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686

台灣資深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閱讀的島》前總編輯,著有《看電影的人》、《異色的雜念》二本影評集,前者曾獲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依達的抉擇》(Ida)Pawel Pawlikowski 2013導演

近十年最重要的波蘭導演,或許是近廿年。
Ida and Wanda

這片真是今年必看!雖然 李幼鸚鵡鵪鶉 大師幾乎已把每個畫面情節都做了解析,似已可不需要吾人再狗尾續貂,不過為了能讓多一點人有機會看到此片,我也就不惜再囉嗦一點。

由此片採用黑白片的形式來看,其實很容易聯想到這兩年另一部也蠻叫好的黑白片《噢!柏林男孩》(Oh Boy,Jan Ole Gerster 2012導演),我認為兩片雖然在敘事及影片氛圍與調性上都有很大差異,但都觸及對於二戰歷史的反思,給了這二部片一個對照的基礎,Ida是直面歷史挖掘傷口,但是Ida最後仍需要自行run過一遍阿姨Red Wanda的行為後才得體會什麼是真實與(Lis帶給他的那種虛假的日常幸福的)想像;Oh Boy則是不斷在埋「昨是今非vs.昨非今是」辯證的哏,然後在最後(給德國人)來個忽然一擊,而那個想像的「昨」與現實的「今」的辯證力道才能加深這部片的衝擊,兩片在我來看都是非一般的傑作。

只不過Ida更勝出的地方在於影像的經營,黑白片必須更加注重構圖、層次與對比,尤其導演幾乎取消掉主角所有的情緒波動(即使連易受激動的Wanda其實也都很節制),完全要靠影像及敘事來抓住觀眾,此所以非進戲院看不可。

最後一點令我最感動的是,打從前段Wanda出場開始,有好幾場男人穿上衣服離開女人的戲,到最後卻是Ida穿上衣服離開Lis,至此不論Ida是繼續回修道院還是開啟新生,她都已經找到了她自己(的路)。

※2014年7月31日臉書發文,2021年7月31日轉貼過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