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686

台灣資深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閱讀的島》前總編輯,著有《看電影的人》、《異色的雜念》二本影評集,前者曾獲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星光大盜》(The Bling Ring),Sofia Coppola 2013導演

本片女主角艾瑪華森Emma Watson

這片並沒有她幾部前作來得更好或更特別,但找來Emma Watson飾演其中一角顯然增加了本片的話題性及吸睛度,可惜導演對這些拜金女在嘲諷或認同之間有點迷失,又沒有找到更加突破或超越的視角,加上對於敘事技巧的貧乏(其實這些大概是同一件事),導致本片其實有點乏善可陳。

前不久不知是在哪部電影裡胡亂記下了這麼一句台詞:「美國人對《鴛鴦大盜》總有一種莫名的執迷。」很可能正是這部《星光大盜》,不然就是David O. Russell 導演的《瞞天大佈局》(American Hustle)或是Ashley Judd主演的《捕蠅紙》(Flypaper),總之不出這三部;重點是這句台詞裡的《鴛鴦大盜》指的是Arthur Penn 1967年的電影《Bonnie and Clyde》,而那三部不論是哪一部都無法與《Bonnie and Clyde》相提並論。

《瞞天大佈局》或許還可與《Bonnie and Clyde》通上一點兒聲氣,《星光大盜》就真的是提鞋也不配。

Emma Watson 再怎麼使壞都還是《哈利波特》裡好學生那種壞

在一個特定時代的社會中要幹點兒驚世駭俗的事,尤其是要挑戰社會道德這種,非得在人格特質上有某種特出不凡之處不可,Bonnie and Clyde如此,Mickey and Mallory (《Natural Born Killers》,Oliver Stone 1994)亦如此;導演如果不想讓太多個人主義色彩模糊了關於社會或文化層面的反思意義,那麼像《人咬狗》(Man Bites Dog)那樣,至少抓到某種語言及姿態、角度來呈現某種令真實社會震驚的「現象」,這應該不算是嚴苛的要求,以Sofia Coppola過去的表現來看,這部真的算是她失敗之作。

為何我會提到《人咬狗》?因為前年金馬有部Andrew Neel導演的《婊妹 on line》(King Kelly)就是用《人咬狗》的鏡頭語言拍兩個拜金少女的無狀夜遊(應該也有受到一點《粉紅火鶴》的影響),看過這片再看《星光大盜》真的可以索然無味來形容,Emma Watson 再怎麼使壞都還是《哈利波特》裡好學生那種壞,她在《壁花男孩》裡一樣有這種問題,在不可能會像《婊妹 on line》一樣壞的尺度限制下,《星光大盜》就只剩下一種奇觀可瞧:好萊塢明星的時尚生活如何受到大眾的關注、崇拜與複製。對我而言,這裡面沒有性別議題。

明星有自己的形象要維持,因此這片若必須有突破性的尺度,就不應找Emma Watson來演

※2014年1月23日臉書發文,2021年1月24日轉貼過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