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殺人犯》是如何鍊成的,及與《凶兆》的比較

1. 《殺人犯》的邪惡小童角色設計與「父殺子」橋段,無法不令我想起的《凶兆》(Omen)。同樣最終邪惡大獲全勝----不只是元兇逍遙法外,更重要是仇恨性仇恨,製造令一個邪惡。若魔由心生,一魔設法讓另一人的心共鳴震慄起來,就繁衍出更多邪惡。

因文化背景有異,《殺人犯》還是與西方「上帝vs撒但」正邪對立的世界觀有所不同。「魔童」的仇恨因童年屈辱與淩光(郭富城 飾)的欺淩而起,數十年後讓本來想在警隊上位,像劉健明般「做個好人」的淩光踏入魔道,是因果報應的東方循環世界觀。

[兩齣戲的對比詳見文章末段]


2. 「懾人演技」之宣傳語雖不足亦不遠矣!但不是指郭富城,而是飾演他兒子的小孩。四、五歲的身軀藏著四十多歲的心智,而且是超智型罪犯(浮台一場最突出其狡猾)。一時扮童稚,一時露狐相的層次轉換不是一般童星能演繹出來。

導演應該花了不少功夫調教這小孩,配音的效果也不俗,卻有點違反現實,因為同一個人很難既作童聲又發「佬聲」。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小孩在前半部分帶著厚厚眼鏡的造型,一度令我疑惑這是否患有唐氏綜合症的小孩,而淩光因為害死親兒,故意收養一個智障小童,付出加倍愛人以求緩減內疚。但淩光的工作狂熱說明了他並沒有真正悔悟;而「智障」的造型的確帶有瞞騙效果,使戲裡戲外的人都猜不到其狡詐聰明。

郭天王呢,就像《證人》裡的謝霆鋒,不是chok樣裝酷就是竭斯底理。當角色走火入魔之後,則誤把「猥瑣」的表情當作瘋狂來演(特別是手刃仇人一幕)。也許城城太想拿金像奬影帝了,近年總是很努力地告訴觀眾「我也有演技」。但正如他告訴傳媒「太入戲,甚至以為自己真殺了人」,太執著表演的效果,卻弄巧(?)成拙,有幾個表達憤怒或激動的地方演得太誇,都教觀眾忍不住笑了出來。希望他不要像角色般走火入魔。

這裡導演也有責任,因為他多以跳接方式交待淩光情緒失控以致癲狂的過渡,層次的轉換有欠流暢。同樣的問題可見於部份人物交談的場口,剪接略嫌突兀,情緒和語氣的變化太突然,或造作。

比較一下林嶺東的《目露兇光》,劉青雲緩慢有節地演一個同樣漸漸走火入魔的人,就純熟暢練得多。


3.「破邊州」的選址作為地理性質的符號是一個不錯的安排。淩光與阿鬼(張兆輝 飾)從攤牌到糾纏的一場,兩人各站畫面一邊對峙,中間橫著一面「破邊路」(?)的路牌,意指二人決裂。這場戲也是淩光第一次殺人,心靈撕裂的開始,再發展至之後真相大白,父子/兄弟對決的結尾。

4. 導演銳意創新(只對港產片而言),令觀眾「意想不到」的意圖很明顯。大家懷著看警匪懸疑片的預期入場,一邊猜誰是真兇,一邊看淩光可以如何翻案。直到中段,才知道導演是拍心理驚慄類型,指向的結局不是破案,而是人的墮落。但為了這個Twist,編劇絞盡腦汁度出一個「三十年驚天殺局」,劇本仍是充滿犯駁之處。父母應對孩子的成長特別敏感,怎會察覺不到他沒有長高?淩光為何選擇收養這孩子?是計謀的一部分?還是巧合?兇手怎知道淩光兒時那幾個鄰居小孩的名字?真這麼容易在網上人肉搜尋出來,並一一幹掉?幫兇患有早衰症,又是流浪漢,怎會比警察有更強的體能?

另外兇手顯露身分一場更是反高潮。 「兇手一次過從頭到尾說清發生甚麼事」向來是低手處理,因為警察查案的情節與懸疑的伏線就此變得無謂。寬容點看,這是為了停止懸疑,重點轉向角色心理轉變,一番苦心,卻令劇本結構變得奇怪----實驗之舉,情有可原。

==========================================

《凶兆》 vs. 《殺人犯》

《凶兆》(The Omen, 1976)與《殺人犯》有哪些相似之處?

1. 故事主線就是要主角和小兒子敵對,而小兒子是「兇手」

2. 主角親生兒子死了,才收養男孩為子,而那卻是「魔童」。

3. 男孩都愛在家踩三輪車(《閃靈》家的孩子也一樣,難道孩子在家踩三輪車有甚麼恐怖的典故嗎?)

4. 主角的妻子始終都要死

5. 主角要殺孩子時,千鈞一髮之際被警察開槍阻止

6. 最後的鏡頭都是男孩回頭望

7. 男主角本來都是充滿事業野心的

關於《凶兆》

1. 這電影能成為經典,與製作者的世界觀有很大關係。他們相信神魔決鬥的世界,疑惑「敵基督」會否可能就行走在各人中間。

2. 製作者選擇把「敵基督」行走的場域設定為國際政治舞台,與當時的冷戰局勢及核武帶來的末日氣氛不無關係。

3. 把「敵基督」想像為政治人物有恒久不衰的魅力。不同時代的人都可以對號入座,從希特勒到美國總統都可被疑為「敵基督」。

4. 若《凶兆》的世界觀是上帝與魔鬼戰爭的話,男主角至死都沒有決志信耶穌是很關鍵的----最少對他個人的靈魂而言。這可是編劇故意的安排?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