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shin
Chenshin

藝術行政/看展演的人/雜食者

2020臺北藝穗節《;-#》

「啊,好像棋盤似的。」、「我看倒有點像稿紙。」、「真像一塊塊綠豆糕。」

以上這幾句話,在演出中都沒有出現,可大抵來說,即是這場演出給人的感受。


一走進演出場地,首先吸引筆者注意的是上頭擺著兩張紙的桌子,但實在看不太懂紙上的說明、指示,只好先擱著,改在整個空間走走,將散落各處的信封都打開看看,而在每一個信封上都貼了一個圖像,如插座、窗、滅火器,皆是該空間原本即有的物件,而信封裡都擺著一張對應該物件的「象徵說明」。


整體而言,本場演出引導觀眾參與方式不足,於筆者所觀賞的場次中必須要直接請創作者透過口語說明方能使觀眾理解如何參與。演出中,創作者提及希望能透過此次演出,使人重新思考自己的潛意識、探索自己意識不到的地方,她認為人的意識創造語言,但往往人們使用語言時,常不自覺的受語言侷限,比如創作者在貼著有牆壁圖案的信封中寫下「象徵障礙」,即表達牆壁只是牆壁,但人們給予牆壁的解讀往往是阻礙。


而在過程中,有泰半時間皆是觀眾自行探索空間,即便完成創作者給予的指令後,仍不能清楚明白創作者所想討論的事情。若以想重新探討人們受語言侷限的角度觀看,筆者不能理解為何在每一物件中僅寫下一種「象徵說明」,倒有創作者先入為主之感。即便依照第一項指示:「用三個自己感興趣的物件組合成一個情節」,但在創作者並無試圖進一步使用其所提供的「象徵說明」解讀的情況下,仍無從得知創作者是如何希望重新探索自己意識不到的地方一事。倒也真的只能停留在看起來像棋盤、稿紙或綠豆糕,各自表述,但說完也就沒了,稍嫌可惜。


題外話:雖然整體演出內容與空間的連結度偏低,僅建立在對該空間的物件給出「象徵說明」,但是當中的幾個物件,卻顯示創作者有對空間歷史稍作功課,如其中一個畫有幼童符號的信封,所代表的物件實為兒童教室,其原因為該空間在日治時期時曾作為兒童教室(類似公司附屬托育中心)之用。

-

其它意見:

雖使用演出二字,但整體內容可能比較偏向(有事情發生的)活動。

雖最後創作者有提及能量轉移四字,但在整個過程並無感受到此事。


演出場地:松山文創園區 西向製菸工廠-福利設施區


-原刊登於臺北藝穗節官方網站-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