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
且慢

民间影像实践者

紀錄片《上海青年》私幕眾籌第十六回:青島站

发起者说:

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上海青年》洛阳站的私幕众筹,一下子被这部纪录片深深的吸引到。那个过去的时代,那个时代里的他们究竟经历过什么,这个国家发生过的事情在现在的年轻人看来是一无所知的,或者说知之甚少。尽管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最好的时代也没有最坏的时代,可我们身处当下的人应该从历史中得到思考,从过去经历过的人当中得到思考。而这部影片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得以重回历史,重新认识那个时代。影片试图通过记录那个时代里的下乡知识青年当下的晚年生活来拓印出那段曾改变了整整一代人命运的历史,而这历史是段未曾完结的历史,我们正身处其中。从这段历史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代人和一个国家之间复杂的情感纠葛,同时从这他人的来路中,想一想自己的去路。这是个很难得的机会能把这部影片带进青岛,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那个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上海青年》值得被更多的人看到,也应该被更多人看到,希望你同我一起。

坐上大卡车,带着大红花,
远方的青年人,塔里木来安家。
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
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
不敬你香奶茶,不敬你哈密瓜,
敬你一杯雪山的水,盛满了知心话。
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
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
塔里木安下家,红旗卷黄沙,
战斗的生活最幸福,革命青年志气大。
来吧,来吧!年轻的朋友,亲爱的同志们,
我们热情地欢迎你,送给你一束沙枣花。

这是在纪录片《上海青年》中吟唱过的一首歌——《送你一束沙枣花》。这首歌曲创作于1964年。当年10万上海支边青年就是唱着这首歌进疆参加屯垦戍边的兵团建设。

为了拍摄这部长达八个半小时的纪录片,赵川、吴梦、高子鹏在上海发起成立的影像实践小组——弗搭界,是以探索民间影像的可能为归旨。自2009年开始,他们便于上海开始前期的拍摄,期间,还曾两次远赴新疆进行拍摄,整个拍摄的周期长达四年之久。此后,经过两年的后期剪辑制作,影片终于2015年4月制作完成。

上海青年
Shanghai Youth
弗搭界
2015|普通话/上海方言|中文/英文|纪录片|510min

510min=八个半小时
导演:高子鹏 吴梦
摄影:高子鹏 吴梦
监制:赵川
剪辑:高子鹏

内容简介:
作为与“新中国”同龄“共产党培养最成功的一代”的知青,他们那被国家所决定的命运,和时代在他们身上的烙印,即使在几十年之后,如今在他们的晚年生活中,依然是清晰可寻的。本片所拍摄这群从1963年到1966年支边新疆的十万“上海青年”,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历史背景,相较于其它知青群体,因其所经受的不一般的磨难,从而使得所谓时代的烙印在他们身上就显得格外的深刻。尤其是在经过回城返沪后三十多年来持续不断的上访维权活动中,他们通过对自身身份的不断地反省和认识,而慢慢体认着他们所代表的这一代人与这个国家之间的关系。

导演阐述:
我们关注历史,并不是为了历史本身,而是看一段历史是如何影响到一群人的生活。而这就决定了本片通过纪录当下,切入历史的方式。我们试图通过拍摄此片来让人们体会到,在这些代表共产党所培养的最成功的一代人的知青群体几十年来和政府持续不断的维权抗争行为中,他们与这个国家之间复杂而暧昧不清的关系。在这关系里,所谓的历史遗留问题只是表象,其真正的内核却是情感的伤害,一种被国家所抛弃的情感创伤。就此来说,本片所试图与观众分享的也许不是那段被遮蔽的历史,而是透过那段历史使观看的人和被观看的人建立一种情感的联系。

主创介绍
高子鹏:

《上海青年》导演、摄影、剪辑。现居广州,民间影像实践者。曾拍摄过纪录片《沉默之旅》、《饭盒》。2011年完成首部剧情长片《空山轶》,影片曾入围第16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潮流竞赛单元,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年度展十佳剧情片竞赛和第41届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中国单元。

吴梦:

《上海青年》导演、摄影。工作生活于上海。艺术家、剧场工作者。创作涉及纪录片、剧场及行为表演等,近年创作围绕历史及个体生命样本间的连接和对话可能。民间戏剧团队草台班初创成员。这是首次参与纪录片的创作。

赵川:

《上海青年》监制。作家、艺术项目策划人及剧场导演,生活在上海。是2005开始的中国重要民间剧社“草台班”的主创者之一及主持者,创作边缘但社会性极强的当代剧场,致力于推动新的社会剧场和非牟利公共空间。

弗 搭 界:
高子鹏,吴梦,赵川因拍摄纪录片《上海青年》而于2009年在上海发起成立的影像实践小组。旨在探索影像在民间的可能。影片《上海青年》已于2015年完成。2016年弗搭界以“私幕”众筹的方式将《上海青年》这部八个半小时的纪录电影在全国十多个城市,进行近二十场的自主放映。如今弗搭界已发展成为一个以“民间影像”的生产和传播为实践的网络平台。

观众评价:

我是挺喜欢这个片子的。我觉得理想的片子要兼具宏大背景与个人命运。刚开始我以为八个半小时会都是访谈,我之前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来看看一个沉闷的访谈片。结果没有想到,这八个半小时,我看得是心潮澎湃。就是我觉得这个时间并不长,看片的过程是挺舒服的,对我来说是一个激动的过程。所以我觉得这个片的长度真的不是问题。你可以做八个半小时,也许十一个半小时也是可以,只要观众愿意拿出这个时间来看。
——黎小锋 纪录片导演 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副教授

前世今生,过去导致现在,过去的暴力一直持续。片子就需要这么长,这个时长帮你筛选观众,会想看的一定回来看,而且看完一定会告诉别人,这个东西是值得看的。就必须把你生命中的八个小时花出来,做这件事。
——Lesley

八个小时确实很值,时间过得快,很多触动点,上海知青的点线面多少都有涉及,本然呈现了几个知青领袖的命运和现状,真切而真实。这种片子真的需要集体观影才有效果。
——way

我想分享一下作为90后的感受,之前,对于我来说,八十年代、文革是没有时间差。之前看过一部电影《青春祭》,我当时说了几句现在想来特别幼稚的话,我当时说,上山下乡不过就是人生中的一个经历嘛,你用不着涕泪涟涟的。在我以前的理解中,这些历史伤痛都是概念性的。今天看了这部片子,看到了发生在2009-2011年,和我同一片天空下的人们的真实的生存状态,让我能更好地理解他们,也更真实地体验到我生存在什么环境中,理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我们需要了解我们是怎么来的,我们父辈是怎么来的。以前对这段历史是比较有疏离感的,但是今天的八个半小时让我有了一个全新的感受,让我从以前的浅薄的概念化的理解中走出来。
——王碧燕

潘鸣啸教授将这一群体比为“失落的一代”,确实,他们在最宝贵的年华奉献青春,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面临边缘化的境地。抗争、妥协、生存,在波诡云谲的历史发展中,大国小民的命运沉沉浮浮,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小舟。他们执拗,为生存而战,信仰坚定却不合时宜。总有一天知青群体会退出历史舞台,后世的史家又会怎样记录下这被历史遗忘的一代呢?我不得而知,但愿能还原真实。
——俞诗逸

为什么需要八个半小时

《上海青年》从开始到完成,都没啥业界的资金来源,靠的全是自己、朋友和同道。拍摄历时数年,后期剪辑又花了数年时间,最终的片长达八小时。这样的长度,开始时是高子鹏的坚持。从记录下的这群人的故事,到这个群体所带的历史分量,他觉得非得这个长度才能涵盖。他甚至认为传播已在其次,事情得还以它本身的样子才最重要。他原先剪出的,甚至比这更长。在看到粗剪版本之前,几乎所有听说的人,包括我在内都一致反对。但五个小时的上半部初剪版出来后,看法开始不同。我们不少人转而支持。我想,是那些被记录的老人,他们在生活及其历程中展现出的巨大能量,把拍摄和观看者吸引住了。甚至想说,他们在时代夹缝中顽强抵抗磨难,形成的张力,不断刺激和敲打了我们.

——赵川(《上海青年》监制)

放映事宜

本次放映将邀请本片导演到场进行映后交流。
本次将通过众筹形式组织放映,结束后将公示所用费用明细。

·众筹金额:100元/人(包括场地补贴、导演交流交通、资料费等。此费用不包含午餐,需各位自主解决,丽达周边餐食方便)
·众筹人数最低40人,如果最终报名人数过少(低于40人)我们将取消放映,并将所有筹款退回至参与者。如果超过四十人,我们会按具体情况为大家安排一些茶歇、点心,若还有剩余会交由弗搭界为之后的活动做筹备金。观影活动结束后,发起人将会公示详细的实际支出清单。

【报名方式】

添加发起人微信报名

备注“上海青年”

费用支付:微信或者支付宝转账100元
支付宝账号:18354286604(账户名:卢**)
联系电话:17620733503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