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一個人的國際電影展(二):相信愛 vs 懷疑愛

我寫了一些文章,因為版權問題無法全文載於Matters,只好以連結跟大家分享。之前分享了一些以國際事務及歷史題材的電影(這裡),現在分享另一批以愛 (包括親愛和博愛)為主題的好電影,來自德國、日本、俄羅斯、新加坡、美國和香港。它們有關愛,卻不單純地歌頌愛,從不同角度探討了「愛」的複雜性。因為疫情等緣故,它們未必能在戲院上映,但都值得推薦:
(全文連結請按各小標題)

《系統破壞者》:天才演員.狂暴女孩

女主演是真正的演戲天才。她在片中是一隻粉紅色的小小哥斯拉,任性妄為,難以合作;一旦她的臉部被觸碰,引發創傷反應,便會進一步解除封印,噴火式暴走。這個九歲女童有一個男孩般的名字Benni,玉面金髮,也有歡欣可愛的時候。這類「問題兒童」或「暴風少年」題材的電影不是很常見嗎?但這齣德國電影《系統破壞者》(System Crasher)試圖另闢蹊徑,先重構同類題材電影中的常見情景,最後落在這些情景之間的裂縫之上,既不封閉,猶未打開。電影獲得2019年柏林影展的Alfred Bauer Prize,屬銀熊奬之一,專門奬勵藝術創新之作。

《婚禮之後》(After the Wedding):怎樣才是最偉大的愛?

這種肥皂劇主題,《婚禮之後》以奇情手法來敘述,有新鮮感。通常人們說起愛心,一則想起父母之親愛,二則想起慈惠之博愛。這齣荷里活電影改編自2006年的丹麥同名電影;最主要的變動,是把商人及慈善家兩位主角,從男性改寫為女性。不少觀眾都說這戲窩心催淚,我卻感動不起來。為甚麼?

《最後的情書》:情信物哀

岩井俊二把《你好.之華》在日本背景重拍一次,才感覺味道對了。因為他的愛情電影美學,需要在日本社會中才能顯出其蘊含的物哀之美。《最後的情書》就像對《情書》裡山美穗在雪山大喊「你好嗎」而發出的回聲,讓我們知道為甚麼在智能手機的時代,情書特別浪漫。
當然對很多影迷來說,看到福山雅治和松隆子就夠滿足了。
庵野秀明則是驚喜。

《熱帶雨》:有人不喜歡成龍嗎?

這篇影評的靈感來自電影中這句對白:「有人不喜歡成龍嗎?」《熱帶雨》寫禁忌主題,像踩鋼線般冒險、像榴槤般有刺,手法卻刻意冷靜疏離。電影主題是女性的慾望,只是她的慾望被男性的慾望所貫穿。另一方面,這種女性慾望並不受限於壓抑和釋放這兩極之間,而是疏離中的慾望。至於這和成龍有甚麼關係……

《睇你幾時死!》:熱血青年 vs 腐敗黑警

熱血青年挑戰俄羅斯腐敗警察,無疑是以卵擊石。而這警察又是女友的爸爸,以卵擊石背後是愛情的魔力。難怪導演Kirill Sokolov選擇以超現實暴力兼黑色幽默的風格來製作《睇你幾時死!》(Why Don't You Just Die!),擺明車馬以重口味感官刺激先行,邏輯與常理可以暫且放下。至於愛情,更是致命的毒藥……

《幻愛》:甚麼是真愛?

備受爭議的香港愛情電影。究竟電影是表達了在社會文化主流中被邊緣化的人之間相濡以沫的愛情,還是鞏固了偏見?愛情電影這種類型本身是否虛幻的娛樂商品?有些人認為,還相信「真愛無敵」真的是過時了。甚麼才是真愛?抑或,愛情總是幻影?對於懷疑論者來說,不論對方說甚麼、做甚麼,都可能是假裝的;愛的表現不等如愛本身。愛的本質在於......

《婚姻故事》:反諷的愛

究竟他們為甚麼離婚?誰要負主要責任?或許這都不是重點……這不是有關仳離的夫妻之間誰對誰錯的故事;雖然有大量篇幅描寫雙方互相指責,這卻是創作者所質疑的。清官難審家庭事,因為人們對同一件事往往有不同的詮釋。《婚姻故事》的成功,除了演員的出色表現,也在於緊扣主題的戲劇結構,在寫出複雜的人際轇轕之同時,又對人情世故保持開放。




每篇皆用心寫成,多謝你看到這裡!

請拍拍手支持我繼續寫作。謝謝!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