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奇

@chenqi

旅人手记|《乌坎二日》

第一日 抵达乌坎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多。太阳照射在身上仍带有一丝火辣,尽管早已入秋。所幸,乌坎临海,海风吹过,缓解了不少炎热。乌坎是一个村,隶属于陆丰市东海镇,陆丰又属于汕尾市。所以,我们上午从深圳先坐高铁到了汕尾,到达汕尾的时候已经是中午。

关于“空新闻”及“不正确的记忆”

上周的这一天,我开启了一个新的频道,一个专门报道新闻的栏目。我把这个栏目叫做“空新闻”,英文是“The Invisible News”。顾名思义,也就是国内新闻里看不见的那些新闻。在用这个名字之前,我也想过其它的选项,比如“消失的新闻”、“The disappeared news”。

空闻|湖南公交车司机配备情绪管理师;美司法部长敦促美国企业拒做中共“棋子”;港版国安法致香港新闻环境前景不明

图源:《纽约时报》 空闻三则 2020.7.15-20207.17 1.湖南公交车司机配备情绪管理师 新华社报道,近期,湖南省脑科医院为100多名公交车驾驶员、出租车司机配备情绪管理师,帮助他们掌握心理保健方法,缓解心理压力。湖南省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周旭辉教授说,公共交通驾驶...

一场为期五天的社会实验,改变了一切

1.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赖纳·文格尔是德国一所中学的老师,通过成人自考获得体育和政治学位的他总认为学校的同事看不起他的背景。在学校即将到来的“主题活动周”上本来早已打算讲“无政府主义”的他,却被一个教龄更长的老师抢去了话题。于是,他不得不选择枯燥的“独裁政治”。

空闻|中国中小学图书馆掀大清理运动;中国制裁多名美国议员;特朗普签署法案和行政令

图源:端传媒 空闻三则 2020.7.13-2020.7.15 1.中国学校图书馆掀大清理运动 据路透社报道,去年十月,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全国中小学清理图书馆里“非法”和“不适宜”的书。路透社记者根据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学校和当地政府的公开文件,以及对教师们的采访发现,在全国...

空闻|“安顺公交车坠湖”真相;伊利蒙牛6大罪状;香港将全面开展国安教育

图源:《纽约时报》一个关于新闻的新栏目,我把它叫做“空新闻”,英文是The Invisible News,主要会将一些墙内看不到的、被删掉的新闻和新闻中“隐而不显”的部分展示出来。(此内容主要发布在公众号,对象是暂时未能翻墙的朋友,在matters上作备份使用。

抱歉,该爆粗口时就得爆

1. 看了赫兹实验室写的关于缪可馨事件的一篇文章,我很喜欢。他把我内心所有想骂人的话都说出来了。这种文章当然是不讨喜的,因为里面充满了情绪。现代网民对激进的表达简直是厌恶至极,对别国人游行的厌恶,对他人关于“矫正正义”、“政治正确”这类言论的愤怒简直就像是“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别再苛求一个完美受害者了

刚刚带着悲痛的心情看完缪可馨妈妈写的文章《缪可馨的妈妈:请不要再给孩子泼脏水了!》,心里五味杂陈。关于“缪可馨坠楼身亡”事件我在上周事故发生不久就已经有关注,那个时候相关的帖子还不断被删,直到最近事件发酵到无法瞒住的地步,才被大众所知。本想谈谈袁老师在批改试卷中的“正能量”,但...

活着与活力|关于香港与六四的思考

说来惭愧,我是从去年才开始真正关心政治,也因香港的反修例运动了解到31年前发生在大陆的六四学运。一年前对香港运动的了解是粗浅的,只是明白“反送中”的来龙去脉,了解“五大诉求”的合理性,以及200万人上街游行的震撼。后来示威游行分成了“和理非”和“勇武派”两个阵营,“勇武派”的一...

不妨去“真关心”一下

上篇文章是吐槽,情绪多过观点。本来是发在微博的,但因为显而易见的原因,发不出去。这也恰恰说明了,连言论自由的权利都没有,还去关心别人的游行,似乎没什么道理。当然,互联网和全球化让这种关心变得可能,也让这种关心变成键盘战。上篇文章想说明的也不是不应该去关心他人的事,只是在互联网环境...

少管闲事,多摆摊

互联网上污浊的讨论只会加深个人的偏见和仇恨,因为互联网这种媒介的本质如此。最近的美国种族平权运动让人想到去年的HK,其中最中心的一个讨论是关于暴力。关于暴力的争论有很多,就像去年HK一样。有些人说和平抗议是好的,但有暴力就不行。有些人试图反驳,暴力不是病根,而是症状。

生活在别处

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描绘的诗人雅罗米尔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激情的人,在诗人母亲对诗人绝对的爱上,诗人也觉得自己是特别的,有着特别的写诗的天赋。然而在这种脱离现实的对自己的欣赏上,雅罗米尔在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胆小懦弱,缺乏男子气概的人。

被割裂的人

前两天和朋友聊到“刻奇”时,她提到她朋友的一个例子。在武汉疫情期间,她的这位朋友看到电视里和网络上武汉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情况倍感伤心,于是她向慈善机构捐了一些钱以表示自己的同情。然而,现实中,见到小区里的武汉人,她总是避而远之,甚至流露出一种厌恶的情绪。

我们与“刻奇”的距离

虽然米兰昆德拉的“刻奇”最为大众所知,但“刻奇”一词并非起源于此。“刻奇”(kitsch)一词最早源自德国慕尼黑的方言,一个解释是指在三明治上涂抹一些精美的东西,用来抚慰孩童;另一解释是指收集和保留一些破烂,作为人生中某一时刻的纪念。这两种解释都暗含一种廉价和矫情的情绪。

灵魂的虚肿症

去年国庆阅兵之际,面对网络和朋友圈里铺天盖地的激动、赞美与热泪,我写了一首诗,里面有这么一句,“厚重的蚕茧将万物包围,太阳被虚假点亮,眼泪、歌声、信仰,被紧紧把握”。一直以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词来描述这种虚假的崇高感。直到上个月在米兰昆德拉的书里读到一个词—刻奇。

没有困惑的时代

《翻转电台》最新一期问答节目《面对现实,大家都几乎博学到不可能读书了》解释了现代人为何不再读书,小李老师提到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人都不再困惑了。这是个非常反直觉的观点,乍一听,现代人不应该是困惑重重吗?1. 我们总是需要各种各样的道理来生活、行动、做选择。

劳动不光荣

记得小学初中时,每周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每每这个时候,班主任就用“劳动光荣”这种口号来激励大家,甚至教室黑板后面也是学生用粉笔写着“劳动光荣”几个大字。共产主义的口号大多如此,必须要拔高到全人类的价值观来实施压迫。剥削者让被剥削者自身产生一种崇高的感受,并心甘情愿接受对方的剥削。

信|关于「信息」

Dear Lemon, 正如你所了解的我,回信再一次拖延。深圳这几天的阳光带着一种灼人的气势,逼近三十度的高温,坐在阳台上晒着太阳也不再像前段时间那样暖和。早上九点半,马路对面的钻土车就已经开始轰轰的作业,延续着过年前的工作,一个月的假期似乎转瞬即逝,安静的城市又恢复了声响。

信|关于「一体性」

Dear 薄荷, 在上次收到你的问候之后,我突然意识到过去你几次的问候都是一大段长长的文字,犹如一封封措辞得体的信,即便是文字我也能从中感受到温柔的力量。这看上去似乎与微信这种媒介格格不入,微信作为一个即时聊天工具,更多孕育着“短平快”的交流。

信|关于「大问题」

Dear Echo, 好久未联系,近来可好?上次成都之行还未正式感谢你的款待,离开之后我们也没再好好的“谈天论地”,就像我们面对面坐下聊天时那样。这大概跟我内心的反抗有关吧,我讨厌社交软件上无趣的碎片化交谈,它太耗费一个人的精力了,所以我很少主动跟别人通过社交软件聊些有的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