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一個輪胎製造商改變二十世紀初的旅行方式

《米其林指南》是我認為很成功的一種置入行銷

旅行愛好者說旅行的意義在於移動的過程中,一個人或幾個人開車穿越公路,行經加油站、小村莊、沙漠、大城市、海岸線及山路⋯⋯途中遇到許多的人、事、物,各種荒誕的故事,這就是二次世界大戰後,開始流行的「公路電影」。

影迷們被電影中的景色變化及主角的心境改變所吸引,或許你在腦海中閃過的畫面都是美國西部的大荒野,但你是否曾想過「法國輪胎製造商在二十世紀初改變了世紀人們的旅行方式」?

你曾想過,為什麼一個輪胎製造商要進行餐廳的評價?

米其林(Michelin)」一個你我都很熟悉的名詞。你還記得這是個輪胎製造商嗎?只記得小的時候超害怕看到那個輪胎人,我還覺得高級餐廳的主廚這麼關注一個輪胎商的評價也蠻有趣的!

最初始的米其林長得很可怕,還會抽煙


真的不太明白以前的審美


印象中《米其林指南》的影響力更引起我的關注,畢竟全球旅行者的行程經常被他控制著!輪胎製造商與餐廳,聽起來沒有直接的關係,但米其林創辦人卻讓兩者產生了絕對關聯。

1889年,米其林兄弟(Andre and Edouard Michelin)成立米其林輪胎公司,當時的法國只有2200輛汽車、汽油只能在指定藥房購買,而道路系統也未發展完善。兩兄弟想讓輪胎消耗得更快速,於是鼓勵民眾多多開車出遊,以增加輪胎的消費量。

米其林決定開發偏遠路段的旅遊

二戰後發行的米其林指南一本180法國法郎(註1)


兩兄弟於1900年推出《米其林指南》,書中列出法國各間飯店、汽車維修廠及販賣汽油的地點,最初的指南甚至還沒有餐廳的評鑑,希望民眾看了指南後刺激慾望開車出門度假。直到1926 年,《米其林指南》才開始向高級餐飲授予星級,最初只用一顆星標記。 1931年後,開始了分星級的評比,並於 1936 年公佈了星級排名標準。

而就在米其林推出指南的二十世紀初,正好面臨工業革命的大耀進,人們的思想觀念也跟著改變。當時歐洲的人力及工廠集中於城市,住在城市的生活空間變得狹小擁擠,都市人的經濟能力提升了,但生活品質卻逐年往下降,導致人們對於大自然更加嚮往,增加了到鄉村、海邊度假的渴望。

《米其林指南》所介紹的各景點刻意的深入城鄉的內部,也因此改變了法國人十九世紀末以火車及馬車旅行的方式。

法國在做城市開發時,每個驛站都是該城市的中心點,由驛站騎馬到最外圍皆需要一天的時間,所以我覺得法國人對時間並非外國人以為的沒概念,一般認為時間的準確概念是由於工業革命,有了工廠上下工跟火車時刻表後才有的,但他們早於此之前就以「時間」為城市邊界的依據。

在汽車普及之前的旅行,以此中心點出發,騎馬到該城鄉的邊界都剛好要花一天的時間,後來的主要火車站也是依照驛站的位置。可見人們若透過火車旅行要到達《米其林指南》所推薦的偏遠飯店將會有許多不便,駕車旅遊就變成了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旅行方式!而且為了到達指南介紹的地方勢必也需要消耗輪胎,也能帶動輪胎的購買率。

米其林是蟬聯許久的全球第二的輪胎製造商,第一名是日本的Bridgestone 普利司通。總覺得相較之下米其林的名號因「米其林指南」而響亮許多!


註1:1946年的法國法郎約等於現在的新台幣9元。(以1990法郎最後的等值計算是等於現在的新台幣900元,而在1960年發行的法郎確認為二戰後的100倍)

本篇文章原來寫於2016年,是一篇行銷訂房網站的置入文,重新做了編輯修改。

原文連結Travel with book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那場誤會

Chin

關於創作與誤會

0300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