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bigsea
chengbigsea

與未知相遇:網絡是網絡,現實是現實

「嘩,咁多人嘅」帶着小孩的父親走進旺角的獨立書店,頗為意外狹小的書店竟然擠滿了人。

「想問問這本這本書有沒有…」女子問店員。店員說:「這本現在已經訂不到了」

事前打電話問不就不用白跑一趟嗎?正這樣想着,想到自己此行目的,還是把想法收回了。現在想看書,網上資料一應俱全,從新書預告、試閱到網上訂購、全球免運……論新書,一般只有你不想看的,沒有你看不到的。有新書想買來送人,本來想著在網上訂更方便,而且走到小書店,也不一定有入貨,當然你也可以事前致電問。但後來發現自己不太想這樣做,方便是方便,可是習慣同一模式以後,卻局限了你與未知相遇的可能性——在網上查閱的目標導向性質較強,在書店閒晃卻更有可能沒意識地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未知。

有多久沒有與未知相遇了?

在這個網絡獲得一切包括人與人的相遇、結識的時代。

我們不懂,以為自己都懂;我們說時間寶貴,網上更方便更快,可是卻不知道為什麼寂寞的時間更多;我們在網上看來很強大,可是在現實卻連跟一個陌生人談上一句話也很害怕。網絡愈強大,怎麼人就反而愈脆弱也愈來愈狹隘?

小小的書店,它肯定比網絡的世界的藏書要少得多,卻看到更多。從書店擺放書的位置,知道了書店最好賣的是什麼;看人們看什麼書,知道大家最關注的是什麼;看書店的人流,大概也知道香港也進入了閱讀醒覺時代;在無意識閱覽的狀態,發現了鍾愛的小書,同一出版社同一譯者有了新的改版。這些小事,網絡即使也能看見卻會被忽略——看來沒差的版面、聽不到的人聲、不太喜歡留言或過份喜歡留言的人群、還有過多的注目新書。

網絡本來是一扇窗,可以看更多的風景,但在各式操控限制下,除非好奇心足夠旺盛、自我節制足夠強,才有辦法發揮它的美好功能。但網絡仍然有它的限制,即使社交媒體如何沸揚熾熱,還是沒法感覺到真實擁抱帶來的溫暖、聽着街上每一個人的聲音,所能接觸的,也不過是在所知範圍內的事,都很安全,都很危險。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