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註銷用戶
已註銷用戶

.

煮飯仔更有營養:香港的短片力量

很多短片,論內涵、創意和情感,平均水平不下於主流商業製作。長遠來看,短片不單是一個出路,甚至可以是一種優勢

上個月,已「退休」的電影人蕭若元嘲諷後輩游學修的短片頻道試當真為「煮飯仔」雙方激辯香港電影工業的存亡問題,引起了坊間熱烈回應。但我認為「煮飯仔」的問題比「香港電影死唔死」更有趣,因為這個比喻意味著短片只是業餘性質,核心團隊只有幾個人,無法與「二百架車隊」規模的大製作相比。然而「煮飯仔」也有「住家飯」的意思,住往比在外面吃更少味精、更有營養、更富感情。剛過去的一個多月,我在網上看了很多短片,論內涵、創意和情感,平均水平不下於主流商業製作。長遠來看,短片不單是一個出路,甚至可以是一種優勢……因為版權關係,有關香港短片創作趨勢與潛力的分析,請到這裡閱讀全文


但這些短片在網上都能收看,不妨在Matters這裡分享一下 (上述原文亦附上部份短片超連結):

首先是香港電台的《新導演放映室》系列,已持續了數年。除了一貫關注基層生活、弱勢社群及普通百姓的人際互動與情感,見微知著地切入香港人的生活,亦不乏實驗性比較強,在形式上探索的作品。

例如《夕陽無限好》從演員切入,以創新的電影手法呈現長者的生存狀態:

有關校園性侵的《紅老師》則以銳利的色彩戳破上位者的偽善面具:

觀賞其他《新導演放映室》節目也可以到香港電台官網

另一個值得推介的節目是鮮浪潮主辦的網上放映馬拉松。這個由名導杜琪峰創辦的計劃已踏入第十五年,培養出不少業界新秀,例如《G煞》導演李卓斌和《一念無明》的黃進及陳陳楚珩。這節目從二月到五月,把歷屆得奬作品於網上輪流播放一個月,二月的節目已陸續下架,把握機會觀看三月的作品!和香港電台比較,鮮浪潮的創作在主題和內容方面都更大膽、觀點更偏鋒、取材亦更多元化。

《仇》刻劃了眾多微小事件如何走向一宗血案,血絲滲入了社會肌理:

《後來怎麼了》以校園欺凌及自閉症學生為題,說的其實是關鍵時候沒有挺身而出的遺憾:

觀看其他新浪潮作品可以到這裡

最後要介紹香港短片頻道「試當真」,示範如何在製作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走唯美攝影小清新的路線,以創意橋段及電影語言不斷給觀眾製造驚喜,刺入社會時弊與網絡生態。

《寫實的天能》示範不用高成本CGI都做到逆時戰鬥的效果,而這場戰鬥緊繫香港的命運:

《剪接煩惱師》則扭橋不斷,從剪接師到人生回顧,意味深長,令人想起是枝裕和的《下一站,天國》:

這些短片創作怎樣在香港電影的長期低谷中突圍?請到這裡閱讀整篇文章

謝謝閱讀!支持我繼續發掘及推薦滄海遺珠或經典電影,請給我拍手鼓勵,更邀請你透過讚賞公民訂閱我的文章(請按以下連結),當作每個月請我喝一杯咖啡打氣可以嗎~?

https://liker.land/brucelai/civic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