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甜點店做十天「blind date with a book」 的活動心得

(编辑过)
做了這個活動後讓我相信開書店賣書是很難的,因為連送書都不太簡單!



若剛好看過我前面「我們開了一間甜點店」然後辦了「盲選書」活動的市民們,可以先跳過此段!起因是我們在4/11開了一間甜點店,結合自身愛閱讀的喜好又搭著「世界讀書日」辦了一個盲選書的活動——買咖啡掛耳包組合送一本書。因為公司登記的項目無法販賣圖書,只是憑著一股「就是想送書」(剛搬來此地時,很難找到書店)的熱忱並想知道「愛吃甜點的客人中是否存在多少喜歡閱讀的同溫層?」而辦了此活動。

這個活動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相對的簡單許多

其實我在一開幕就決定要辦這個活動,真的是因為個人浪漫的情懷。

身為合夥人,我在店裡的角色比較類似行銷企劃,以前在別人底下做行銷企劃做任何活動都必須要分析成效,像類似的送書活動,應該要找到合作的出版社、媒體或基金會⋯⋯找人要書,一起推廣閱讀也不會太困難,但我們會失去主動性,硬是要把咖啡的口味說明和書做結合,也自私的只挑選自己喜歡的書,所以會欣賞活動並且剛好喜歡書的人,也就會是我的同溫層。

畢竟我們是一家甜點店,也不想因為個人強烈的喜好而排擠掉其他愛好甜點的客人。愛看書是很個人的事,不需要搞得很高調,所以我只在粉絲頁、IG上宣傳blind date with a book的活動,並且也在自己的Facebook跟matters上紀錄活動。讓客人自行發現詢問,我們不會主動告知來店裡的人。

在這裡身為行銷是有私心的。希望透過真的喜歡閱讀的人在拿到書後發自內心的分享並且認可這個活動,所以 @JC|潔西 在matters上發現特地從臺北來,還發一篇造訪市民的咖啡廳!確實是我們能想像到最好的支持了,我跟我姐都很感動!

另外,我在這活動中做了很多的假設,其實在行銷人中是很不專業的。只是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認為:喜歡精品咖啡的人應該和喜歡閱讀的人有很大的重疊,這也是我們對自己TA的描繪(若是找出數據大概也是如此)我也想過:如果客人只是想買咖啡而附加那本書,不拿白不拿,最後那本書就會被浪費。

但意外的是,沒有任何一位客人是因為有送書而參加活動。或許可以解釋竹北的客人不會貪小便宜?

我記錄了參與活動的客人有80%都是我們自己的朋友來支持(包括潔西),另外20%是過路客。我們的朋友中有些人本來不是喜歡閱讀的人,但根據他們拆開書的回饋,也都透過牛皮紙上的介紹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書——以推廣閱讀的角度來看,這個活動也是成功的!

例如,第一個參與活動的朋友是一名五十歲以上的主婦,她平日的生活重心是照顧國三的兒子並且擔任兒子學校的家長會長。據她本人說,她不喜歡看書,也很少能把一本書讀完,但她選擇了「3月新書、大稻埕、台北文學獎」的《老派少女的購物指南》。憑直覺,知道這本書不會是哲學類型,當然也不會是翻譯文學,選到自己喜歡的書,兩天就閱讀完。

另外說明,我們先是對自己的甜點和咖啡有自信才敢做這個活動,因為在竹北看到太多的網美店,我們不希望一個行銷活動搶了產品本身的關注,或是想營造一種文青氛圍以提高產品的質量,畢竟甜點店的品牌要走的長久還是要有好吃的甜點。

這篇文章寫得很零散,因為我還繼續歡度週末喝啤酒。順道想說說我對獨立書店的看法,或許有些人也剛好讀過我置頂的那篇「從讀者的角度看1111書店歇業潮」,我至今(或許我比較浪漫)還是認為開一家自己喜好的店,不論是書店、餐廳、甜點店,都是為了圓夢、滿足某部分的虛榮心或成就感,身為一家甜點店的合夥人,一開始的虛榮心就是想讓大家吃到我們引以為傲的甜點才要創業,因此不會拿自己的原料成本、營銷費用有多高來「攻擊』工廠大量製作的甜點或食材較低的品牌,我們的經營方式與理念自然篩選了客群,若真的想賺錢就不選擇這樣的模式。

因此我們雖然有在考慮增加營業項目為一家複合式的書店——等盲選書活動成功就會考慮,但我依然不會批評電商打折扣戰的做法,身為一個消費者,我絕對支持自己要有多樣性的選擇,等到我們真的開了一間書店,完全是因為滿足自己的喜好與虛榮。

然而,會開門做生意必定是要生存,但是否能靠此賺到超越以前為人打工的薪水就是自身的問題了,這在投入該領域時就應該調查清楚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