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email protected]

我們家的春節傳統

我是很重視傳統的人,但長大後才知道自己家和別人家不太一樣

很小的時候,在一齣好萊塢的喜劇中看到主角說:「我是猶太人,天生就不懂的開心」,後來又在畢卡索的傳記中看到類似的句子,將「猶太人」替換為「西班牙人」,當時就想著有了這樣的血統,不開心都合理化了,或許是好的。

我從來不是個陰鬱的人但也一點都不「開心」,不會對自己的生活有什麼不滿,即便是知道得了癌症之後(現在能更理直氣壯地這麼說)也還是很平靜,我總覺得能夠「開心」是有著天賦,而我大概天生缺少這一塊吧!有時也在想,這是來自於中國的血統或者是其他地方的,像我們這樣經過血統融合的人,也有自己慶祝節日的一套流程卻一點都不歡樂。

說說我們家的春節傳統吧。

由於我們不祭拜、不參與多數人看作世俗但對我們而言依然是「宗教儀式」的活動,所以我們不穿新衣、不張貼春聯、不放鞭炮和煙火也不吃橘子或等等有吉祥意味的食物,但我們因著自己的喜好吃年糕、發糕和湯圓。每年都會提早過完春節的「自家傳統」,在新曆年的跨年夜拿到紅包,從跨年日開始到農曆年的期間會有較高頻率的家族聚餐,小年夜前一天全家人(12~18人左右)到外地的飯店住上四天三夜,旅行中安排兩到三次的大餐,其餘時間就是大家自由活動、隨意吃當地小吃,這一系列的活動會在初二結束。

在外地過年的好處是家裡人不用做家事,能真正的聚在一起,事實上我們家族成員經常互相拜訪,因此這看似不傳統的過年活動對我們而言也是一種氣氛和形式。聚會時,不會有人提起學業、事業和婚姻的問題,通常都在交流最近看了哪些影視作品,或者假掰的聊聊最近讀的書、參與的活動、去哪邊旅行和認識哪些有趣的人⋯⋯直到近幾年看了論壇上許多人討論過年遇到親戚時的討厭行為,我才知道自己很幸運有這些不愛比較、不勢利眼的家人們。

前面說到這不是一個歡樂的節慶活動,也不會換上符合年節氣氛的鮮豔衣服,我們似乎就只是在過平常的日子,只是有更多的時間聚在一起,對於我們家族的小孩而言,最擔心的應該就是結婚後可能要配合伴侶家過真正傳統的中國年吧。


CC BY-NC-ND 2.0

Like my work?
Don't forget to support or like, so I know you are with me..

那場誤會

Chin

關於創作與誤會

2296
Loading...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