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
Chin

反意識形態/爾思出版共同創辦人 寫作的地方:https://travelwithbook.com/ 來信指教:chin@travelwithbook.com

散文之於我

攝影師:Aistė Sveikataitė,連結:Pexels

我不喜歡閱讀散文,總覺得那是名作家們的無病呻吟,現在出版的還有些是藝人、網紅(近幾年)。強調「名作家」,是因為鮮少人有興趣看不出名的人寫生活雜記或是人生體驗,能出版並被注意到的都是有名氣的人。

不能說他們文筆不好(對我而言,散文的文筆不是重點),但我就是不愛閱讀⋯⋯或許是沒什麼閱讀的價值,關於他們對生活的解析不是特別新,大多是人們早就知道的,只是再換句話說寫出來,像裝在新瓶中的老酒。

他們也會寫到自己的生活經歷,但作家畢竟就是作家,除非他還有另外的職業,不然他們的生活型態和社會上多數人是不一樣的。作家,尤其是當代女作家擁有國外生活經驗的不少,曾在國外念過書,後來談了異國戀愛。

他們說的「生活」和大部分的人不這麼相似。

散文中,作家和其他文人朋友間的聊天內容不見得是多數人能夠理解的,讀了無法產生共鳴又如何能認同他說的故事?這大概就是我不喜歡閱讀散文的原因。之中有些太刻意掉書袋、過度偽裝成一種人格。

當然,不認識這些作家,便無法確定他們偽裝或真實。

而閱讀遙遠國度的作家寫的散文對我而言相對自然。

我無法理解他們的文化,憑著自己的想像覺得是合理的,他們會在談話中談到現代主義、現代派、現代化;他們會爭辯古典主義及浪漫主義⋯⋯他們討論著與生活極度遙遠的話題,說得煞有其事,好像人生中在乎的只有此。

說到暴風雨來襲的紐約、秋日落葉初紅的巴黎還是哪座城市提早降臨的第一場雪,與我無關的氣候轉變,或者有些像是波特萊爾的《巴黎的憂鬱》,說著是不分種族文化的孤獨、惆悵與絕望,那也是我能夠理解的情緒。


我去年底買了兩本台灣享譽盛名女作家的散文,想確認自己是否會改觀,其中一本直到現在還沒讀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