵們,居然在毫無預警之下,從上午開始,雙方自發性停止了任何武裝活動,原本幾無停歇的砲火聲,此刻驟然而止!

白晝當空之後,德軍部分士兵在位於比利時戰區的前線戰壕中,就地取材,以手邊可用的工具線材擺飾起了蠟燭、聖誕樹等陽春版的裝飾道具,並開口大聲唱起了讚美主耶穌降生的聖誕頌歌。

「因有一嬰孩為我們而生;有一子賜給我們。政權必擔在他的肩頭上;他名稱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

隨著夜幕低垂,在槍枝與大砲對峙,刺刀也嚴陣以待的彼端,英軍說也奇妙,自然而然加入慶祝救主聖誕的行列;大家先是彼此用自己的母語吟唱著同樣旋律的聖誕歌曲,然後互相高喊著道賀、祝福對方的聖誕賀詞。

By A. C. Michael - The Guardian [2] / [3]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 January 9, 1915., PD-US, https://en.wikipedia.org/w/index.php?curid=44234585

在不少隨軍牧師的帶領下,兩軍也派員搬運早先不幸捐軀的同袍大體,舉行了既簡單又隆重,悼念陣亡將士與紀念基督降生的聯合禮拜。

滿天星斗襯托下,午夜時分,猶如兩千年多前,伯利恆馬槽的恩典奇事再度示現,英、德兩軍的關係彷若昨日不曾交火般,大家走進了對方的戰區,

除了握手寒暄、互道家常之外,還各自交換與分享了截然不同的聖誕禮物,像紅酒、火腿、香菸、鈕扣、徽章等。有些德國士兵甚至放膽地讓英國士兵為其修整散亂的頭髮與鬍鬚,即使利刃在頭上不停游移著,但德國人臉上盡是喜樂愉悅的笑容,整個歡樂的氣氛持續到了聖誕節結束,有些小戰區據稱直到跨年夜都還在慶賀(放年假)呢!

By Robson Harold B - This is photograph Q 50719 from the collections of the Imperial War Museums., Public Domain,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5578315

讓世人出乎意料,但想想或許理當如此,為了愛,更為了同樣作為上主揀選手足的兄弟情誼而放下干戈的聖誕節休戰,在當年美國、義大利等仍處中立國媒體的率先披露後,可說是掀起了一股和談旋風,亦贏得了來自民間大眾的推崇與掌聲。可此舉卻也讓前線指揮官們極為惱怒,除駁斥休戰的愚蠢感性,更直指這是通敵叛國的作為,簡直把軍令當作兒戲看待!別忘了,戰場之上,信仰何用?

但主事者們為了顧慮交戰各方都具有濃厚的泛基督教(或天主教、東正教)信仰基礎,所以特別「法外開恩」,允許西元1914年的休戰是一次可被原諒的「意外」。但日後,待明年(西元1915年),或者是戰爭結束之前的任何一年,絕對、絕對、絕對,前線不得再有這種脫序的行為!

各方陣營更開始有計畫展開軍隊調(移)防工作,不讓交戰方彼此有機會熟悉對手。此外,各營長官更私下專函通知砲(狙)擊手,告知千萬不能在平安夜時鬆懈,一旦放下武器,極有可能被敵軍暗算!後果不堪設想。

隔年,西元1915年的炮火依舊。但到了平安夜,上帝的劇本……

再一次,神的愛跨越一切,耶穌基督的手依然是愛人的手,英國與德國的士兵們透過上主的慈愛,開啟了全新的神蹟異象!

在法國弗雷蘭吉安(Frelinghien)戰區內,大家於聖誕節時除了自動自發地跑出壕溝,前往對方陣營再次道賀聖誕快樂外,很神奇的,不知哪裡找來的一顆球,即便破舊,雙方竟就地進行了一場「國際杯」足球友誼賽!不分你我、不分規則、只有盡情的揮灑汗水,頓時讓殺戮的緊張情緒轉化為充滿熱情與歡笑的嘉年華!

戰爭?

誰的戰爭?

勝利?

耶穌基督已戰勝!

文章寫到這裡,真的,千言萬語始終比不上一句簡單的「感謝主」!吾人只能說,在此歲末節慶之時,人性真正的光輝(最美的風景),上帝愛世人的大能,方能一一示現在最不可能發生的地方,也作為聖誕節最珍貴的禮物。



尾聲:

回顧不平靜的西元2022年,多款的變種肺炎病毒「終於」大舉攻入原本嚴守壁壘的寶島,全世界累積已經有6億5千6百多萬的確診病例,還有突破667萬的不幸死亡人數,而台灣的病例數也來到了8百多萬,病歿人口同時超過一萬五千人。面對中國新一波的寬鬆新制,還有不再對外公布(通報)染疫人數,疫情是否進入尾聲?邁入趨緩、共存,或是進入下一個轉折?坦白說,我們沒有答案,而且很殘酷的,我們每一個人都正在成為日後新冠肺炎史的見證者(如果教科書上有記載的話)。

最後,希望您會喜歡這則歷史小故事,雖是血淋淋的戰場,但沒有史詩級大場面、也沒有扭轉未來的關鍵點,可一場聖誕節休戰,卻實實在在告訴了我們……人性,兩字的無限價值。

衷心祝福您聖誕快樂,更願主的平安和恩典滿滿於您全家,直到世世代代。

分享的最後,別忘了聖誕節的初衷,正因為有耶穌基督的愛,這一天,才偉大。

CC BY-NC-ND 2.0

~聖誕快樂~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