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第一次去台北旅行,有舊書和當歸鴨腿湯

快十四年了。旅行逛舊書店真箇快事,高興得要寫文章與人分享。不知台北的書店風景又改變了多少?

==================================================

「旅行者背著行囊,想在哪裡尋到甚麼寶物。他走得好遠、好遠、好累、好累,累得禁不住把背上的重擔放下,卻脫手倒出了一個城市。」---- 肯.拉容

 幼時家貧,我家裡的東西,有些是買的,很多卻是在樓梯口或街角拾回來的。有些東西破了一角,或髒了少許,稍為清潔、整理一下就可以用了。在那環境長大,只為實用,談不上寒酸。培養出來的惜物心態,和廢物利用的創意,就是至今仍影響著我的家教。 

我喜歡看書,在這種背景下成長,自然就喜歡逛二手書店。香港很少二手書店,僅有的太多是賣教科書和漫畫的,賣普通文字書的書店不多。 

所以,我在台北真的樂透了。 

有沒有想像過在旺角「信和中心」裡,夾雜在動漫、Game、玩具、影碟和唱片鋪中間的,滿滿都是二手書店?眼角是新一期的《火鳯燎原》,耳邊響起「Winning Eleven」的虛擬踢球聲和機迷/球迷的歡呼,鼻子卻嗅到舊書的氣味。 

台北的光華商場就是這種光景。以商店所售賣的貨品分類,這商場就像「信和」一樣,都是電子遊戲、動漫產品、電腦用品和影音光碟,但卻有超過二十間二手書店,賣的有電腦書、有人文學科的、有商管的,也有漫畫,二手書店的比例不輸其他商鋪。 

這種商店的分佈情況代表甚麼?原來在台北,打電動的、看影碟的、動漫迷和電腦人和普通讀者屬同一消費族群。或許台北人看書沒甚麼特別,都是流行文化的一種。 

散佈於這個城市不同角落的舊書店數量之多,教我這來來去去只見三大連鎖書店的香港人興奮莫名。 

台北不是沒有連鎖書店,但商業的成功不一定犧牲文化的深度。香港可有一連鎖書店,會像「誠品」一樣成為遊客的「文化景點」?舊書業要發展,必須有新書業作基礎。那反映出:台北的閱讀人口比香港的大,有買新書的,有淘舊書的,足以養活那麼多舊書店。 

舊書和文化一樣,需要時間和空間,去等待,去醞釀,去盼望有一位真正懂欣賞和珍惜的人出現。 

若城市繼續奉行政效率為王道,只看重事物即時見得到的實用價值,又怎會容得下那時間和空間,去發掘、欣賞或等待舊物的潛在價值?被丟棄的雜草,其實往往埋藏著珍寶。

淘書之樂,如貓得魚

====================================== 

台北師範大學附近,有二爿看起來不像賣舊書的二手書店,裝潢陳設甚至比香港的連鎖書店更美更雅。《舊香居》在師大夜市深處,頭一遭不易找到。 

記得當時到達師大夜市時,因天剛轉黑,不得不經過途中無盡美食而苦苦忍耐,以免找到時書店已關門。最終到目的地時---- 這真是舊書店嗎---- 透過落地玻璃見到的是一張古樸的中式木桌,後方擱著兩張仿明木椅,都放上明信片和一些文化活動的單張。靠近大門地上有一個兩層的小木櫃,要打開櫃門,才可拿出裡面的童書。 

在那氛圍下,舊書不是被人讀過,被貶值的半廢棄物,而是像古董一樣的文化累積,是得小心翼翼放在櫃子裡的珍寶。 

來到師大夜市,當然要吃阿發的當歸鴨腿湯——心靈和肚腹都得到滿足——香味在口內猶未散,就忍不住要再起程。

另一爿開設在馬路旁的,也不像不般霉霉的舊書店。書店中庭橫著桌與椅;貓兒在書架上走過;一角更設有廁所(但你可能先要把貓兒請出來),形成一種把人留住的悠閒氛圍,只欠一壺新沏的茉莉花茶---- 其實書店的名字就是「茉莉」。 

舊書店是台北的一度人文風景。六十年代,過百家舊書店集結在牯嶺街,今天只餘下兩、三家,和雜亂的舊書堆一起,堅執地守著,彷彿在等待一個不會回來的人。

總是在傍晚才逛書店的我,到了牯嶺街,只見一家舊書店仍在做生意。這舊書店不只是「舊書的店」,更是「舊的書店」。殘破蒙塵的老書殘本緊緊地擠在狹窄的書架中間。我想起以前窩在籠屋的老人。

翻著門口的《文星雜誌》,一方面想著會不會見到李敖的名字,另一方面心裡嘀咕著這麼貴的舊東西真的會有人買麼……在一邊乘涼的老闆或許早看出我是一個遊客,便聊起天來。

他說牯嶺街滿是舊書店的景況,已是三十多年前的舊事。其實我從網上翻查資料,不是不知道的,但總是不來不心息。

一個旅行者,故意去一個不留昨日痕跡的地方找尋過去,是很愚笨的。我佇立在那最後的舊書店門前,望向牯嶺街另一邊的漆黑,想像滿街盡是舊書攤、舊書店的景象——還有買書的人,神色凝重,又不無興奮地抱著懷裡剛買的「禁書」,在我的凝想中走過……

旅行總是「現在」的;即使在「歷史遺址」也是一樣。遺下的人和物是歷史的線索,想像力讓過去活現,卻永不能回復所有的真實。

但吊詭的是,當人意圖回到過去尋找「真實」,就會讓當下的真實即時即地溜走。然後,才懂回頭追趕,同時也再一次讓下一個當下逃掉。無休無止。

數年後再到茉莉尋寶,竟得作者親筆簽名連手繪本。你猜那個「軍」是誰?
數年後再到茉莉尋寶,竟得作者親筆簽名連手繪本。你猜那個「軍」是誰?

=====================================

[ 原載於突破機構刊物《U+》,2007年]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