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金陵十三釵》:出賣亞洲女性的東方情色主義?

若果我本來不知道《金陵十三釵》的導演是誰,只是放假無聊闖進戲院看齣戲消遣,看上了「蝙蝠俠」Christian Bale而選這戲的話,觀後感大概是「不錯的荷里活戰爭片,沒甚麼新意;不過那些老外,為何總要以色迷迷的眼光看亞洲女性?」偏偏這是國家大導演張藝謀的製作,亞洲男性也喜歡色迷迷地看其他女性。他試圖以此大製作問鼎奧斯卡外語片寶座—結果連候選資格都沒有。

戲如其名,《金》在頽垣敗瓦的一片死灰之中,置下一個綻放絢麗光彩之處;秦准河妓那扭動著的旗袍與教堂彩色玻璃的眩目光影不斷交錯。美國來的男主角自己當不了英雄,要靠這些自我犧牲的青樓女子,人性的光輝在這些素來被人蔑視的女子身上散射。難怪此片在國內叫好又叫座,耗資六億大概不會虧吧!


張導既要票房,又要奬座,就要把賣座元素與「中國特色」結合起來。要賣座,結果就拍得像荷里活電影。開首的巷戰激烈,是要告訴人「Saving Private Ryan 做到的,我們現在也做到了!」故事以直線敍述,角色有些心理變化,但欠細節,不免突兀。像男主角本來只顧個人利益,假扮神父、調戲妓女,是個不甚討好的角色。後來日軍闖進教堂要搶女學生,「神父」掙扎一會兒就挺身而出,末段在對白上補充了一句「我的女兒去世時也像這些女學生一般歲數」就算解釋了其動機。連回憶片段也省掉,這樣交待人物成長,可說太過順理成章。反正這都在觀眾預期之內,掙扎十數秒跟十多分鐘有甚麼分別?又不是歐洲文藝片!不過日軍蹂躪中國女性的場面卻不只十多分鐘了。除了主角「玉墨」,其他妓女都面目模糊,只對當中數人有三兩對白之著墨。但這「著墨」是為了甚麼呢?中段安排兩位妓女離開教堂,回到秦准河畔「拿東西」,動機欠缺說服力,草草幾句對白交待,沒有深入描寫她們背後的故事。編劇的用意昭然若揭:就是為了叫她們被日軍逮住,再被殘酷虐殺。

有說《金》片是「東方情色主義」,以中國女性的性感形象討好老外。其實張大導很小心的,一方面讓那些妓女袒胸露臂,扭腰擺臀,卻特意安排這些場景透過一個中國少女的眼睛來看。其實有甚麼分別?最後女主角還不是向美國的男主角獻身?最遷就—若不說討好—美國觀眾的是,因為美國人看戲習慣不看字幕,所以整齣戲大部份對白都是英語,所以在教會學校的女學生、「校友」玉墨和漢奸都跟男主角說英語。這是甚麼教會學校?唸幾年就能跟老外對答如流?


再說那「人性的光輝」:美國文化有基督宗教之根源,「救贖」是荷里活常見的主題。最明顯就是以教堂作主要場景,在苦難中,背著沉重罪咎的人生命得到轉化。特別是「妓女」在福音故事中也有特別象徵意義。多麼積極。多麼感人。不過因為張大導寧願花更多的時間在戰鬥與淩虐的場面,略去角色前塵往事的筆墨,以及身歷巨變的起伏,只需觀眾了解情節,無須用心感受人物。這樣的「救贖」也只是廉價的荷里活元素,缺乏血肉與靈魂。始終官能刺激才是主菜,人物是伴碟,旗袍裹著的女性胴體是Made in China的調味料和人造色素。老實說,有甚麼所謂媚外不媚外的,拍得像荷里活不只是為了美國觀眾,也是為了中國觀眾---- 誰不喜歡荷里活大片?或許唯一能分別出媚外與否的是---- 為何亞裔女角總是要獻身予西方白人男主角?

幾年發展下來,今日中國能拍出技術上不下於荷里活的主旋律賣座超級大片了,中國的英雄雖遠必誅,不需外人拯救,就讓西方白男當丑角和反派吧。

十三釵決意犧牲,但更衣的場面卻減低了壯烈的氣氛]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