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塔尔耶姆

@bshhvhqh

谈自恋

沉默的夜晚有种幽冷的况味,不容情的消泯残烟般的时空,如弦的余响,在这泛凛的更阑咽断不定,你啐痰望着顾影自怜的自己,像一首松垮庸碌的古诗,缀满了那尔咯索斯的呓语,像东施顾盼的作态,那缩窄的视域和心智水准,都过于疲颓,更遑论灵魂的畛域——死不是凝胶的定名,以一具尸身现形,它是游转的石...

诗两首

(一) 孤璋听着虚簌 狐尾椰缄默了,看 回潮劈开钟声,如霉绿 滋满青彝—— 抹去浮尘,清点遗物 雉堞锈蚀斜晖,嗅着 天平,如雪漫步 被最后一片失去平衡 (二) 贞节全新,安提诺斯 能抵你的一根发丝?雪影喃喃,月怒随潮 我掼着鞭子,听雪渗进海里 这雪的盐味是琴声的泛音?

文谈汇总

一 我们很难用“评价”这个词来评论卡夫卡,有些作家是让人弯下膝盖来膜拜的,诸如李杜的有些诗作,福克纳的《暄哗与骚动》、《押沙龙,押沙龙》,还有卡夫卡的三部长篇,这些作品的美学创造思想底蕴都是尽善尽美的,有些作家带有哲人气质,他的文本像一首变幻莫测的协奏曲,但主题在创造之前已经定...

谈贾平凹

一 贾平凹这么说吧——他的笔势基本上在他们那代作家无人能及,莫言那种眼观八方耳听四方的能耐看上去酷炫无比,但他的文笔欠蕴藉,两人都有荤腥味儿,但贾的还是在小农思想中有那种古典士大夫的狭邪意味儿去中合,而莫言已经有点厌恶那种矜持了,他是彻头彻尾的平民视角,贾的小说世界自然及不上西...

为什么余华说米兰·昆德拉是三流小说家?

中国小说关注的大多都是吃不饱饭的事情,但西方社会已经超拔出来,关注的都是灵魂,宗教,那些形而上的东西。大家看《红楼梦》,曹雪芹吹嘘的都是那些食物是多么的奢侈,装饰是多么的华贵。西方小说从来没有这个样子,这里的品味是很微妙的。有两个老外就曾经吐槽过,说中国人怎么那么无聊啊?

李杜谁更胜一筹?

长文预警。如果公平,公正,客观地说,无疑是杜甫,大家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英国的文坛巨匠是谁,对,是莎士比亚,德国的是谁?对,是歌德,阿根廷最牛的小说家是谁?对,是博尔赫斯。犹太人中最牛的作家是谁?卡夫卡吧,美国的呢?是福克纳吧,法国对现代文学影响最深的作家是谁?

福克纳的时间意识

我觉得想要了解现代小说的都应该读一下他的自选集,译本精良,作家鬼斧神工的才华和喷薄而出的元气让人叹为观止,神秘的有意遮光,哥特式的诡谲氛围,寥寥几页的文本中十几个人物的任意穿梭,将情节打碎重组,不同视角的精确叠合,这些手法使他的小说充满迷人的动态,还带着疏淡的幽默,华裔作家哈金有...

谈昆德拉

昆德拉与卡夫卡的关系是饶有意思的,在前者引述后者评论英国作家狄根斯的作品时便谈到了一种看法:潜藏在充满感情文笔下的心灵干枯,这是现代作家对现实主义所做得讣告。现代小说与批判现实主义有几个迥然有别的特质,后者有一种范示般的框架,中国有位作家便谈到那种模态般的一元性,国别意义上倾向于...

谈金小札

有位作家在小说中说过这句话:蚊子也是知识蚊子,叮一下,也让我们知识知识。下面这些漫谈不过蚊子叮血的随意和毫无章法的呓语,看着笑笑就得了。在《红楼梦》中展现的是一种自傲自卑的拧巴,既精雕细琢将那个时代认为是裨官野史从事的玩意儿进一步的理念化又心怀畴躇文本中灌入不胜枚举的二流诗歌,那...

谈附比

我认为人之悲哀在于各个个体的心智水准、审美层面都是有区隔划分的,可命运的吊诡让人们摩肩擦踵。世界疏阔无边,人们造就了纸上的世界,荧屏上的世界还有虚无癔想的世界,超越性的视角在废黜直观时希望将各个欲望、禀性都迥然有别的人用寥寥几个抽象概括性的词汇来囊括,可结果是徒劳的,超越性的肯定...

蚀解的主体

面对空白的纸,人总有点惘然,该写点什么,好像笔管的血在下幅的降落中——竖立变成满纸窜动的墨蚁,这种幽闭症的岑寂,于一种磁力般震动的缄默中披垂光缕的言语,它在意识的颓废中带来些许煦意,不多,也不少,人能从延展的荒原中得到一些文字燃灼的暖意,四周偃息的哑默好像浸于顿止的广漠,延展在那...

摩灭

意识流,那种挖掘人物潜意识的——看起来有些牵丝引蔓的笔触其实是主流的现代文学的一个外在禀征,虽然看起来有点扭曲怪诞,晦涩幽暗,和巴尔扎克式的小说大异其趣。古典文本如沉缓巨象的原野漫游,有极具爆发性的情节枝蔓交错,如更阑燃爆的烟火,你和它自发产生磁场,因为复魅的故事对每个人都是极具...

陀翁引发的论战

陀翁作品的口碑在欧裔知识分子中有着两极分化的特点,挺陀派不胜枚举,对他嗤之以鼻的也不在少数,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纳博科夫与昆德拉,两个人啧啧称赞的都是托尔斯泰,前者对托翁的小说美学拜服的五体投地,后者在《被背叛的遗嘱》中详细地论述了《战争与和平》中刻画人物心灵历程的纯青笔法,纳博科夫...

谈恶

中国的有些小说太猎奇了,说他是批判现实主义吧,笔触太粗砺了,根本没有那类小说的严谨,说他师法马尔克斯吧?又没那种诗幻的想像,总之吧,这种小说挺有意思,以主义之名把小说内在肌理的缺陷全都掩盖了,是比较取巧的,虽然文风挺流畅,画面感十足,不过,看看就扔一旁了,经不起咀嚼。

谈时间

普鲁斯特是伟大的,这种伟大展现了一种细腻通透的感知力,人之表现其背后的发生机制是怎样隐匿的,如剖开钟表机括望尽其中得以度量时间的构造,能用犀利的眼晴幽微地展现爱之本质的地形学上的层叠夯实的颓垣断壁下的矿脉层次,今昔之叹得以被时间消融,被风之痉挛悄然抹去,当你站在普鲁斯特面前,你...

诗的美学尊严

我向来不喜读诗,小说和哲学碰得多一点,爱恨情仇、风花雪月对我这种性情的人来讲,有点无感,而诗歌的暗喻烟火般喷溅,短短一节有着超浓缩的含义,需要反复回溯才能了悟其中的真谛,这种晦涩的不遑多让也让我敬而远之,那种语义复杂交织的冲击,像椰子壳中的风暴,又像琥珀中的火焰,而对不言自明处的...

毁灭

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种独特的风雅癖成为人们普便的标识,卡夫卡、萨特、博尔赫斯成了文青必备的装置,人们穿着粗鄙的衣服,拿着一本外国小说,在道旁悬玲木流溢的点点碎汞中望着将倾的夕照,摩挲着对方的耳轮,悠悠漫步,对他们而言,文学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是对庸俗泛溢平衡的另一向度,上世纪的尾声...

对及物性的思考

有时一句话一首歌会勾起怀旧的心绪,你化为泛音,窜入舞池,如峭壁滑行的水珠,将海吞噬,你和它融为一体,乐师礼帽紧罩的脸于下颌处迅疾地变换表情,而回瞻处,四壁如蓊匌川气漫过延绵空曲,有种“大声吹地转,势阅人代速”的谵妄,那一刻,作品的脉搏和你的心跳是高度吻合的,压缩的意像一片片的滑,...

语言漫谈

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结晶式,一种是分析式,我懒得再一步步分析着说话了,拉拉杂杂一块儿说,听懂也罢,听不懂也罢,就胡乱写在这儿了。古代,被文言文统摄的士大夫与平民百姓的关系看似没有印度种姓制度那般森严,其实大谬,做为一种精雕细琢的文字本身留有一个虚空寥阔的背景,那一片缄默,被前...

没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