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兒
寶兒

90後香港獨遊創作人,獨自走訪印度、東南亞及北歐小國。 亂世間願毋忘初心。 IG: bowiec.writing Email: bowiec.writing@gmail.com

成長本來就是一場龜兔賽跑


2017的暑假,我一個人走到7000多公里外的Estonia當音樂節的義工,時間剛好也順便去了一趟芬蘭旅行。記憶中的芬蘭以快樂聞名。一望無際的藍色天空,與海岸連成一線,。哥德式建築中電車在運行,赫爾辛基市中心的早上同樣繁忙但卻少了一份侷促不安。閒逛之間,我參觀了樓高五層的赫爾辛基國家博物館。其中一層仿製了芬蘭家庭及校園的場景並以孩童成長為主題。

一個孩子的成長除了受父母的薰陶,他有更長的時間是接受學校教育下成長 。在芬蘭普遍孩子經過九年基礎教育課程後,醉心學術研究的學生可以選擇繼續入讀以學術為主的中學(芬蘭語稱為lukio),或可以選擇從專業技能培訓為主的高中(芬蘭語稱為ammattikoulu) 。三年過後,兩者均可以繼續高等教育。在香港,經歷九年強制性教育後,我們同樣可以選擇繼續升讀高中並透過公開考試接受高等教育或選擇就讀職訓局旗下課程,投身社會工作或咬牙切齒爭取一絲機會繼續升學 。 香港的教育制度相較之下亦大同小異,但問題卻出現在為什麼香港學生不快樂?

答案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成長這階段。 芬蘭教育下的小孩,幼兒時期是「學習怎樣學習」,他們不是把重點放在數學或文字,反而是學習與自然環境共存 ,學習如何種植、攀樹…..透過體驗去快樂成長。到了中小學階段,在香港被視為休閒科目的 家政和音樂 ,芬蘭人卻認真看待,孩子要選擇運動或學習芬蘭語外其他語言,其中女孩子更可以選擇刺繡刺繡或編織等成為主科外的必修課目,把學習當成興趣般享受。考核方式以10分為之滿分 ,4分代表不合格,唯獨他們的制度裏沒有0分 ,因為他們確信沒有一個學生是一文不值。相較於分數的高低,芬蘭人更重視教育兒童享受學習的過程。

從兒時的分數的壓力,到長大後面對世界各地的競爭。成長的確需要面對挑戰,但當中不可或缺的是學會享受挑戰。在香港唸書的我們在成長中大概沒有一個課題教會我們學習除了分數以外也是一種值得好好享受的過程,就像幼兒時期的我們沒有去體驗過如何適應甚至享受與大自然共存一樣。

在香港成長的我們,從面試班、語言班、興趣班到摘星補習班到專業人員培訓證書班,成長的過程中不乏豐富的資源,且能被培訓成為賽跑比賽中小兔子,擁有優越的條件 ,但我們卻偏偏忽視了 — — —

龜兔賽跑的故事,

烏龜會勝出是

因為他願意一直向前走。

成長不需要太多雜質,學會好好享受過程,只要一直行下去,你就已經獲得了人生最大的勝利,至少你是快樂的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