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張經緯《一國雙城》:已被遺忘的「遺子政策」

張經緯執導的紀錄片《一國雙城》(2011)的主角映雪不是新移民,而是爭取居港權的港人內地子女(相關爭議請看這裡);但這齣電影的主題又不是關於爭取居港權,因為大半內容都有關映雪的故鄉人事;然而觀眾也看不到很多城鄉矛盾、中港差異。唯有說導演拍攝的是人 — — 不是說了等於白說,確實我們習慣了觀看並談論以上種種「議題」,人在議題裡被界定了種種身份與角色,完整的人就被分割成只與那些主題相關的片面。


《一國雙城》沒有呈現一個完整、有起承轉合的故事。導演並沒為了清楚交待前文後理而加上旁白;另一方面他卻着意呈現真實事件當中的懸念和戲劇張力,增加可觀性。他並不以主人翁映雪開場,卻走到映雪的故鄉,福建泉州一條小農村,訪問村裡的長老和她兒時的好友,先說說她的父輩發生的事,談談小時候的回憶。鏡頭一轉,主角出場,已是經歷過風霜的中年婦,在居港權抗爭的現場。映雪八歲時,父母與其他兄弟姊妹皆移居香港,卻因「遺子政策」,獨獨她須留守在故鄉。她上大學,嫁人生子,打工買房,可以安居,卻執意來港,沒有居留權,不能工作,靠着孩子的綜援金過活,每隔數個月要回鄉辦證。

映雪帶着孩子乘坐一整天的長途巴士回鄉,祖家已被親戚改裝成紡織廠。她在鎮政府辦證期間四出探望朋友,住在前夫的家裡 — 映雪在香港爭取居留權的數年間,丈夫在內地有了外遇。她跟他離婚,之後又跟他又生了一個女兒,獨力撫養。很多人都不理解這樣的做法,例如映雪故鄉其中一個好友「王老師」,認為映雪應跟前夫復合才像樣,現在卻家不成家。導演沒有深究,沒有追問映雪為甚麼離了婚又要生孩子,她這樣沒工作的女人如何養育兩個孩子等等。


其實王老師也離過婚,但仍像個少女一樣,抱着毛公仔,床上都是粉色的;她說起童年時,映雪從香港回來探望的家人總會帶來糖果和新衣,叫她好不羨慕。映雪另一個老朋友小英也許更叫觀眾羨慕:嫁了富商,在家帶孩子,閒來織毛衣,便宜的紅酒不喝。不過她的丈夫忙得每一個月只有三數天回家。導演把這「少奶奶」的一段跟長老說「村裡的男人出城發了財大多包養小老婆」的一段對照,似有弦外之音。


電影的下半部份就是這樣湊出女性和家庭的主題,而導演更嘗試把這主題置入歷史脈絡當中。村裡的長老在片首說過映雪父輩的往事,後來也談起自己的父輩來 — 那年頭,抗日、內戰,父輩中一些去了南洋,一些留下來,就此訣別;對照映雪的父輩,經歷文革,移居香港,留下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兒,猶幸他們仍能相見,只是一國兩制,全家老幼獨獨映雪不是香港人。

有些人說她多年折騰不理智?來香港找好處的?她只是想家。她本有能力在泉州安家置富,但八歲開始從家庭中被撕裂出來,被遺棄的傷痛是堅執的始源。這歷史也是中港差異的歷史:2003年「自由行」開通後,本地人投訴很多內地遊客不守規矩、不講衛生;也有內地人說若不是內地的市場,香港早沒生意做,可餓死了。那位長老解釋「遺子政策」的奧妙:只有逼每家人留下一口,到了香港的才會繼續接濟大陸裡的人。以前香港人扭盡六壬把物資送往家鄉支援親人、1980年代香港的資本家支持改革開放政策、多次天災香港人籌款募捐等等往事,在今日中國已被系統性的遺忘了。


是恩,也是怨。在歷史裡糾纏不清,微小的個人也控制不了甚麼,像映雪那樣的一個普通人卻仍努力地抓住任何機會,抓出一個家來,不論是爭取來香港跟年邁的父母一起,還是變相找前夫借種生孩子。那當然不合符很多人眼中理想的、道德的「核心家庭」觀念,但看小英那樣,丈夫/父親長期不在家,也不見得理想。這些普通人都在「遺子政策」、「改革開放」、「香港回歸」和「人大釋法」構成的歷史和社會的湍流裡掙扎,嘗試找一個落腳點。

導演對那些時代與個人都沒有深入探討、分析、評斷對錯,這也許是電影的不足;也許,他只是想這樣呈現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的存在狀況。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