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緯
大緯

大緯筆記No.1:區塊鏈、虛擬貨幣與NFT

「大緯筆記」系列是我對這個世界的未知知識所進行的一些整理和記錄,目標是讓一切複雜混亂的人事物現出原形,並且和大眾分享。第一篇來聊聊"火紅"的NFT,不過,是從區塊鏈和虛擬貨幣的角度來認識它。

【區塊鏈技術】

一群電腦透過網路互相聯結,並在相同程式架構下隨時同步所有資料,形成一組區塊網路。

【發行代幣】

這群電腦可以在彼此共用的區塊網路中製造出一批虛擬貨幣,這些貨幣的所有權是使用這群電腦都同意的程式碼規則(又稱為協議)在同一個區塊鏈中的使用者錢包之間進行轉移。例如比特幣網路中使用omni協議、以太幣網路中則使用ERC20協議。

【用真實貨幣買虛擬貨幣】

唯一管道是透過虛擬貨幣交易所。這些交易所本身就是一組區塊鏈,它可以接受把現金匯到它們戶頭的方式,將它們在區塊鏈上發行的代幣存到你的錢包裡。

為了方便和現實世界接軌,有些區塊鏈會發行一種叫做「穩定幣」的虛擬貨幣,這些穩定幣的擔保價值、永遠跟現實生活中某種貨幣(例如美金)的價值相同。最知名的穩定幣是與美金連動的「泰達幣USDT」、各個虛擬貨幣交易所通常也都有自己發行的穩定幣。

【用虛擬貨幣買其他虛擬貨幣】

最知名的比特幣是無法透過真實貨幣直接交換取得的,它需要跟其他區塊鏈發行的代幣進行交換。而因為每組區塊鏈都是由單一群電腦內部的區塊網路資料構成,所以除非把兩群區塊電腦的資料串接在一起,不然不同區塊鏈的代幣是無法直接交換的。

最常見的替代方案就是將A區塊鏈的代幣封存並託管到某個錢包中,再在B區塊鏈發行對應價值與數量的「打包型代幣」,這種代幣就像是不同區塊鏈之間的「穩定幣」,讓A區塊鏈的代幣可以用B區塊鏈的協議在B區塊鏈上流通。最知名的「打包型代幣」就是在以太坊區塊鏈中的打包型比特幣—WBTC(Wrapped Bitcoin)。

這種機制也是大部份虛擬貨幣交易所的主要機制,以全世界最大的交易所「幣安」為例,在上面你可以用美金購買幣安平台(一個區塊鏈)發行的幣安幣,再拿去購買同一個鏈上的以太幣,但這些代幣都是以「幣安平台上的打包型代幣」存在,你並不是真的在以太坊區塊鏈上持有以太幣,而是在幣安區塊鏈上持有打包型以太幣。

大部分時候你可以直接將打包型代幣轉換到原區塊鏈的錢包裡,例如幣安的打包型以太幣就可以直接轉換到以太坊中原生的metamask小狐狸錢包中。

【非同質性代幣NFT】

某些區塊鏈平台可以使用特別的協議(例如以太坊是使用ERC721)來發行一種「整個區塊鏈中只有一枚」的代幣,相對於大量發行、每顆都等值的同質性虛擬貨幣,這種代幣被稱為非同質性代幣,也就是大名鼎鼎的NFT。NFT可以在同一個區塊鏈中用該區塊鏈流通的代幣進行交易,再拿交換來的同質性代幣去交易所換成真實的貨幣。

另外,許多平台的NFT交易協議裡會預設每筆交易都會抽成給最初發行NFT的使用者,這種類似被動收入的機制也吸引大量創作者在各種區塊鏈上發行各式各樣的非同質性代幣。

【購買NFT】

NFT本身也有比較多人習慣使用的交易所(也是一個個獨立的區塊鏈),其中最有名的是OpenSea,這個平台建構在Polygon這個區塊鏈上,上面主要流通的同質性代幣是該平台的打包型以太幣Polygon ETH。之前爆紅的師園鹹酥雞NFT上架的平台則是台灣的區塊鏈OurSong,上面主要流通的同質性代幣是該平台的原生代幣OSD。

大緯的筆記

NFT的實際機制遠遠不如許多網路文章及新聞所渲染的——「你持有一個網際網路中唯一且獨特的一組商品的數位所有權」。因為區塊鏈的技術限制、以及不同區塊鏈間無法直接轉換的各種代幣協議,你在單一區塊鏈所發行和購買的NFT,所有的存在與證明在目前都只會在該區塊鏈上/該平台的範圍之內具備展示及持有的意義。

所以單從NFT作為一種投資的角度來看,比起你收藏了「什麼」、在「哪裡」(哪個區塊鏈上)收藏才是一切的重點。該平台的常態使用人數、平台代幣的價值、與其他主流代幣的轉換方便程度、轉換成現實貨幣的容易程度,才是決定這是不是一筆「好投資」的關鍵。

別忘了,人類世界中最大的區塊鏈,其實正是我們所處的物質世界。

CC BY-NC-ND 2.0 版权声明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给点支持与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

加载中…

发布评论