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芩雯
楊芩雯

台北人,現居台南。做過雜誌與書的記者和編輯,現在大部分時間翻譯書,偶爾採訪。

黃聲遠口述:田中央怎麼做建築模型

2012年的6月,參與創刊的《小日子》雜誌出第二期,收錄一篇建築師黃聲遠談自己的事務所田中央如何看待、思考模型這回事。見攝影師陳敏佳貼出他拍的建築模型照片,回想起九年前有段時間總是窩在敏佳的攝影棚明室,做各種跟工作有關或無關的事,認識情誼可以一輩子的朋友,也有些人註定散了。這期還未做完我已決心離開,投身同一年創刊的另外兩本雜誌《Gigs搖滾誌》與《短篇小說》,號稱的連載也失約了。

原刊於《小日子》2012年6月號

口述=黃聲遠 攝影=陳敏佳 編輯協力=王士芳 文字=楊芩雯

/
《小日子》從六月號開始連載黃聲遠建築師談田中央事務所的建築模型。黃聲遠跟一般人理解的「厲害」建築師長得不太一樣,他從美國念書、工作回來後,不在台北開業接案,反倒去了宜蘭,用數十個建案一點一滴擾動宜蘭的地貌和生活。他的標準配備是T恤+牛仔褲+藍白拖,下午時分在冷泉游泳池比在辦公室容易找到他。《小日子》編輯部得知田中央正在整理十六年來的作品,請攝影師陳敏佳拍攝一系列建築模型,趕忙邀來讓讀者先睹為快。

/
黃聲遠
1963年出生,雙子座A型,腦袋裡永遠想著多於一件事。1986年畢業於東海大學建築系,1991年拿到耶魯大學建築碩士,曾在美國Eric Owen Moss事務所工作,陸續在中原大學、淡江大學、宜蘭大學和交通大學建築系所授課,當選第七屆中華民國傑出建築師(規劃設計貢獻類)。31歲移居宜蘭成家立業,育有兩個可愛的女兒。

黃聲遠建築師事務所+田中央設計群
1994年在宜蘭成立,推動蘭城新月、宜蘭河、羅東新林場等都市再生計畫。團隊工作成果獲得多次台灣建築獎、遠東建築獎、全國景觀風貌改造大獎、內政部優良綠建築設計獎肯定,並受邀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深圳 / 香港建築雙城雙年展、第一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城市謠言──當代華人建築展。

/
「就我的狀況來說,所謂的作設計這件事,模型已經成為作study的核心了⋯⋯因為模型是最能展現空間效果的工具,例如,天花板的高度這麼高可以產生這樣的效果、地板與屋頂與其用這樣的曲線,還不如以那樣的曲線才會更有效果——使用模型的話,就很能夠理解空間的效果所在。」
-- 西澤立衛(Sanna建築師事務所共同主持人),節錄自《西澤立衛對談集》,謝宗哲譯(田園城市,2010)

「事務所是由一個團隊來進行建築案,最重要的溝通工具是模型,大多是用珍珠板組合、尚未做太多東西進去的粗略草模——帶有某種程度的抽象性,無論何時都能修正,於是成員中的每個人就不會受到束縛而能夠自由地展開設計的想像。對業主簡報時,盡可能不畫透視圖而依賴模型照片也是基於同樣的理由。」
--伊東豐雄(伊東豐雄建築師事務所主持人),節錄自《伊東豐雄論文選:衍生的秩序》,謝宗哲譯(田園城市,2008)

//

我是東海建築出身的,學生時代我會花很大的力氣去做台灣傳統經典建築的模型,對後來作建築有深刻的影響。

淡江建築的王俊雄老師說,現在歐洲的好建築師,他們有來自歐洲經典建築的模型可以學習,經典建築裡頭自然會有跟構造、力學、材料同時間反應的邏輯,以前蓋一座廟,構造一定要很穩定,不然沒辦法傳承,建築本身會有一個內在的紀律。從歐洲建築師的作品聞得出來,他們普遍還有這個體質和能力,所以他們現在隨便出一張圖,很容易從中發現牆跟柱子在力學上互相平衡的關係,而那個原理可能是來自柯比意(Le Corbusier, 1987-1965)在法國蓋的廊香教堂(La Chapelle de Ronchamp, 1950-1955)。

我們那個年代的圖會把邏輯說得很清楚,可是畢竟不是用圖來表達空間。圖有機會去解釋抽象,圖會把建構的目標、現況、改善全都疊在一起畫。圖可以同時呈現不同時間、不同階段的東西。圖跟模型不太一樣,圖不占據空間,可是模型占據實體空間。做模型本質上就有物質性,所以你作模型要讓A穿過B,就要先想清楚怎麼穿過去?要黏上去還是放上去?接頭長什麼樣?一定要處理,不然做不出來。

在田中央,模型是做給自己看的

有人問我:「你們的模型是做給自己看的,還是做給業主看的?」建築這一行的確會有先決定這東西是做給誰看的問題,造成圖、模型跟最後的真實空間長得不完全相同。在田中央不搞得這麼複雜,我們一開始就認定模型會長得跟未來真實的房子一模一樣,心裡想的就是那個一比一的房子,在團隊內部進行真誠的思考。

因為想的是一比一,模型除了內部討論,當然也能拿給業主看。對我們來說,模型是真實房子的提早出現,模型就是未來的房子了。所以你看我們的模型,比照後來蓋起來的房子,真的是一模一樣;這裡高起來,那裡凹進去,連欄杆的位置和樓梯的階數都一樣。

隨著面對的案子越來越複雜,模型也越來越難做。模型原來還是建築構件之一,你大體上看到它還是在處理垂直水平和點線面的關係。可是後來我們做的東西,得要表現出流動的或是粗糙的質感,模型幾乎已經做得不太準。在模型之外,團隊要解決一堆艱難的問題,例如在宜蘭常會遇到水,要搞清楚水質、流體力學,還有政府對於管線要不要牽、道路是怎麼回事,每一顆樹又如何考慮。年輕建築師要擔心的問題比我們過去難很多,跟建築不見得有關,跟設計本身比較相關。當年房子本身雖然複雜,可是跟現在碰到的事情比起來,還是相對簡單。

看到年輕人模型做不太起來,我不覺得是他們沒有時間做模型,反倒是心裡覺得沒有非得要做到過去的品質不可。現在蓋房子遇到的問題太難了,難到我都不忍心去要求維持模型的品質這件事。

作模型是生命經驗的加總

模型占據空間,一開始先解決它跟大環境的關係,像是建築跟村落、跟水、跟山的關係,所以我們常常是到現場去作設計。通常在五百分之一的模型處理全都市的系統,步道連來連去,設想小鎮生活。三百分之一的模型常常只是在檢討都市的紋理與量體,像是風的通道、視覺的關係、建築群之間的關係。如果要呈現出建築本身的感受、特徵和特質,是量體式還是板狀,材料是硬的還是軟的,透或不透,大概要到兩百分之一。

一百分之一的模型開始知道構件和元素之間的關係,最後要真正知道很貼近一比一的狀態,像是細的東西碰到重的東西接頭如何處理,非得到五十分之一的模型不可。眼睛可以在兩百分之一來檢討這件事情,可是手沒辦法做到那麼巧。

我擔心這麼說會誤導大家以為模型是工具性的,其實不然。我在想事情的時候,常常並不只是想把這個案子做掉,我一直都有興致去冒險,去忍受一定程度的批評。如果從頭到尾不敢做錯事情,就沒辦法去擾動現狀,或是探索新的可能。有些事不必然是那個樣子,可是因為我們沒有去戳他,大家都以為非是那個樣子不可。田中央比較可以做這樣冒險的事。

這樣子想的時候,就不一定會從哪個scale切進去,而是看這個案子想要關注的議題,用什麼尺寸來記錄比較合適。有的題目大尺度是個機會,建築本身很素;有的題目手工藝和材料才是重點。通常我在現場有個判斷之後,辦公室就會有人很熱心的把模型做出來。

當模型一旦被做出來,我常發現:「噢!原來還有比我想的更有趣的事情在這上面發生。」所以田中央的人最好對設計有一點膽量,不是完全聽我的話做事。我其實沒有太喜歡同事完全按照我講的話去做模型,如果是這樣的話,會變得很無聊。我腦海裡想的是一種模樣,可是做模型的人把他的生命經驗放進去,做出來的東西就算跟我想的不完全一樣,卻有可能產生更有趣的事情。

我也喜歡辦公室同時有很多案子,我的目的是要專情於一個案子,可是要我日夜盯著它想,我沒有信心這樣子腦袋就會進步,就能把它想得對。我需要跟別的事情一起想,同時做很多事情,可是我無論如何沒有忘掉它。

--
註:很感謝攝影師陳敏佳同意讓我使用這張照片發在Matters,若需另外授權使用請洽敏佳,若不知如何聯繫我隨時樂意轉達。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