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私の部屋,世界、歷史、人的万華鏡。

有歷史的世界是幸福的,否則風花雪月僅是虛無飄渺。流逝的時光,點滴拾遺,於悄然偶遇的空間現場,是悲歡離合,也是千古風流。在社畜禁錮裡掙扎如我,寫作是窗口也是救贖,手中的經緯,指引我向烏托邦邁進。

【365天的知名壽星】「瘋狂場景之王」,董尼才第。

Lucia因遭逢巨變,陷入精神錯亂後的『失魂/瘋狂場景』(Mad Scene),隨著Il dolce suono...Spargi d'amaro pianto的前奏響起,那至極至悲的心情,步步黑化為近似異常變態的痴醉與狂喜,難以言喻的轉折,令聽者無不膽顫或是感嘆,

董尼才第(Gaetano Donizetti,1797-1848),女高音魔術師,11月29日知名壽星。

義大利美聲歌劇一代宗師,堪稱把人聲樂器的潛力發揮到無邊極致的第一人,誕生於義大利北部貝爾嘉莫(Bergamo)的董尼才第,不同於其他同時期音樂家多半來自貴族或豪門之後,他的父親Andrea僅僅是一名當鋪的管理員。然幸運的是,9歲那年,他獲選進入教會詩班,更成為慈善音樂學校所招收的第一批學生,接著又於18歲時順利取得波隆納音樂學院繼續深造的機會...

但父親Andrea其實不希望孩子變成專業音樂人,因為藝術家可能會挨餓,他期盼董尼才第未來可以從事法律相關工作,以謀求更穩定的收入。為了逃避父親的壓力與束縛,也為貫徹自己的夢想,董尼才第選擇投效軍旅,並利用職務空閒之餘,開始創作音樂。

西元1830年12月,33歲的董尼才第以歌劇作品《安娜.波蕾納》(Anna Bolena)正式踏入競爭激烈的義大利音樂舞台。取材自英國亨利八世與其妃子的歷史小說改編劇本,首演時即取得相當大的觀眾回響與正面肯定,更獲得了不少前輩作曲家們的背書;西元1835年9月,他以蘇格蘭小說家Walter Scott的史實作品《拉莫爾的新娘》(The Bride of Lammermoor)做為台本基礎,推出了融合政治、愛情、親情的三幕式、140分鐘悲劇之作《拉莫爾的露琪亞》(Lucia di Lammermoor),隨即在義大利國內,乃至於全歐洲樂壇引爆了空前熱潮!數年之後,董尼才第還進一步改編為法語版演出。

純粹以花腔女高音詮釋技巧做為賣點的《拉莫爾的露琪亞》,內容一若昔日義國歌劇所盛行的史實改寫劇本,除了劇情陳述外,就是端看作曲家音樂張力的呈現,而在精彩且罕見的六重唱之外,戲中女主角Lucia因遭逢巨變,陷入精神錯亂後的『失魂/瘋狂場景』(Mad Scene),隨著Il dolce suono...Spargi d'amaro pianto的前奏響起,那至極至悲的心情,步步黑化為近似異常變態的痴醉與狂喜,難以言喻的轉折,令聽者無不膽顫或是感嘆,

尤其在樂段後半,歌手可自行添增的華麗裝飾奏,原著版本甚至是以高音F作為結尾,直上雲霄的人聲器樂天籟,可是讓許多發燒歌劇迷們嘆為觀止,也儼然成了花腔女高音的競技場型名曲!因此董尼才第也贏得了「瘋狂場景之王」的雅號。

好友們沒聽過嗎?

經典科幻電影『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中,那撼動銀河系的藍色外星女高音詠嘆調,正是擷取於此瘋狂場景所改編的呀。


圖文來源,一併致謝: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aetano_Donizett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ucia_di_Lammermoor

http://operaomniablog.blogspot.com/2020/05/lucia-di-lammermoor-13-il-dolce-suono.html


寫在後面:親愛的,或是隨意路過的朋友們您好,歡迎光臨這個不太起眼的帳號,您沒有看錯,這純粹是分享歷史拾遺的空間。

不諱言的,文字創作,於鍵盤、滑鼠間的留白思索,往往遠大於輸入時的飛快,尤其冷門不過的歷史二字,自古以來始終是孤獨且寂寞的,漠土偶爾也期盼額外甘霖的滋潤。

若喜歡我的文章,同時願意給予支持的話,按個大心吧,或偶爾透過LIKER的拍拍手,小編都萬分感激。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