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桃姐》:劉德華的皺紋

嘬!老人家的電影有甚麼好看的?我們看電影大都想看英雄與美人,或怪獸與小孩,難怪明星們都那麼努力使自己(看起來)保持年輕。你看蠟像館的明星塑像那麼神似,蠟像師的手藝好是一半原因,另一半原因是明星們自己也變得越來越像膠人偶。

不過老人家當主角的電影也不少,但大多是荷里活片。很多男明星在六十歲上下的年紀仍能當動作英雄---- 擊倒年輕的壞蛋角色使他們看來並末年老力衰。或者他們能演喜劇---- 年老、代溝、過時就是笑料的泉源。那麼,像《桃姐》這類充滿本土特色的文藝片,就更加沒甚麼好看了。

《桃姐》跟導演許鞍華的前作《天水圍的日與夜》一樣,以寫實的風格描寫香港社會中不太被重視的某一塊。攝製隊走進真的老人院內拍攝桃姐中風後住宿的劇情,又讓院中的老人家出鏡,連老人院各種巧立明目的收費細項也翻出來。問題就是太寫實了---- 外國那些長者級動作片那麼好看,就是因為其超現實---- 很多人是為了逃避現實才埋首電影世界的。


不過,現實的,不等如是熟悉的。戲裡有一幕,劉德華飾演的Roger為桃姐找安老院,他在路上抬頭望,老人院的招牌密密匝匝的,困難不在於缺乏而在於選擇。為甚麼現代社會這麼多安老院?人們說這是「人口老化」。有一種修辭手法叫「換喻」,即以跟本體相關的事物來比喻本體,例如以「人口」和「人手」比喻人。甚麼是人手?能勞動的就是「人手」,如Roger;要吃飯的都是「人口」,即使已無能力工作,如中風後的桃姐。人口老化,意味著那些只是「人口」,但不再是「人手」的老人越來越多,那些要勞動的「人手」比例相對減少。香港社會以金錢掛帥,所以勤勞、堅毅、靠自己才成為那些為人稱讚的「香港精神」。我們欣賞那些不斷勞動的人,OT是美德;而人皆稱劉德華勤奮,故又名「牛華」,就成了「香港精神大使」。

香港人沒時間照顧孩子,所以聘用外傭;沒時間照顧老人家,就把他們送往老人院。香港社會是個大機器,生產力強、效率高的就是好機器。機器內不同組件各有功能,分門別類;那些已無法發揮其效用的組件,就須換掉。老人家就像那些耗損得不能再用的組件,所以人口老化是社會問題,須處理,老人院就如雨後春筍。有人照顧他們,這不是很好嗎?

戲裡黃秋生飾演的安老院東主說,這門生意利潤很好。傳統社會由家庭宗族組成,現在則按功能分類:有氣有力的去工作賺錢;孩子去唸書準備工作賺錢;沒人有時間照顧老人家,則外判予家傭或安老院。安老院內的景況,正是社會所不欲見的,意欲被「處理掉」的問題,因而也是不為人熟悉的;《桃姐》卻偏偏把這人們故意忽略的事實翻出來要人面對。

「人口老化」之叫人心戚戚,可見於餵飯一幕:已無力自己吃飯的老人們排排坐著,看護騎著一張滑輪椅子,從左至右,為老人們逐個餵飯,每次一口;餵了右邊最後一位老人,腳一蹬就回到最左那位,再次一口一口地餵食。這不像工廠的生產線嗎?那些手腳無力的老人們,彷彿就只是「人口」。不過,導演拍這片不為控訴,又想以鏡頭記下這些為人所忽略的境況,就以中距離拍攝,也不用配樂煽情,篇幅點到即止。

《桃姐》以那些明明林立於社區,卻又為人故意忽視的老人院為主要場景,要留住/吸引觀眾,就須加點調味。許鞍華不願以獵奇手法(看看老人有多慘;看護怎樣虐待老人)來編寫,就以溫情中和其寫實之殘酷,加上劉德華為主菜,群星客串為配菜。即使是真人真事改篇,《桃姐》仍是充滿戲劇性的特例。桃姐沒家人,還有「少爺」Roger視其為親人般看望;但更多老人,就像老人院的主任所說的,沒人理會,被丟在老人院,費用只靠院方向政府申請福利金支付。能住安老院的,還有專人照顧,有其他老人作伴;許鞍華前作《天水圍的日與夜》裡,還有個獨居老人,一個人住在公屋裡,同樣沒有親人,可幸還有鄰居扶持。


其實Roger也是一般工作為先的香港人,無法親身照顧長者,把之安置於院舍就是「仁至義盡」。但所有人都會老的,Roger的姊姊都當外婆了。《桃姐》裡的劉德華,近鏡中更見憔悴,他也老了。Roger大半生有桃姐照料,桃姐老了他就反過來看顧,那麼Roger老得像桃姐那樣時,會怎樣呢?親愛的讀者,(如無意外)有一天你也會老的,你希望那一天,社會只是把你視為一個有待解決的問題,一張等待被餵食的「人口」嗎?

(原載於Breakazine#019; 2012年5月)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