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6
686

台灣資深影評人、有河書店店主、友善書業合作社前理事主席、《閱讀的島》前總編輯,著有《看電影的人》、《異色的雜念》二本影評集,前者曾獲2016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狂飆一夢》(The Price of Democracy)廖建華 2020導演

生活才是無可迴避的戰役,這句說得好!

今天剛好是野百合卅週年,《狂飆一夢》於此時上映(其實已上映一週),加上同名專書(於更早之前)出版,在在都適合一起來看,並且進行歷史反思。只是紀錄片中的兩位主角(曾心儀、康惟壤)說是「台灣民主化運動的小人物」勉強算可,但他們都非無名之輩,要以本片的英文片名「民主的代價」來計較的話,那自焚前的詹益樺應該就是,而他因自焚過世,已無機會被紀錄、被關注,既然如此,就應該找到類似詹益樺這類的人物(而且存活至今者)才是,而康惟壤比較接近,曾心儀較為知名,她的從政經歷也比較複雜,在此片中只做了概略式的介紹,殊為可惜。

片中也提到曾心儀的性格是對看不慣的事情直言不諱,結果對於詹益樺自焚事件的真實情節卻未多談,點到即止,那些「協助」詹益樺自焚的同志是哪些人?如何「協助」等等細節,不才是卅年後應該提出來反省檢討的「民主的代價」嗎?這些問題不是一般的八卦內幕,而是確確實實該面對的人性掙扎,廖建華之前的《末代叛亂犯》並未獨厚當時媒體的焦點廖偉程及陳正然,同時也聚焦於身為女性的王秀惠,以及原住民的林銀福,讓我看見《末代叛亂犯》的核心價值,《狂飆一夢》稍微偏離有點可惜,但還是很值得在現在這個時刻去重新反思,到底我們付出了哪些「民主的代價」?

在我看來,其實任何一個從那個年代活過來的人,不論他是否參與民主運動或社運,不論他是哪個陣營,只消review一遍他的這卅年歷史,都可以發現「民主的代價」。

於華山參加特映會,製片、導演及二位主角到場,當天還聽到有現場觀眾的嗚咽聲......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