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686

台灣資深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閱讀的島》前總編輯,著有《看電影的人》、《異色的雜念》二本影評集,前者曾獲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天橋上的魔術師 》(The Magician on the Skywalk)楊雅喆 2021導演

十集單元劇但是主要角色互有穿插,以此交織而成一個時代、一個獨特場域的人生百態
這家人的悲劇本可成為主軸,可惜沒有好好有效經營刻劃

昨晚播畢,網評毀譽參半,對比之前中華商場實體造景的全國轟動,或許也該平靜下來好好思考這些成敗的收穫(對,就算失敗也是另一種收穫)了,但我不準備長篇大論,僅僅是為了推書(對啦!最大的成果來自於創作及出版,所以有任何收穫最終也該回到創作及出版)。

之前看前幾集,覺得時空倒錯,六、七十年代的白色恐怖置入八十年代,以及編導對於性別及政治意識形態(覺今是而昨非)的強勢介入,與其說是還原,毋寧說是扭曲了那個時代。但是繼而一想,或許就回到原來那個「中華商場=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隱喻吧!這個劇集就是把中華民國在台灣的六十至八十年代濃縮在這十集裡了,當然在活過這些年代的人看來很違和,但是年輕的一代則覺得無妨,本來就不是完全寫實嘛!

只不過最可惜的還是,本劇號稱魔幻寫實,卻往往在魔幻與寫實轉換之際,出現尷尬的處理,雖然編導用盡心力,從頭到尾埋哏致敬,樂得讓影迷挖掘,考量行銷效果,似乎不得不然,可是究竟埋得太淺,致敬也太便宜,終究最好的竟是片頭:羅大佑那段《之乎者也 》的歌曲背景下的一連串時代記憶寫真--結果這樣的處理手法某韓劇(《請回答1988 》)竟也已先用過!

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起飛,從楊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到侯導的《戀戀風塵 》,都成為本劇的致敬對象,但是當初做電影的環境比現在差了很多,楊導一方面想盡辦法還原五十年代台北的各個場景,另一方面更加周密地思考電影的節奏氣氛、敘事結構與布局,如此嘔心瀝血才能成就不世出的傑作;如今場景還原的技術是大大增強了許多,反而編導技術的精進還有很大空間。

至於說到原著與影視改編,我覺得沒有太大問題,本來就無須百分之百照原著來演,唯一的差別是:吳明益原著裡的中華商場並不是封閉的,因那裡面牽涉到的人與事都有其時間縱深,而本劇卻只是拍成一個切片或一個剖面,所以中華商場變成一個封閉的場域,也才使得中華商場等同於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個隱喻能夠成立,吳明益原著裡這個國族認同的隱喻是不明顯甚至可能本來是沒有這個意圖的。

最後說演員,本劇無疑造就許多星光,小演員表現尤其亮眼,孫淑媚也令人耳目一新,其他主要演員相對都還蠻稱職,反而在較不起眼的臨時演員上,感覺並不到位,這就不用再拿楊導出來對比了,而且很可能整個時代、所有人的腔調都已經又翻新了一回,再也難找回那個年代的氣口了。

說到底,最終還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就是本劇到底還是帶領觀眾回溯了上個世代與上上個世代,點出還有哪些事物是值得珍惜的,哪些時光是值得一再回味的,以及前代人的苦盡甘來提醒如今的我們及下一代:不要再重蹈覆轍,也不要再躊躇蹉跎,因為「消失了就沒有了」,最多只能在銀幕(或螢幕)上看到了--一如香港杜琪峰監製、羅永昌導演的電影《每當變幻時》。

雖然重建中華商場,但鏡位其實沒有很多,而且一個景就一、兩個鏡位,感覺上是有些單調。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第一个支持了这篇作品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