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大英博物館的日本漫畫展,竟然缺少了浦澤直樹?!要絕交嗎?

去年夏天,大英博物館舉辦了日本漫畫特展,日漫不再只是一種大眾娛樂,而是正式被認可為殿堂級文化,一種有其獨特表現方式的藝術。

既然是大英博物館策劃,很正路地從歷史入手,以流傳自平安時代的《鳥獸人物戲畫》繪卷和《猿草子繪卷》引入漫畫這種表達形式。今天讀者熟悉的「對話圈」等漫畫語言在那時候已開始發展。漫畫家河野史代以《鳥獸人物戲畫畫》為素材,創作了《漫符圖譜》,以四格漫畫介紹各類漫畫中常見的符號,例如額頭上的 💢代表憤怒。這本書去年剛出版了中文版

十八、十九世紀的日本開始流行繪本小說,浮世繪大師葛飾北齋則開始以「漫畫」(Manga)一詞來描述這些繪本。但那時候的「漫畫」與今天的意思仍有一段距離,這種藝術形式仍在不斷變化之中。

隨著日本現代化,有關時事的諷刺漫畫亦開始在報章中出現。同時期,擅於妖怪題材的畫師河鍋曉齋以漫畫風格為新富座歌舞伎繪畫幕布,長達17米,佔了展覽的一大片牆壁。在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現代漫畫的前身:

河鍋曉齋繪畫的巨型幕布 《新富座妖怪引幕》 (1880年)

戰後的現代漫畫當然須從手塚治虫說起,確認他「漫畫之神」的地位。大英博物館展出了手塚及其他同代漫畫家的手稿。較少香港讀者認識的赤塚不二夫,是手塚治虫同代的搞笑漫畫大師,筆下最有名的角色是「鰻魚狗」。展出的一篇「鰻魚狗之死」採取開放式佈局,邀請讀者想像: 鰻魚狗因為聽到一個警察的說話,忍不住笑,越笑越歇斯底里,最後竟然笑死了。究竟那警察說了甚麼?

以展覽內容計,當代漫畫仍然是策展的重點。這部份展品按類型而整理,再在各個類型中展出其中最知名漫畫家的作品手稿。例如運動類型當然少不了《足球小將》和《鐡拳浪子》。

展覽按流程再走下去,漸漸向各種漫畫衍生出來的文化延伸,但也不免變得散亂,更多的裝置及展品陳列出來,更像一個給漫畫迷自拍的主題公園。例如這邊有一個 1:1的《進擊的巨人》五十米巨人頭像、那邊有一些Cosplay用的服裝;再走兩步可見館方邀請其他藝術家作出跨媒介cross-over的藝術品,旁邊還有宮崎駿動畫片段放映。一些經典作品的草稿(例如《龍珠》)亦掛在展場四周牆上展出,但這些手稿和其他展品的連繫並不明顯,只是聊備一格。

這次展覽最大的不足是欠缺浦澤直樹——手塚治虫接班人——的作品,相信主要原因是在倫敦 Japan House 正同時舉辦著浦澤的個人展覽,東西都放那裡去了。這反過來突顯了浦澤的非凡地位(甚麼時候井上雄彥也在倫敦搞一個呢?)。展覽順創作時序按作品分類,當然展出了他的手稿,還不讓人拍照。

在手稿以外,最難得的展品不是浦澤直接畫在展廳牆壁及柱上的真跡,也不是 1:1的「朋友」像,而是他小學時畫在練習簿裡的創作,從畫風中可見手塚治虫的影響。雖然還是孩子,但從他分鏡和構圖的工夫便可窺見一個漫畫天才的誕生。

浦澤小學時的作品,真是天才
直接畫在柱上的「朋友」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