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leukin互相看
Interleukin互相看

分享自己閱讀後的筆記與啟發,並期許自己像介白素(白血球之間用來互相傳遞訊息的分子)一樣,充當書本與讀者之間的橋樑。 歡迎大家指出文章中的謬誤,以及說出自己的看法。

讓我們的人生不再是一個商品!!

人生像是一個商品,有著標準化的流程、需要被當成危機一樣控管。儘管這個社會口口聲聲地說,每個人的未來都充滿著可能性,但我們卻要活在別人的陰影下,而大學也讓我們踏上同樣的路,如同工廠生產線般。

在這時代,成功的路只有一種,幸福的方式也只有一種。但這種幸福,卻只有少數的幸運兒可以獲得,而絕大多數人其實過得一點也不幸福,感覺過的生活並非自己想要的人生。

教育標準化、商業化

標準化的教育體制源自於工業革命後的普魯士,由於工廠需要一批批訓練有素、易於管理的工人,所以制定了標準化的時間、課表與考核方式,讓一群人在特定時間做著一樣的事。

接著,隨著大學與企業的關係漸趨緊密,並且為了提升「效率」,而將教育體制商業化、企業化。

然而,儘管教育標準化與商業化為學校帶來了一些好處,像是方便評估教職員的績效、提升整體效能、產學合作使學校更能與社會接軌等等,但卻漸漸帶來了諸多缺點。

教育標準化與商業化帶來的缺點:大學的道德淪喪、標準化的幸福、優秀的綿羊。

註:根據前哈佛大學校長Derek Bok《大學何價:高等教育商業化?》對教育商業化的定義是 — 「大學利用教學、研究及其他校園活動牟取經濟利益」。

缺點1:大學的道德淪喪

一旦商業凌駕於學術與教育,學校會把學生視為「顧客」,並盡可能地去迎合、討好,以讓學生得到他想要的,但對學生的長遠福祉則一點也不在乎。這顯然違背了教育的宗旨。

此外,為了營利,學校會推出許多與教學毫無關聯的、吸引人的「商品」,像是高級體育館、大理石地板、平面螢幕、校友會高級點心等等,以吸引富家子弟前來就讀。然後再把學生養大,送嫁給大企業、大公司賺聘金,如此又有一窩接一窩的富裕校友可以捐錢給母校(這在美國的私立名校情況比較嚴重~)。

缺點2:標準化的幸福

在標準化體制,或叫洋特法則(Jante Law, Law of Jante)中,若要成功就要「跟別人一樣,但做得更好」,但這個做法並不會幫助我們自我實現,也不會讓我們得到幸福,除非你是天生與體制相契合的少數幸運兒。

因為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標準化體制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抹除了個人發展的可能性,就像你用爬樹的能力評斷一條魚一樣。

人們對於幸福只剩下一種定義,得到它的方法也只剩下一種,就是進入名校。 — 《優秀的綿羊》

缺點3:優秀的綿羊

雖然標準化的教育看似培育了許多「菁英」,但這些人要嘛大多找不到人生目標與意義,只知道走前人走過的路,但不會或不敢開創屬於自己的路;要嘛自私自利、眼光短淺,只在乎自己是否能獲取利益、事事講求即效實用性、生活的目的變成了收集一堆A+。

「沒人會想選擇一門可能拿不到A+的通識課,沒人會想在無法寫進履歷表上的事情上耗費心力。」

所以說,培育出來的並非菁英,而是「綿羊」!!而不論他們有多麼優秀,充其量也只是「優秀的綿羊」罷了!!

一間間的學校宛若育種中心,培育出一隻隻優秀的綿羊,只敢順從地朝同一方向前進。 — 《優秀的綿羊》

生產一堆「優秀的綿羊」的後果是什麼?

一群頂著名校光環的「菁英」,用聰明的頭腦、豐富的知識來想著如何「賺更多更多的錢」,甚至想著如何榨乾別人,而不是把所學用來造福社會。

而還有一群「菁英」則被稱作「領袖」,但他們充其量不過是「常春藤智障」,因為他們不知道也不願意去了解那些不同出身背景的人的人生,甚至是不懂得要如何與之攀談,儘管他們有權為那些人制定政策。

你是那隻黑色的綿羊嗎?

那要如何改變這些問題?

先讓我們回歸高等教育的初衷吧。

高等教育的初衷

你來到了大學,猶如踏上朝聖之旅的起點,準備邁向真理和自我。

雖然在大學四年,你不會學到要如何選擇職業,也可能不會使你更容易獲得工作。

但一路上,你不僅學到了專業技能,還學會了獨立思考、覺察自我,以及培養反思的習慣與冒險的勇氣,並思考自己要成為怎樣的人

而隨著歲月流逝,這些所學會漸漸淡忘,唯有「自我」融煉凝淬,永留於心

所以,高等教育培育出來的應是真正的領袖,應是個有著抵抗性思維的思想家,是個會構思新方向、新手法、新觀點、對權力提出質疑、反思大環境的狀況並提出問題的人,而不僅僅是把自己放在一群走向斷崖的綿羊前面。

領導者必須向前行,即使他的行動有爭議性……。你必須走在時代的前面,因為如果你只代表現狀,那我們還需要領導做什麼? — Shimon Peres

近兩百年來,人們本認為青年的職責與特權便是質疑一切,用思想感化世界,進而尋求重鑄革新,並推動偉大的變革,但顯然我們這代違背了這份期待。 — 《優秀的綿羊》

改變現在教育體制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改革體制」,但就個人角度而言,這或許太難了。不過,

至少我們能做的是:多涉獵人文學科與課程、捨棄標準化思維轉而擁抱黑馬思維。

改變1:多涉獵人文學科

人文學科包含了哲學、歷史、文學與藝術等無涉於任何職業實用性的學科,看似無用,但其追求的唯一目標——真理與知識形成的過程,卻可以讓我們持續構築自我、拓展價值觀,甚至直接影響我們在工作上的表現。

因為哲學就像是人生導師,教導我們如何辨別智慧、探索智慧;而過去發生的歷史如同滿天繁星,雖然遙遠,但卻能在我們迷路時給予指引;更甭說文學與藝術這面鏡子,不僅揭開了人類固有的想法和情緒,還讓我們從陌生人的故事中,映射出我們的內心。

大多數人並未構築自我,也沒有讓它領導生命,反而視之為麻煩的問題,於是它果真逐漸演變成問題。—David Brooks

假設你是個醫師,那麼人文學科將會使你成為治療師,而不是只會開藥給病人吃,你治好的是人,而不只是病;如果你是個教授,它就會使你成為開導學生的心靈導師,而不只是個只會照本宣科的學究。

改變2:擁抱黑馬思維

不要被外界的價值觀或一時的快感所迷惑,而是在不斷地嘗試後,順從著自己的微動力,並依據自己的特質來追尋目標。

在追求自我實現之際,把握獨特的自己,從而成就卓越。—《黑馬思維》

擁抱黑馬思維不僅可以讓我們獲得成功,也讓我們因為能發揮長才而得到幸福。

備註:關於黑馬思維的詳細內容,可以參考我上一篇文章—「《黑馬思維》教你成為一匹黑馬,成就卓越!!」


不知道這是什麼?沒關係,繼續看下去,你就會知道了~

結語:追求幸福

懷抱著共同的信念,相信理性、哲學和公共辯論比傳統、宗教與殺戮更能替政府找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的社會,這種社會該是什麼模樣?

1776年,美國開國元勳們—美國最偉大的思想家,在經過一番思索、辯論後,將他們的想法述諸文字,寫成了《美國獨立宣言》,這份自認能照亮全人類的宣言。

我們認為下面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與生俱來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 《美國獨立宣言》

深受蘇格蘭啟蒙運動影響的美國開國元勳們認為:

當一個人的處境與其個性、天賦和能力契合時,會達到「自我實現」的狀態,亦即「幸福」。如果一個社會中的個別成員分開觀之並不幸福,整體公眾如何享受任何幸福?

因此,他們比同個時代的人走得更前面,將「追求幸福」視為基本人權。

或許這個願景在當時看似天馬行空,但這正是我們未來的藍圖。

讓我們完成未竟的起點:追求個人的幸福,並捨棄標準化的思維!!

備註:本篇文章參考自《優秀的綿羊》、《黑馬思維》、《高學歷的背債時代》三本書以及《獻給現代教育體制的訴狀》這部短片。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加载中…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