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
方方

当参加高考的人数在增多

高考的“独木桥”效应在这批00后身上更加体现。在他们掌握话语权的“前夜”,作为80、90后的“前浪”们开始反思当年让他们失声的这座“独木桥”。但00后会好点吗?


今年高考报名人数是1078万,往前倒推18年,参加今年高考的同学大部分出生在2003年。根据公开数据显示,这批00后出生那年调查总共出生了1594万婴儿。

如果不考虑死亡率和重复参加高考的人数,得出高考平均参与率为67.6%。当然,这个数据还不够精确,直觉上,重复参加高考的人数应该远多于正常的死亡率,也就是说,真实的高考参与率应该略低于实际得到的数据。

但也远远高于50%了。我是在2012年参加的高考,我出生那年,调查得到的出生婴儿数据为2098万,高考报名人数为915万。高考参与率为43.6%,实际数据应该比这个还要低。

也就是说,高考在当代年轻人中的分量在增加。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出生的人数在下降(9年后下降了500多万),但参加高考的人数却一直在上升(9年后增加了163万)。一方面是参加高考的绝对人数,另一方面是绝对出生人口的下降。双重挤压下,高考的实际参与率的增加值要远高于24%。

然而,我国教育资源的分配却没有随着高考人数的增加而增加,或者说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反而在相对减少。985/211高校招生名额连续多年保持稳定,不是增长。仅从高考难度来看,获取优质高校教育资源的“入场券”难度在增加。

成为精英的“门槛”在提高。教育资源增加只有开源一种途径,包括内部开源和外部开源。在内部开源缓慢增长的背景下,外部开源就显得格外重要。根据中国教育在线《2020高招调查报告》的结果显示,自2018年起,我国出国接受教育的人数增速在明显放缓。直觉上,去年的疫情和恶化的国际环境加剧了国外留学的难度。这一情况进一步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内卷”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内卷在今年成为热词,挤压成了所有行业共有的现象,这在教育行业就更加不足为奇。在通向精英的“船票”在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中国家长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教育理念寄托到了培训班,把“内卷”的压力转嫁到孩子身上。但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个局面在未来也看不到有好转的迹象。

这还忽略了省际之间的差异。中国教育在线在调查报告里写到:以河南省为例,2012年北京大学在最大生源地河南、山东、湖北每万名考生中录取不到一个人;上海考生考取复旦大学的机会是河南考生的95.7倍; 天津考生上南开的机会是河南考生的81倍。此外,省会考生获得保送几率是农村考生的11.1倍。教育改革改到最后让每一个人都噤若寒蝉,然后埋头苦读。

高考的“独木桥”效应在这批00后身上更加体现。在他们掌握话语权的“前夜”,作为80、90后的“前浪”们开始反思当年让他们失声的这座“独木桥”。但00后会好点吗?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