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686

台灣資深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閱讀的島》前總編輯,著有《看電影的人》、《異色的雜念》二本影評集,前者曾獲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舞台劇《台灣有個好萊塢》,瘋戲樂工作室2020創作公演

《台灣有個好萊塢》2020/1/4(六)~2020/1/12(日)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公演

《台灣有個好萊塢》去年演出時我沒趕上,後來它登上金馬獎舞台,週五晚上我終於買了票去看了,發現它應該創下一個紀錄:本戲戲中有金馬獎頒獎場景,而金馬獎頒獎典禮上也有演出此劇(一段)。許多影迷和劇迷從去年就已經在網路上津津樂道。

全劇情節均以六十年代初台語片最後一個興盛時期為背景,但由於當時政府推行的國語政策、台語片本身攝製上不夠健全以及無線電視台的開播等因素(不止這些因素),台語片旋即沒落(直至1981);而本劇的本事卻是將台語片復興寄希望於一個台語片編劇以及一個懷有明星夢的外省女孩,編劇上可算得上大膽,特別在下半場主要處理的就是這個外省女孩與將軍父親的父女衝突,羅北安飾演的郝將軍也成為重要的關鍵角色,編導既讓外省軍頭(姓郝的陸軍上將60年代還沒有出現,郝杯杯1981年才升上將)成為壓制本省台語文化的威權統治象徵,又在父女衝突中賦予角色更多複雜性,但本片的歌舞喜劇性質所以可以想見衝突和解的團圓結局,在此就不多爆雷了。

郝將軍謝幕英姿~~羅北安飾演(不過六十年代的將軍稱呼總統蔣公時應該不是喊「委員長」,那是抗戰時期的稱呼,六十年代應該是直接喊「蔣總統」或「老總統」)

孫可芳飾演的女兒郝秋月由一個台語極不練轉的外省女孩到最後成為(國)台語片明星女主角,表演出色;飾演台語片編劇陳正華的男主角林玟圻由紅轉黑,再翻身成就夢想,角色戲份最長,支撐全場,殊為不易;此外飾演魏德財導演的林家麒、飾演酒吧媽媽桑的苗可麗也都有搶眼表現,其實所有演員都各有特色,還得又歌又舞,加上特別的舞台設計,整體從視覺到聽覺上都非常亮麗豐富。

男女主角謝幕~~掌聲、歡呼聲震翻戲劇院(台語片時代編劇的重要性不亞於導演,這是為何此劇的主角身份為編劇)!

(續前)補說一些點:蔡邵桓飾演的香港來的電影美術燒仔,以及劉廷芳(大甜)飾演的場記空空,這對雙人組鬥嘴蠻有喜感,效果也很好,唯台語片沒落之後兩人還是在業內夾縫求生,連同魏導等其他人的悲苦還是不太足,與上半場的喜感對比有點張力不太夠,可能昨晚那場到下半場有點趕戲,節奏太快所致;而劉亮佐飾演的獄警斗伯(本來不是斗哥嗎?)跟陳正華講述自己的上海浪漫情事,正也是上世紀初東亞戰禍巨變的歷史連結,非常動人。管罄飾演的大明星女神白雪以及竺定誼飾演的一線小生歐俊,一方面承載了台語片時期的明星形象,另方面所呈現出明星的真實面貌則帶出類似《百老匯上空子彈》般的喜趣。

全體演員也向台前伴奏樂隊致敬答謝~~

說來本片真正的主角應該是台語片本身,導演楊景翔在節目手冊中提到的一些台語片的改動及諧擬的哏,如劇中《再見愛情的盡頭》挪借自《地獄新娘》、《高雄發的尾班車》,《再見愛情的砲火》挪移了《大俠梅花鹿》,《天字第零號》諧擬《天字第一號》等,都把觀眾拉回那個時空,且也未把台語片做粗暴的斷代式封閉敘事,六十年代電懋創辦人陸運濤在台中墜機過世的新聞在劇中也有觸及,在在都顯示編導放眼的已不僅是台語片在華語電影史的歷史,更藉由下半場所有人合力拍攝的「國台語片」點出台灣電影未來可能的方向,的確過去這六、七十年來台灣電影的發展已取得一定成績,沒有理由也不太可能再回到過去那種只拍全台語或者全國語的電影了,反而多語並發、眾聲喧嘩才是道理,金馬獎對此有極大推助之功,無須妄自菲薄,坦白說這也是台灣未來的方向,就是好好讓有夢想有創意的人進來「搞搞藝術」就對了!

這張照片很特別,一定要多說一下:中場休息時舞台中央出現國旗暨蔣公遺像的投影,雖然有特殊作用(去看就知道),但是我得說,這個圖像組合是錯誤的,不但錯誤還「違法」,根據「機關學校團體懸掛國旗國父遺像先總統 蔣公遺像 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遺像暨元首玉照辦法」,懸掛國旗時,其下應懸掛國父遺像。

※2020年1月11日臉書發文,2021年1月29日轉貼過來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