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
搖搖

隨筆

🌜我的希語課🌛Jubilee究竟是49年還是50年呢?

🌜Jubilee究竟是49年還是50年呢?

記得有一次參與Hebrew 課時,Professor 突然問我Jubilee 有多少年?我當時想起金禧,於是回答50年,但Professor 立即更正說是49年。究竟是49年還是50年呢?我一直在尋找答案⋯

其實jubilee 是什麼?

找了一下資料,知道Jubilee指禧年(希伯來語:‫יובל‬‬‎ ,意思是公羊角、號角),在舊約稱為”喜年”,又稱為”聖年”,源於猶太傳統,是猶太人一個紀念天主介入他們歷史的方法,肋未紀25章詳細記載了猶太人喜年的始末原委:

上主在西乃山訓示梅瑟說:「你告訴以色列子民說:你應計算七個安息年,即七乘七年;七個安息年的時期,正是四十九年。這年七月初十,你應吹號角,即在贖罪節日,你們應在全國內吹起號角,祝聖第五十年,向全國居民宣布自由;為你們是一喜年, 人各歸其祖業,人各返家庭。第五十年為你們是一喜年,不可播種;自然生出的,不可收穫;葡萄樹未加修剪而結的葡萄,不可採摘,因為這是喜年,為你們應是聖年;你們只可吃田地自然生的。(肋25:1-2,8-12)

喜年的主要概念有兩個,即”自由”和”回歸”,到那一年,被賣為奴的,可以恢復自由;出賣土地的,也可收回。

根據梅瑟法律,慶祝安息年,即自以色列子民進入福地那年算起的第七年,到主曆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人毀滅為止,以色列都保持慶祝喜年的習慣。

猶太人的喜年於主曆70年後中止,卻於1200多年後在天主教會繼續,最初稱為禧年,之後改為聖年。教會的首個禧年於主曆1300年舉行,原本決定以後每100年慶祝一次,但40多年後,於1343年,教宗克來孟六世將每百年一次的禧年減為每50年一次。1389年,另一位教宗吾吳爾班六世,根據基督在世上生活了33年,而把禧年的慶祝改為每33年一次,並於翌年1390年慶祝禧年,不過不足100年後,在1470年,教宗保祿二世把33年再縮短,改成每25年一次。保祿二世這項決定得到另一位教宗亞歷山大六世的支持,並於1500年起,使之為成一項永久性決定。亞歷山大六世同時於該年宣佈,教會把禧年易名聖年,每25年慶祝一次。

時至今日,教會除了25年一次的”經常性聖年”,也有一些不限年數,由教宗因特別事故,或為某特別地區而頒佈的”非經常性聖年”。

說到教會的聖年,一定會想起於聖年開啟“聖門”的傳統。穿越聖門有非常豐富的象徵意義,提醒我們每一位信友,我們都有跨越這「門檻」的責任,要宣認耶穌是主,並且藉著這宣認行動,再次堅固我們在祂內的信德,進而把祂賜給我們的新生命活得更積極和充實。

參考或摘錄自:

https://zh.m.wikipedia.org/zh-hant/禧年_(基督教)

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periodical/spirit/S034G.htm

https://m.xuite.net/blog/ch.kusin/blog/586971793

http://archive.hsscol.org.hk/Archive/periodical/spirit/S044B.htm

http://www.hsscol.org.hk/bulletin/No03/B304.htm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