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G
BUG

台灣台北 — 藝術學門研究生 藝術評論、理論書寫 展覽推薦、文化觀察 隨筆或其他

色即是空,去性化的慾望演出:精神分析的倫理美學 — 黃彥超個展《快感的享用》@水谷藝術

(编辑过)
本文嘗試透過精神分析方法,思考黃彥超《快感的享用》個展,該系列邀請參與者裸身進到薄膜內,並且透過一系列問答對談,思索情慾問題。表面上看似刺激的活動,卻意外的讓人性冷感,原因肇因於該作品企圖展現的並非挑逗,而是倫理美學內所闡明的美作為慾望的警覺及其探索的方法,在評論文章中嘗試以多種軸線思索此一議題,希望能引發多重的主題思辨,並企圖錨定在性別議題中不可錨定的大他者。

前言

 本次黃彥超的錄像作品雖然以快感為名,卻讓人提不起「性」致,原因在於他的創作看似討論慾望或是裸露等議題,實際上卻是藉由「慾望」在思索「生與死」,因此這樣的創作目的並非激起觀眾的性慾,或是創造挑逗感官的效果,反而是藉由敗德的慾望(快感)去踰越道德邊界(如下圖),而在這個逾越實際上指的是一種死亡欲力,黃彥超透過問答迫使參與者在其歷程持續死亡並逼近真實(das ding),這樣的創作歷程展現了力比多的快感超越原則,最後參與者、觀眾、創作者,都在一個名為藝術的框架下,被帶到一個警覺的慾望之中,在此警覺下眾人重新昇華(sublimation)了[1],並以此挑釁既有的倫理價值,因此本文得以在這樣的思考之中切入以下幾點,第一、創作者如何推移名為「美」的界線,使善與惡之間的位置產生變化。第二、參與者在這樣的歷程中經驗了什麽。第三、在這個過程中,企圖勾勒的大他者會是什麽?

如圖所示之結構,該圖片取自沈志中:〈論愛情:精神分析觀點〉,《中外文學》(2011,40:2)103-135。圖解出自該 文第 120 頁。

一、越遮蔽,卻越顯露。

倫理與慾望之間有種辯證關係,而為了社會的次序以及實踐需要,我們運作出了身而為人的基本原則,所謂超我、自我、本我之間,也以慾望的問題被分野出來。這樣的描述實際上並不陌生,但在執行的過程中往往遇到很多挑戰,這個挑戰其中一個關鍵來自於如果理論基礎都設定了人而為人都有慾望的話,那麽面對倫理我們都必須「自縛」,那這個「自我的慾望綑綁」就會根據主體所面對的倫理強度以及價值判斷產生不同的鬆緊,於是我們可以觀察綑綁的位置觀察到慾望的位置,以及鬆緊的程度關懷到主體與倫理之繩的關係,於是在彥超的創作過程,我們可以觀察到他透過薄膜給予參與者一個「過渡空間」,並在這個過渡空間內放置了許多物件,讓觀眾在這些物件中自由表演,然而這種自由表演甚至無法稱為表演,因為參與者是在沒有表演意識的狀態下,臨場發揮面對創作者的提問的,但也因為沒有表演意識,整個影像完全稱不上是好看,反而有點像是紀錄片,但跟紀錄片相比好像又多了許多刻意感,整個影像似乎就成為某個灰色的存在,它既非表演卻又好像表演,它既非紀錄片卻又好像紀錄片,你說它是錄像但思考的方式卻也稱不上是錄像,在我看來整個影像作品都很像遊走在這之間,卻又避免自己成為這之間的誰,這種自由地穿梭讓作品難以被語言框架而是成為這個作品本身,同樣的我們可以看到創作團隊與參與者,都具有這樣的特質,觀察創作團隊的提問,可以發現提的問題都很沒意義,但卻又在應答過程中產生意味,過渡空間(薄膜)的給出具有相同的效果,你看得見卻又看不見,參與者在這之中成為可見與不可見間的透明狀態時就產生了極大的能動性,以電腦繪圖舉例,當我們繪製圖像選擇透明度時只有0跟100是一種完全的存在,剩餘的值都會成為一種灰色的過渡,喪失數據後你甚至無法描述他有多灰,人物在薄膜內就是成為這樣的存在,這種過渡空間的給出,在筆者的思考路徑中實際上是對倫理之繩的一種鬆散,它讓參與者得以在此之中,成為灰色的存在,也是只有在這個灰階之中身體所帶來的枷鎖得以糊化,得以嘗試面對真實的自己,甚至在這裡面陷入一種歇斯底里的狀態,也在這個面對慾望詢答的過程,倫理被解編善與惡在此好像透過討論被模糊化,儘管影像中呈現的對談仍有一定的倫理思考,例如二樓的影像,強調著生存、性、愛的真義,這樣的強調仍具有一定的倫理意味,但這種倫理是透過這段由黃彥超所設計的裸體演出給重新滑動而產生的,於是當參與者透過面向自我產生屬於主體的生存、性、愛時,主體反而彰顯了,在灰階內的參與者因此變的清晰。

創作過程側拍

二、懺悔,自我消滅,重生。

在黃彥超個展論壇的第一場[2],林宏璋老師透過傅柯(Michel Foucault)的自我技術(Technology of self)觀察到一個要點,在自我技術裡面「懺悔」是相當重要的一個部分,傅柯思考了基督宗教對慾望的策略,將告解室的吿解理解為宗教權利對於人的心智慾望的操作技術,因此林宏璋老師援引於此認為黃彥超所建構的薄膜空間具有一種告解室的空間性質,在技術面上與基督宗教相似,卻在此以相同的技術鬆散宗教權力創造的倫理,我認同這樣的觀察,並希望沿著這個觀察去打開另外一個面向,也就是透過精神分析再次去思考參與者的心靈透過告解發生了什麽,我認為「懺悔」這個動作是將「主體客體化」的方式,以告解的開頭為例 - 「我有罪」,在這個說話的過程中,你必須先意向自我,並將重新定義那個我的屬性,但當你真的是合一的主體時,實際上根本無法照見自己,唯有你如靈魂出竅(或是照鏡子)般看到自己的樣貌時,你才有辦法下定義,如果以拉岡(Jacques Lacan)的鏡像(the mirror stage)來解釋的話,你必須要透過他者才有辦法確認自己德行,於是為你確認的永遠是那個他者,因此在告解時你必須將自己他者化,這個他者化的過程對我而言很像迎來死亡,因為踰矩的慾望帶來的惡迫使我們靠近真實,這個靠近的過程實際上是死亡欲力所驅動的,或許我們都期待著「犯下罪行後贖罪的快感」吧,也只有贖罪的時候我們才真的得以以無罪的姿態存在著,更是在這樣的姿態下我們的客體化自我所創造的死亡效果,變成了一種重生,參與者的在膜內告解所產生的,在筆者的理解下即是一種脫胎換骨的重生之,如果回到創作者本身思考的話,創作本身就是昇華的歷程,在這歷程中藝術家將意識與潛意識間所形成的拉扯張力透過作品調和,那我們可以思考到的是,「藝術家為何要創造懺悔的死亡」,這會不會是他所渴望調和的,也就是他作為創作者,在表演現場時卻也是觀眾,透過這個互動他是不是投射了某些情感,這些情感是不是對他也形成一種自我療癒,這場以性愛為名的道德懺悔,是不是一場屬於他自己的個人告解呢?這個提問或許要交由他自己回答,但這是我所好奇的。

三、所面對的大他者,以及勾勒的技術。

當我們要處理大他者的問題時,往往會陷入一種永遠無法描述的狀態,甚至會陷入窠臼之中,這樣的結構,只能透過人與人的互動去嘗試描繪其形貌,變成一種存而不可論,卻又能夠嘗試理解的狀態,這種微妙的狀態經常是性別論述在發展時必須使用的策略,因為當你確定立下某個性別時,這個性別相關的特質或是標籤就會旋即而來,不論你今天定義的是同志或是男女,他都是一種陷入框架的標定方式,於是性別理論的工作實踐必須要以存而不論的方法來進行,也就是我不去標定它,但在所有行為中實踐它,並透過互動來展開這個邊界,在這個展覽之中所欲展開的倫理議題,對筆者而言同樣必須以樣的策略來思考才能真正展開;熟悉黃彥超的朋友們對他的性傾向並不陌生,於是我們很容易在思考他的作品的時候,會去尋找作為酷兒藝術家的蛛絲馬跡,但這樣的後設有一種危險,也就是所尋找到的酷兒性,會不會都只能是一種後設的酷兒性,變成酷兒藝術的理論往往只能透過確認其身份才能被論述,這樣的論述實踐同樣會陷入我上面所描述窠臼,酷兒理論也就會在此失能,我在這邊點出這樣的現況後,我描述黃彥超作品的酷兒性也會陷入這樣的危險之中,但筆者仍要嘗試說明,以表現筆者所謂的存而不論還有勾勒邊界為何。實際上透過上面兩點的分析過程,也說明的差不多了,因此這個段落會有種總結的意味,首先在第一部分筆者所強調的「灰階」,即是一種非A同時也非B,但當我們舉出AB作為參照時,該物即同時有A也有B的性質了,在物理學中以「疊加態(superposition state)」描述這樣的現象,我援引這個詞來理解所謂酷兒藝術家所創作的作品特質,也就是他們會著力在這個不能被描述的灰色地帶,嘗試切開所有被標的物件之間不可言喻的關係性,從黃彥超的作品刻意模糊化,卻又不全然模糊參與者,並且讓參與者既體驗生同時也面向死,最後的作品呈現也難以被定義的種種現象來觀察,他確實的下錨在這塊灰色且飄蕩的酷兒之海裡,另外,從滑動壓制情慾所引發的倫理問題概念作為舉證來觀察酷兒性的話,也只有疊加於男與女之間的角色,才可以在這樣的性別隙縫中穿梭,思考作為一個人類更本真所面對的問題,儘管仍有眾多同志陷入在某一個性別角色扮演的框架中,但當他凝視自我時或許就能如彥超凝視作品,創造灰階並且成為灰階穿梭在這其中,儘管在這歷程中,我們最後或許仍無法知道我們所處理的大他者為何,但透過實踐,或許改變也在不知不覺中發生。

黃彥超作品影像/取自水谷藝術
黃彥超作品影像/取自水谷藝術


[1] ndré Green討論昇華的問題時﹐指出佛洛伊德的「昇華」理論中「非性化」(desexualization)的面向,是朝向死亡衝動的動力。佛洛伊德指出昇華與自我理想(ego ideal)以及超我(super-ego)關係密切︰「情慾力比多轉化為自我力比多﹐是放棄性目的之非性化過程。……自我將對象投注的力比多捕捉住﹐並且將自身設定為其唯一的愛的對象﹐使「它」(it)的力比多能量非性化或是昇華,如此﹐自我所進行的工作是朝向「愛欲」Eros目的之對立面﹐並且使自己服從於相反的本能衝動。」該段落取自:劉紀蕙,〈『現代性』的視覺詮釋︰ 陳界仁的歷史肢解與死亡鈍感〉,http://www.srcs.nctu.edu.tw/joyceliu/mworks/mw-interart/TaiwanArt/ChenChiehJen'sGaze.htm


[2] 論壇影像:https://fb.watch/bJSB2kqt8K/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