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本地電影節滄海遺珠 「菠蘿」蒐羅各地獨立電影 放眼不同議題

Puff Film Festival 菠蘿電影節

菠蘿電影節(Puff Film Festival)以「菠蘿」為名,既聯繫上菠蘿包這種香港美食,也令人想起六七暴動的「土製菠蘿」,頗為大膽。創辦人黃思源解說,把炸彈描述為菠蘿其實很有創意,又有幽默感,而這正是菠蘿電影節的特色。這個電影節每年展映來自世界各地的獨立電影,不論是其導演及電影主角,皆各有負擔與挑戰,卻又各施各法迎難而上。例如已於9月4日放映的《布基納法索起義》(Burkinabè Rising)就是有關西非窮國布基納法索的的國民如何以藝術創作對抗獨裁者。電影節選映了不少以社會及政治議題的作品,亦重視電影本身的可觀性,既 spiky 又 juicy,就是菠蘿的特性。

首屆菠蘿電影節於2011年開始,現在邁向第十年。說到這個電影節的源起及獨特性,策展人兼藝術總監施家為指出千禧年後是獨立電影的萌芽期,數碼攝錄機及剪輯器材漸漸普及,獨立電影製作的門檻降低,產量大增。所以在既有的電影節選映的獨立電影之外,還有很多好作品值得在香港放映,菠蘿電影節就是搜羅這些遺珠之作。例如今年八月,他們便放映了四齣以聲音主導的影片,當中《養蜂人》在丹麥拍攝,把咪高峰直接貼在蜂巢裡收音,並以十九世紀末以留聲機刻錄於蠟筒上的老歌並置;《音速》則錄下了香港人如工蜂般繁忙的生活㾗跡,以各種交通工具為引,取用當中錄下來的環境聲音再剪輯創作。創作者 Isaac Bertulis-Webb 在映後問答環節表示,他的製作過程是先剪輯聲音,然後才配上影像。兩齣短片的節奏一慢一快,對比有趣。「今年終於有足夠的作品可以併起來作一次完整的節目,突破了電影以視覺為重心的傳統,聲音不再是輔助性質,」黃思源對這次展映的成果很滿意,「觀眾的反應很好,也都掌握到影片的信息。」

另一方面,網絡串流播放技術的發展也擴闊了獨立電影的發行渠道,挑戰了既有的電影學院、片廠及發行商的壟斷性,原屬於小眾及邊緣的聲音也有更多機會散發出去。因此「菠蘿」會挑選一些香港人較少接觸的地區之製作,例如中東、南美和非洲的影片;另一焦點則是女性導演的作品。黃思源本身亦是獨立電影導演及監製,曾執導紀錄片《大東方》。她說女性導演和關注女性的電影節都不多,「菠蘿」在策展上可以提供一個有別於白人男性中心的主流視角。最初參展的女導演比例上不足一成,現在已超過五分一。他們亦會資助一些來自發展中國家的女導演,例如在 2013年,Rachel Mason 以音樂電影《The Lives of Hamilton Fish》參展,他們為 Mason 買了機票來港,在 Hidden Agenda 放映時現場同步演唱。

在策展方面,「菠蘿」選上的短片以香港作品為主,長片則比較國際化。他們亦設有奬項,每年挑選一至三位相對成熟、有能力拍攝長片的參展者,奬勵則是以合夥製作下一部長片。黃思源說:「每部電影都是一個 start-up,但籌集資金未必是導演所長,所以我們也會幫忙申請不同渠道的資助,從政府撥款到電影公司投資都有。」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 2013年的得奬者 Emma Rozanski 獲「菠蘿」參與投資及監製她首部長片《薩拉熱窩驚魂》(Papajagka),入選柏林影展新銳營(Berlinale Talents),並在 2016 年於美國「西南偏南」(SXSW)電影節首映。

黃思源和施家為在 1997 年因為參與本地獨立電影《夢之旅》和《過海隧道》而結識,到 2011 年創辦菠蘿電影節時,雖然都已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人脈,但最初的三年仍是艱難時期,當中最大的挑戰是尋找志同道合的夥伴。他們在演出場地花盡心思,不想租用普通的戲院放映,例如有演唱成份的電影《The Lives of Hamilton Fish》便找到 Hidden Agenda 合作,不單提供合適的音響設備,其獨立創作的態度亦與「菠蘿」不謀而合。現在「菠蘿」已有很多合作單位,例如近年作出「文化轉型」的香港逸東酒店,敢於放下票房考慮,亦成為了「菠蘿」的好拍檔。廣結善緣是辛勞過後的最大回報,黃思源說:「現在去到世界各地不同城市,從蒙古烏蘭巴托到西班牙的馬拉加,都可以約到電影人出來喝咖啡。」

邁向第十年,菠蘿電影節與獨立電影製作的生態一起變化。最初參加者都會寄來 DVD 版本的作品,現在已轉為雲端操作,「菠蘿」亦把九年來收集到的超過二百齣作品收錄在資料庫裡,供學生及同業免費使用。「香港觀眾的視野越來越濶、越來越大膽,對實驗性的作品接受程度也增加了,」黃思源回顧九年來所經歷到的變化,「其實香港人對當代藝術和藝術電影很有需求,審美上的自信也增強了。」

人物小檔案
黃思源(Gina):長期往返於香港、上海和倫敦,曾為Para Site藝術空間董事,亦曾創辦實驗影像及行為藝術而設的EXPERIMENTA,一度從香港搬到北京營運。她以導演或監製身份製作過四齣短片及四齣長片,首部執導長片是《大東方》(2010)。
施家為(Gary Sze):Edeas Limited Design 管理合夥人,於 1990 年代已參與香港獨立電影製作,負責美術,亦長於音響及配樂。

邁向第十年,菠蘿電影節與獨立電影製作的生態一起變化。最初參加者都會寄來 DVD 版本的作品,現在已轉為雲端操作,「菠蘿」亦把九年來收集到的超過二百齣作品收錄在資料庫裡,供學生及同業免費使用。「香港觀眾的視野越來越濶、越來越大膽,對實驗性的作品接受程度也增加了,」黃思源回顧九年來所經歷到的變化,「其實香港人對當代藝術和藝術電影很有需求,審美上的自信也增強了。」

「菠蘿」最初的目標受眾包括本地人和外藉人士,但香港觀眾比例越來越多。其國際化策略跟聚焦年輕人本地短片創作的「鮮浪潮」有明顯分工。看他們的官方網站和社交媒體的節目簡介,只有英文版本,看來都是國際先於本土,但他們會逐步增添中文版本的資料。黃思源說:「我們沒有大手筆的宣傳,只有官方網頁,主要靠口耳相傳。以前香港沒有這麼多文藝節目,觀眾自己找上門,十分難得。」

今年菠蘿電影節首輪節目已於三月完成,第二輪節目本來計劃在夏季放映,但適逢「反送中」運動,把其他節目延至九月之後才放映。因應社會氣氛,九月放映的四齣作品都圍繞反抗壓迫與暴政的主題,分別以阿富汗、中國、布基納法索和土耳其為背景。不論在香港還是其他地方,抗爭戰線都不只在街頭,也在媒體上打輿論戰,真假消息如子彈橫飛。9 月 9 日的節目一次過放映兩齣有關傳媒操控的作品,一短一長,都涉及新聞工作者的操守:來自台灣的黎樂天攝於北京的短片《幻獸城》講述紈絝子弟犯罪後不用負責,因為警黑官媒民全面勾結;女導演 Ceylan Özgün Özçelik 則來自土耳其,她的長片《焦心如焚》(Inflame)以 1993 年發生的「鍚瓦斯屠殺」為背景,以靈異手法表達被壓抑的記憶。這部受波蘭斯基《新房客》啟發的電影曾入圍 2017 年柏林影展的「世界電影大觀」(Panorama)單元。

己於9 月 4 日放映的則與暴政有關,《瑪莉媽媽》(Mother Mary)有關母親在塔利班佔領區尋子,和《布基納法索起義》一起放映。還有更多入選菠蘿電影節的作品將在冬季放映,日期待定,涉及不同的社會議題,包括性別歧視、貧窮、環境、難民和留守兒童。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